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大多數投資人都是把自己陷入不知所措的節奏


"風險來自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把這句話生活化一點


每天都有人因為開車被撞死


每天都有人過馬路也被車撞死


每天都有人生小孩難產而死


每天都有人因為喝酒肝癌而死


每天都有人因為感情不好離婚


每天都有人因為創業失敗公司倒閉


每天都有人因為吃東西噎死 等等等....


這些就是風報比出現的機率,生活中大家都會做讓自己舒服的風報比生活節奏,因為大多生活習慣自己都可控制


只要生活開始進入波動大的環境後甚至不可控的時候,就會開始產生恐懼或高昂


例如 上學 當兵 監獄 情感世界 等等...


這些大多主控權都不在自己手中


回到金融市場也是如此,主控權一定不是在投資人看的技術分析跟籌碼或基本面,是市場的鈔票方向


會營造出自己情緒波動,大多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風險


因為不知道自己的階段策略跟長期目標是什麼,就算有規劃後,只要市場一個小波動,就讓自己學的任何高勝率交易量化都可以破碎信仰


"市場本身不會知道你是在投資還是投機還是賭博"


生活時多數人不會因為怕被車撞死就不出門過馬路或是騎車開車上路,也不會害怕離婚就不談戀愛生小孩但多數人進到市場後,都會因為低機率的風報比波動而被市場淘汰



avatar-img
157會員
1.3K內容數
投資心理學的核心地位 心理情緒交易占比70%:掌控交易勝率關鍵 市場波動常常引發人性的兩大情緒:貪婪與恐懼。這些情緒會驅使投資者做出非理性的決策,例如在市場高點追漲、在恐慌時拋售。 成功的投資者懂得對抗情緒,以理性和規劃來取代本能反應。 "市場上的成功,往往來自做不自然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財經咖啡因的窩 的其他內容
不要成為探討沒意義細節的輸家 記憶體從去年10月開始到今年7月以前都是營收利空 PA三雄從去年10月開始到今年7月以前也都是利空 IC設計從去年10月到4月以前都是利空 AI產業從去年10月到今年7月以前80%個股都是營收衰退 摺疊手機去年第二季~第四季都是利空
學會情緒管理,並不是成為沒有感情的怪物 只是先學會面對任何事件的發生 然後降低情緒的最高點跟最低點會發生的錯誤行為 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狀態下,不要讓自己的情緒起伏過大正向心理學的目的是抗衡我們遇到任何事物造成的波動 尤其我們遇到壞事情時,不會輕易掉進憂鬱跟恐慌的深淵 因為人性恐懼值永遠大於快
大家都知道左腦跟右腦的思緒是不同的 左腦>語言資訊跟理性處理事物 右腦>情緒管理、想像力、創造性 這代表我們擁有兩個心智 協助我們了解事物的本質>左腦 認知各種事物或事件的意義與價值>右腦 運用在投資人的交易軌跡時 只要市場開始出現波動 投資人就會開始轉移心智 原本是運用第一個"
大家都知道達爾文說的"物競天擇,適著生存" 投資的過程也是如此 從投資心理學角度出發,每一個投資週期我們都會經歷一些事件發生 每次經驗都會以記憶跟信念方式保存在我們心裡因子 每一項記憶和信念也會建立一種自我觀念,變成一種力量 影響我們跟金融市場的互動方式 而我們也會運用某種方式改變這種力
阿甘正傳 大家都應該至少看過一遍吧 他的一生總共遇到了 6次總統被暗殺 1次戰爭 但對於他只做自己喜歡跟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 所以他可以持續往好的結果邁進 相反智商比他高很多的人,幾乎都輸給他的成就 財富累積後也做到財佈施的節奏,所有的善意行為都是隨手之勞 電影劇情演到他開始長跑時,有一個
李佛摩終其一生的操作,是99%的人都無法複製的 因為他靠的99%獲利方式都是投機跟對賭 所以他才會經歷8次破產 能學習的只有他每次破產後領悟的心得 才有作手回憶錄這本書 從5元美元賺到1億美元,以100年前計算的通膨已經是千億美金價值 豐功偉業的傳奇操作48年股齡 他的投資策略跟投資週
不要成為探討沒意義細節的輸家 記憶體從去年10月開始到今年7月以前都是營收利空 PA三雄從去年10月開始到今年7月以前也都是利空 IC設計從去年10月到4月以前都是利空 AI產業從去年10月到今年7月以前80%個股都是營收衰退 摺疊手機去年第二季~第四季都是利空
學會情緒管理,並不是成為沒有感情的怪物 只是先學會面對任何事件的發生 然後降低情緒的最高點跟最低點會發生的錯誤行為 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狀態下,不要讓自己的情緒起伏過大正向心理學的目的是抗衡我們遇到任何事物造成的波動 尤其我們遇到壞事情時,不會輕易掉進憂鬱跟恐慌的深淵 因為人性恐懼值永遠大於快
大家都知道左腦跟右腦的思緒是不同的 左腦>語言資訊跟理性處理事物 右腦>情緒管理、想像力、創造性 這代表我們擁有兩個心智 協助我們了解事物的本質>左腦 認知各種事物或事件的意義與價值>右腦 運用在投資人的交易軌跡時 只要市場開始出現波動 投資人就會開始轉移心智 原本是運用第一個"
大家都知道達爾文說的"物競天擇,適著生存" 投資的過程也是如此 從投資心理學角度出發,每一個投資週期我們都會經歷一些事件發生 每次經驗都會以記憶跟信念方式保存在我們心裡因子 每一項記憶和信念也會建立一種自我觀念,變成一種力量 影響我們跟金融市場的互動方式 而我們也會運用某種方式改變這種力
阿甘正傳 大家都應該至少看過一遍吧 他的一生總共遇到了 6次總統被暗殺 1次戰爭 但對於他只做自己喜歡跟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 所以他可以持續往好的結果邁進 相反智商比他高很多的人,幾乎都輸給他的成就 財富累積後也做到財佈施的節奏,所有的善意行為都是隨手之勞 電影劇情演到他開始長跑時,有一個
李佛摩終其一生的操作,是99%的人都無法複製的 因為他靠的99%獲利方式都是投機跟對賭 所以他才會經歷8次破產 能學習的只有他每次破產後領悟的心得 才有作手回憶錄這本書 從5元美元賺到1億美元,以100年前計算的通膨已經是千億美金價值 豐功偉業的傳奇操作48年股齡 他的投資策略跟投資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規避風險是必要的,不只是投資上的風險,還有身體健康狀況也是一種風險,任何一種嚴重的疾病都很可能會造成你的收入中斷,或減少你每年可以投資的金額。 而在所有保險類別中,最容易第一個被想到的就是死亡理賠型的保險,有分為意外險與壽險,所謂的意外險指的是,當死亡的原因是因為意外所
Thumbnail
在中長期漲勢過程,一般投資人會持續接收到正面樂觀的訊息,且看著股價持續創高,原本以為會存在的風險都沒有發生,逐漸忘記各種危險,如果記得市場仍有風險就不至於過度貪婪,忘記或輕忽風險才是股市會造成傷害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沒有時間搶短的我,請停止做夢。有時候總是會手癢想要嘗試猜測自己想要的走向結果,想要先市場反應一步去佈局或是下注,但勝率大概比沒有訓練過的人打全壘打依樣高,真他媽的有病是吧?就算是訓練有素的人都沒有如此高的勝率了,憑什麼認為會比其他人還早一步,如果有搶到時機不要懷疑,肯定是矇到的。市場裡很多人都在吸收
Thumbnail
投資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很多人在投資過程中會感到不安全。本文探討了投資不安全感的原因,如缺乏投資知識和經驗、害怕虧損以及缺乏長遠規劃。同時提出了增加投資知識和制定合理的投資計劃等方法來減少不安全感。
Thumbnail
股市的行情發展初期,投資人都能獲利,逐漸養大胃口,變得更貪心,於是投入更多資金,而在行情逐漸上升的良性循環時期還不會有問題,等到股價上升的良性循環被破壞,更多資金也意味著更大的損失。
Thumbnail
在金融市場操作中,停損是必然會經歷的過程,本文探討了金融市場波動就像在看一場沒人能預知內容的戲,並提供瞭如何面對虧損的建議。
Thumbnail
進行一項投資,最糟的狀況就是發生永久性的損失 而投資的過程中, 一定有不少機會會發生與潛在價值無關的暫時性波動 這個波動跟公司本身的經營績效無關 單純就是隨著市場情緒(如美股大跌、一場政治事件…)、 或參與其中的主力作價、誘多、誘空製造出來的假象 許多的投資者看到股價下跌 就會把這項投
Thumbnail
誰?沒有在股海迷失方向過? 剛開始的不懂事,總好過一輩子都不懂事好。 要是一輩子不懂事,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有些人愛追風,人家追什麼股,你也追什麼股,人家吃肉,你只喝到湯,人家豐收,你卻落得追高殺,從來沒想過去研究一下你買的股票,眼中只剩下-賺錢。 事實證明,短暫可能可以賺到錢,但非長久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規避風險是必要的,不只是投資上的風險,還有身體健康狀況也是一種風險,任何一種嚴重的疾病都很可能會造成你的收入中斷,或減少你每年可以投資的金額。 而在所有保險類別中,最容易第一個被想到的就是死亡理賠型的保險,有分為意外險與壽險,所謂的意外險指的是,當死亡的原因是因為意外所
Thumbnail
在中長期漲勢過程,一般投資人會持續接收到正面樂觀的訊息,且看著股價持續創高,原本以為會存在的風險都沒有發生,逐漸忘記各種危險,如果記得市場仍有風險就不至於過度貪婪,忘記或輕忽風險才是股市會造成傷害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沒有時間搶短的我,請停止做夢。有時候總是會手癢想要嘗試猜測自己想要的走向結果,想要先市場反應一步去佈局或是下注,但勝率大概比沒有訓練過的人打全壘打依樣高,真他媽的有病是吧?就算是訓練有素的人都沒有如此高的勝率了,憑什麼認為會比其他人還早一步,如果有搶到時機不要懷疑,肯定是矇到的。市場裡很多人都在吸收
Thumbnail
投資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很多人在投資過程中會感到不安全。本文探討了投資不安全感的原因,如缺乏投資知識和經驗、害怕虧損以及缺乏長遠規劃。同時提出了增加投資知識和制定合理的投資計劃等方法來減少不安全感。
Thumbnail
股市的行情發展初期,投資人都能獲利,逐漸養大胃口,變得更貪心,於是投入更多資金,而在行情逐漸上升的良性循環時期還不會有問題,等到股價上升的良性循環被破壞,更多資金也意味著更大的損失。
Thumbnail
在金融市場操作中,停損是必然會經歷的過程,本文探討了金融市場波動就像在看一場沒人能預知內容的戲,並提供瞭如何面對虧損的建議。
Thumbnail
進行一項投資,最糟的狀況就是發生永久性的損失 而投資的過程中, 一定有不少機會會發生與潛在價值無關的暫時性波動 這個波動跟公司本身的經營績效無關 單純就是隨著市場情緒(如美股大跌、一場政治事件…)、 或參與其中的主力作價、誘多、誘空製造出來的假象 許多的投資者看到股價下跌 就會把這項投
Thumbnail
誰?沒有在股海迷失方向過? 剛開始的不懂事,總好過一輩子都不懂事好。 要是一輩子不懂事,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有些人愛追風,人家追什麼股,你也追什麼股,人家吃肉,你只喝到湯,人家豐收,你卻落得追高殺,從來沒想過去研究一下你買的股票,眼中只剩下-賺錢。 事實證明,短暫可能可以賺到錢,但非長久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