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含有「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共 4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違法改裝車輛罰鍰提高至3600元】 根據環境部統計,近年來被警方取締的機動車輛噪音案件有逐年攀升的趨勢。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日前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6條修正法案,違法改裝車輛罰鍰提高至3600元。
Thumbnail
下雨天行經積水路段未減速,濺濕他人衣物恐受罰!本文探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第1項第6款相關規定,說明罰則、舉證困難及用路人安全的重要性,呼籲駕駛人應減速慢行,保障自身及他人安全。
Thumbnail
本文批判台灣科技執法的制度性缺陷,指出罰鍰分配讓地方政府兼任「裁判」與「受益人」,衍生財政依賴與執法氾濫。引用孟德斯鳩、羅爾斯、波斯納等法哲學觀點,並比較美英限制制度,提出收歸中央管理、建立安全評估、限制財政依賴與資訊透明化等改革方案,呼籲立法院修法,讓執法回歸交通安全本質。
Thumbnail
許多大樓的保全或警衛會在停車場出入口指揮交通,讓進出車輛先行,但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2條第1項第11款,此行為屬違法,將面臨罰鍰。因此呼籲物業公司、保全公司遵守法規,勿強迫保全從事違法行為,並提醒保全勿以身試法。
🔻方向燈打了還不夠,得打滿全程才不算違規?民眾檢舉成了新時代的武器,交通秩序卻因此更亂了。 一起因「變換車道未全程使用方向燈」而遭罰三千元的案件,經駕駛不服提告,法院最終判決撤銷罰單,理由是「已達提醒周邊車輛之目的」。這不僅是對形式主義執法的狠狠一擊,更揭開了台灣交通亂象中的另一面真相
Thumbnail
洪大帥-avatar-img
2025/08/10
非常同意本文的反思觀點。 很多人濫用檢舉假公濟私,滿足自以為是的正義感,警察也樂得不假思索照單全收,拿來當作業績,賭被檢舉人不敢上訴。上下交征利的結果,社會將只充滿以監督別人為榮、打小報告式的借刀殺人思維,衍生對立、猜疑的氛圍,缺乏適當的寬容和包容;社會的道德層次無法提升,就不會比動物好到哪去。
Hank汽車部落格-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洪大帥 這的確不是正常社會該有的模樣
行人過馬路時,雖然法律賦予優先通行權,但實際上安全還是要靠自己保護自己。以下是「行人安全過馬路」的實用重點整理,適合學生、長輩與一般民眾參考使用: --- 🚶‍♂️ 一、行人安全過馬路的「五大原則」 原則 說明 ✅ 走行人穿越道 儘量走斑馬線,不隨意穿越車道 ✅ 遵守號誌指示 紅燈停,綠燈
車禍是生活中常見的意外,從輕微擦撞到嚴重傷害,都可能讓當事人面臨過失傷害、肇事逃逸的指控。收到法院傳票時難免充滿不安:真的會坐牢嗎?能和對方和解嗎?會不會留下案底?85885法律網將針對台灣常見車禍法律問題處理方式進行詳細解說!
Thumbnail
對台灣幾百萬機車族來說,「紅燈右轉」可說是每天都會遇上的交通抉擇。 你可能曾經這樣做: 沒車、沒人、右邊安全……我就右轉了。 然後……警察出現了,罰單來了。 但你也可能看到別人紅燈右轉一路順暢,警察就在對面看也不管。到底這件事**「可不可以」?** 今天的冷知識要告訴你,紅燈右轉之所以
一、路怒症的定義與症狀 路怒症(Road Rage)指駕駛者在行車過程中因壓力或挫折產生強烈憤怒情緒,並表現出攻擊性或危險駕駛行為的現象。 常見症狀:口出惡言、頻繁按喇叭、惡意逼車、急煞車、與其他駕駛衝突,甚至肢體攻擊等。 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路怒症
Thumbnail
金權政治下的交通治理困境——解構台灣「罰鍰財政」的結構性暴力 當交通執法體系與地方財政利益掛鉤,道路安全的本質已悄然異化。台灣交通傷亡率居高不下,2024年第一季行人死亡人數更較去年同期增加15.5%7,而地方政府卻在2023年創下單年交通罰鍰收入破300億的歷史新高3。這組數據背後,暴露出「以罰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