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個禮拜重感冒,所以有兩三天除了上班時間幾乎都躺在床上,沒辦法醒著好好寫作或讀書。連載中的小說也因此拖了好幾次沒有如期上傳,讓我有些焦慮。
但越是焦慮東西就越寫不好,刪刪改改寫了好多文字都覺得不是很滿意,所以直至今日依然沒有上傳新的一章,實在是感到很沮喪。
這時候我想起生病前看的一本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這本書讀起來一點負擔都沒有,直到最後一章節我才感受到故事即將結束(我看的是電子書,感受不到實際的份量和進度)。
但是讀完之後直到現在我都還在思考這本書裡提到的觀點和我的生命經驗重疊的部分。
其中有兩個觀念,我想是大部分台灣孩子會有共鳴的,以下我將會提出來探討:
簡單來說,書中提到人會有三種狀態,分別是:兒童、成人和父母自我狀態,而在兒童自我狀態裡又分為適應型和自然型兒童兩種。自然型兒童就是人與生俱來的情緒狀態,而適應型兒童指的是我們在小時候為了生存所以會去迎合和適應養育我們的大人,通常會是我們的父母。為了讓父母滿意我們常常會去觀察他們的行為和喜好,盡量的去配合他們的要求,這樣的行為久而久之就會讓我們發展出適應行兒童這種自我狀態。
也就是說,如果你常常過度在乎別人的想法、不敢去違背,甚至是「忤逆」別人的看法,那麼就是你的「適應型兒童」自我狀態過度展現的時候了。
這讓我想到從小到大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愛,我總是以競爭的心態在對待我的弟妹,一直讓自己的成績和各方面比他們優異,來證明自己是最值得被愛的小孩。
但總是會發生各種我當時認為「不公」或是沒辦法做到的事情,讓我和父母之間的平衡被打破,此時的我會感到極為痛苦和憤怒,因為無法取悅父母而感到沮喪甚至自暴自棄,也因如此,我時常會潛意識的覺得自己不管做什麼都無法達到他們的標準,進而在與他人相處(尤其是自己喜歡的人)的時候無底線的配合他人的所有需求。
但歷史總是會慘忍的輪迴。
就如同小時候的我一般,一但適應型兒童的我跑出來,後果都一定不會如我預期的那樣,無論是父母還是當時我迎合的對象,沒有人對這樣的我感到滿意,可能連一點重視也得不到。
這時候就會誘發出我的第二個自我狀態:
屬於父母自我狀態的一種,通常是指愛批評,過度嚴苛或是經常感到憤怒的狀態。只要挑剔的我出現了,就會變得極度咄咄逼人,所以越是靠近我的人越容易且頻繁被這樣的我傷害,甚至最後受不了離我遠去。但其中受傷最多的恐怕是我自己。
面對一直減重失敗的自己,挑剔型父母狀態的我老是用最尖酸刻薄且嚴厲的字眼來怒罵自己,而最難過得是我一直沒有發現自己一直在挑剔自己、覺得自己怎麼做都做不好,讓自己一直墜入負面情緒的深淵。
因此這幾天我一直都在思考,要如何讓自己一直保持覺察,把成人自我狀態展現出來,鼓勵自己能夠理性且客觀的去面對自己的情緒和狀態,並且將這些感受也運用在日常工作中,畢竟我每天都在接觸各式各樣的學生,如果總是被挑剔和否定的話,對他們的成長過程一定會造成負面影響,身為補習班老師,我能夠做的就是盡量讓自己每天都反省自己,盡量把知識和想法用比較客觀和理性的方式傳達給學生,讓他們在面對沉重課業的同時能夠擁有相對健全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