巷弄停車 就算是你家行不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停車位一位難求的都市裡,常常找不到停放車位的地方,而且又為了生活的方便,大部分民眾都會將車子停放在住家門口或附近的巷弄中,或是為了接送小孩上下學而臨時停放在巷弄裡,但停放於紅線區域或是影響通行,甚至有消防問題時,均會涉及法律問題。

另外明明車停在家門口,卻被檢舉違停!車子還能停去哪裡。

以下各種情境說分明。

raw-image

情境1(擅自畫線佔地)

  • 為了節省停車費用,以及自己生活上的便利,在住家或附近巷弄自行畫設停車位,甚至在禁止臨時停車及禁止停車路段擅自畫線佔地,以防止其他人使用,此行為除了可處以罰鍰外,另有涉及刑事責任的可能。
  • 民眾擅自畫線占地的行為若已經涉及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或類似標識時,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2條第1項第7款規定,擅自設置或變更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或其類似之標識者,除責令行為人即時停止並消除障礙外,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二千四百元以下罰鍰。
  • 若民眾在巷弄內所畫設的停車位的土地並非該民眾所有時,則有可能構成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第2項的竊佔行為,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又如果民眾此行為造成公眾往來危險時,依據同法第185條第1項規定,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情境2(臨時停車或是停車 包括你家門口)


情境3(併排停車)

  • 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12條第1項第10款規定,汽車不得併排停車。
  • 若有併排停車的情形時,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6條第2項規定,可處新臺幣二千四百元罰鍰。
  • 同條第4項規定,交通勤務警察、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或交通助理人員,應責令汽車駕駛人將車移置適當處所;如汽車駕駛人不予移置或不在車內時,得由該交通勤務警察、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或交通助理人員為之。
  • 另外經舉發後,不遵守交通勤務警察或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責令改正者,得連續舉發之,為同條例第85-1條第1項所定。

情境4(長期被檢舉違規停車)

有法官引用大法官釋字第689號,認爲被檢舉人是長期遭監看,檢舉人已明顯侵害到隱私權,個人受《憲法》保障的行動自由等權利,不應受《道路交通處罰條例》過度侵害,違反《憲法》比例原則。

raw-image

小結

自己的荷包自己看。

今年4月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條文,增加13項民眾可檢舉項目,6月30日新法實施以後,網路所稱的「檢舉達人」或「檢舉魔人」,更拚死命檢舉。以高雄警方發現,實施3個多月,警方受理檢舉案,平均每月暴增2萬多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鄒靜修的沙龍
176會員
500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鄒靜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一、日變形:先調移確定例假日、休息日及國定假日。 1.1調移均為”完整的日數”。 假設5月1日勞動節經調移後,就是完整的工作日。不可以當天又出現補休。 《勞動條 1字第 1040130697 號函》 勞資雙方雖得協商約定將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實施,仍應確明前開所調移國定假日之休假日期
Thumbnail
2025/04/20
一、日變形:先調移確定例假日、休息日及國定假日。 1.1調移均為”完整的日數”。 假設5月1日勞動節經調移後,就是完整的工作日。不可以當天又出現補休。 《勞動條 1字第 1040130697 號函》 勞資雙方雖得協商約定將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實施,仍應確明前開所調移國定假日之休假日期
Thumbnail
2025/01/31
春節期間不要用發紅包替代加班費,發紅包是民間習俗,給加班費是勞基法規定,一碼歸一碼。 114年國定假日是農曆除夕、春節(大年初一至初三)4天 (1月28日、1月29日、1月30日及1月31日)。 依勞基法第37條規定,均應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勞基法第39條)。 春節期間國定假日勞工可
Thumbnail
2025/01/31
春節期間不要用發紅包替代加班費,發紅包是民間習俗,給加班費是勞基法規定,一碼歸一碼。 114年國定假日是農曆除夕、春節(大年初一至初三)4天 (1月28日、1月29日、1月30日及1月31日)。 依勞基法第37條規定,均應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勞基法第39條)。 春節期間國定假日勞工可
Thumbnail
2024/10/25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主要是由勞動基準法第59 條所定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以及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所構成,亦即我國就職災補償的部分主要是採取勞基法與災保法之雙軌制。 民事賠償的部分則依民法之規定為之,請求權基礎可能為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責任,也可能為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 換
Thumbnail
2024/10/25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主要是由勞動基準法第59 條所定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以及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所構成,亦即我國就職災補償的部分主要是採取勞基法與災保法之雙軌制。 民事賠償的部分則依民法之規定為之,請求權基礎可能為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責任,也可能為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 換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