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塔門出遊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寺廟開塔門的日子,一年兩次。
塔門意思為靈骨塔門,說明我們家一年只有兩次的祭拜機會。
同時也代表著,我家一年兩次固定的郊遊時光,
上午祭拜完,下午都會順道去走走,泡溫泉吃牛肉麵喝紅茶。

我家的祖先,從很早很早以前就放在寺廟裡了,
在幾乎是土葬的年代,很少人會放靈骨塔,我們家因此可以在不同時間點買下一整排的塔位。
記得小時候去祭拜,爸爸都會說這一區好幾位都是家人,
「阿祖、阿祖的媽媽爸爸、阿公的弟弟、附近區有還另外一房的人,記得是誰誰誰的媽媽。」
光是誰誰誰我都不知道了,何況是那位誰誰誰已逝的家人。

家族不龐大,只是大家最後都會選擇這裡,
「這位為什麼是用粉紅色的紙寫名字上去,而且裡面還沒住人,他是先預訂嗎?」
「對,這位的媽媽放在這裡,女兒以後想要住在媽媽附近,所以先買下來了。」
我又多認識了一位家族人的名字了。

寺廟的靈骨塔位數量有限,每住進一位就少一位空間,
就像買房子一般,只是寺廟的靈骨塔位只賣不租,
「以後想要買哪邊?」小時候總這樣跟哥哥討論著,
但看著空間實在有限,長大後我們或許要找另外一區了。

我人生第一次送進去的家人是阿嬤,
至此每次開塔門的日子,我都是關心阿嬤也看看阿嬤的鄰居,
看到小朋友的照片,我都會在心中跟阿嬤說:「請多照顧祂喔~」

我人生第一次匯款付錢送進去的家人是媽媽,這次換要幫媽媽選位子了。
我與哥哥、爸爸三人各自在同一區以目光搜尋,
除了媽媽的塔位外,至少還要有三個空位空間。
師父建議了幾個,我們問媽媽後選定了入口處,
那邊剛好有兩個上下連在一起的位置,還有幾個相鄰附近的空位,
媽媽說好,我們也預訂了爸爸的位置,買在媽媽上面。
爸爸笑說之後還是要把媽媽壓得死死的,
兩人一起不孤單,只是媽媽先住進去了。

從此,我去祭拜停最久的地方,是媽媽的塔位,
每年我都會稍稍紅了眼匡,
隔著玻璃看著媽媽的相片,總想去摸摸那張愉快的笑臉,
站在媽媽的塔位前念個經,祝福她一切都好也帶點盤纏。

開塔門的日子等於出遊的日子,心態上我們還是維持著,
吃牛肉麵成為哥哥與爸爸的習慣,而我選擇另一個習慣,
出門走走,看看山水。

媽媽,晚點見喔~


來自: 開塔門出遊去 | LittleMiss
更多文章: LittleMiss.one


avatar-img
11會員
128內容數
微光中追尋那一刻的想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ttle Miss 的其他內容
以前我最喜歡在冷冷的冬天,要媽媽用手包住我冰冷的手,讓我取暖,因為媽媽在冬天是小火人一隻。但最後媽媽的手總是涼涼的,不知道是我變熱,還是他太冷
我開始尋找自己喜歡的平靜方式,我跟著冥想的書,去感受我身體的感覺,去感受大腦的疼痛與疲累,我也曾經進入一種,似乎走進荒蕪的時間感,只有慢慢呼吸的頻率...
相約聚餐前,同學先用我的生日做簡單的生命靈數研究。她與我提到說:「你明年會有很大的改變,你有感覺嗎?」
一句來自夏威夷的人生哲學:「祝福你所想要的事物。」當你一直憎恨其他人擁有的,你就永遠不可能得到它...
算命說出同事爸爸的肺不好、肝不好、腸也不好,這些都是她爸爸的病兆。還指出說:「生日前會有一關,生日後也會有一關,沒過就會走掉。」
「她對於爸爸的離開有沒有準備啊?」文字上看起來雲淡風輕,說起來像是關心,但我聽完就生氣了。
以前我最喜歡在冷冷的冬天,要媽媽用手包住我冰冷的手,讓我取暖,因為媽媽在冬天是小火人一隻。但最後媽媽的手總是涼涼的,不知道是我變熱,還是他太冷
我開始尋找自己喜歡的平靜方式,我跟著冥想的書,去感受我身體的感覺,去感受大腦的疼痛與疲累,我也曾經進入一種,似乎走進荒蕪的時間感,只有慢慢呼吸的頻率...
相約聚餐前,同學先用我的生日做簡單的生命靈數研究。她與我提到說:「你明年會有很大的改變,你有感覺嗎?」
一句來自夏威夷的人生哲學:「祝福你所想要的事物。」當你一直憎恨其他人擁有的,你就永遠不可能得到它...
算命說出同事爸爸的肺不好、肝不好、腸也不好,這些都是她爸爸的病兆。還指出說:「生日前會有一關,生日後也會有一關,沒過就會走掉。」
「她對於爸爸的離開有沒有準備啊?」文字上看起來雲淡風輕,說起來像是關心,但我聽完就生氣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臺北天后宮主祀媽祖,廟宇前身為新興宮,在1943年,曾被日本徵收,「弘法寺」是曾經存在的寺院,戰後,建築改由艋舺新興宮,也就是臺北天后宮所使用。臺灣對於媽祖的信仰,就如同「媽祖」這個稱謂,從字面上來看,媽祖是位如同家人般的神祇,再從每年繞境的盛況,足見媽祖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
牌位與塔位還是沒有定案,很難過牌位無法放家裡,彰化對我來說是陌生的,只好上網搜尋牌位寄放,一大早就一間間的打電話,不是已滿額,就是只提供給會員,終於找到一家是可以寄放牌位一年的靈山寺,在彰化市八卦山下,離家不遠,當下馬上衝去見師父,直接先預約。 尋找塔位也是很順利,我還是希望可以放在彰化市,畢竟是
Thumbnail
「三月瘋媽祖」,在這時候,我來談兩件和媽祖有關的事。 這兩件事,一般人比較不會注意。媽祖廟的方向,以及媽祖是道教還是佛教神明?臺灣的民間信仰,受到影響,常是佛教、道教混雜,媽祖的廟宇狀況更是比較特殊。
延續上一集天眼通師姐故事後,我媽又指定去一間拜媽祖的壇.[一般壇就是規模比宮還小,可能就拜少數幾座神靈,或是地點就在居家類型] 這壇拜的媽祖是三媽,媽祖還有分幾媽?特地做了一下功課,資料來源網路google: [台灣媽祖廟的開基媽祖大多源自湄州,廟方為了妥善安排陸續奉請的神尊,以及廟會迎神遶境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泰山鄉可讓人居住的腹地並不大,多數的住宅都是沿著明志路兩旁比鄰而建,隨著世代的播遷,一整條明志路,就有了像是「上泰山巖」、「下泰山巖」等幾間知名的廟宇供信徒前來膜拜。老媽要帶我去拜拜的廟宇是下泰山巖的顯應祖師爺廟,廟的對面的福泰街有著一大片的攤販擺攤,俗稱「廟口」市場
Thumbnail
過年都沒出去。 昨天老婆說:想去白沙屯媽祖廟。 今天就開車全家出遊。 從74快速道路,上國道4號,轉國道3號,下國道3號後,接通霄外環道路。 大約1小時左右,就到了拱天宮,也就是白沙屯媽祖廟。 國道4號,太平到豐原,竟然經過3個隧道。 每個隧道大約都有1公里多,相當長,開鑿時,一定很艱辛。
家裡是個言論自由、政治自由、宗教自由的地方,但是因為我從小就帶著小孩這樣子過年,所以小孩好像也就習慣這個樣子了! 每個鄉市鎮都有自己大廟,台灣一般都是開彰聖王、保生大帝或是清水祖師。正月初一子時,都是去大廟拜拜,回家後睡個覺,早上起床後,要嘛去新竹天公壇,要嘛去宜蘭大里天公廟-慶雲宮拜拜,反正正月
Thumbnail
每年農曆十月十八日是「地母至尊聖誕」 是埔里很大的宗教盛事 全台各地很多的地母廟宇,都會來祝壽 趁著下午還沒有很多人 我跟好友驅車前往 到了地母廟門口 沿路都是小攤販在為明天做準備 牌樓前已搭起兩個歌仔戲班的台子 也開始兩場互尬的歌仔戲 好久沒看野台歌仔戲了 還噴乾冰,很有趣
Thumbnail
臺北天后宮主祀媽祖,廟宇前身為新興宮,在1943年,曾被日本徵收,「弘法寺」是曾經存在的寺院,戰後,建築改由艋舺新興宮,也就是臺北天后宮所使用。臺灣對於媽祖的信仰,就如同「媽祖」這個稱謂,從字面上來看,媽祖是位如同家人般的神祇,再從每年繞境的盛況,足見媽祖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
牌位與塔位還是沒有定案,很難過牌位無法放家裡,彰化對我來說是陌生的,只好上網搜尋牌位寄放,一大早就一間間的打電話,不是已滿額,就是只提供給會員,終於找到一家是可以寄放牌位一年的靈山寺,在彰化市八卦山下,離家不遠,當下馬上衝去見師父,直接先預約。 尋找塔位也是很順利,我還是希望可以放在彰化市,畢竟是
Thumbnail
「三月瘋媽祖」,在這時候,我來談兩件和媽祖有關的事。 這兩件事,一般人比較不會注意。媽祖廟的方向,以及媽祖是道教還是佛教神明?臺灣的民間信仰,受到影響,常是佛教、道教混雜,媽祖的廟宇狀況更是比較特殊。
延續上一集天眼通師姐故事後,我媽又指定去一間拜媽祖的壇.[一般壇就是規模比宮還小,可能就拜少數幾座神靈,或是地點就在居家類型] 這壇拜的媽祖是三媽,媽祖還有分幾媽?特地做了一下功課,資料來源網路google: [台灣媽祖廟的開基媽祖大多源自湄州,廟方為了妥善安排陸續奉請的神尊,以及廟會迎神遶境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泰山鄉可讓人居住的腹地並不大,多數的住宅都是沿著明志路兩旁比鄰而建,隨著世代的播遷,一整條明志路,就有了像是「上泰山巖」、「下泰山巖」等幾間知名的廟宇供信徒前來膜拜。老媽要帶我去拜拜的廟宇是下泰山巖的顯應祖師爺廟,廟的對面的福泰街有著一大片的攤販擺攤,俗稱「廟口」市場
Thumbnail
過年都沒出去。 昨天老婆說:想去白沙屯媽祖廟。 今天就開車全家出遊。 從74快速道路,上國道4號,轉國道3號,下國道3號後,接通霄外環道路。 大約1小時左右,就到了拱天宮,也就是白沙屯媽祖廟。 國道4號,太平到豐原,竟然經過3個隧道。 每個隧道大約都有1公里多,相當長,開鑿時,一定很艱辛。
家裡是個言論自由、政治自由、宗教自由的地方,但是因為我從小就帶著小孩這樣子過年,所以小孩好像也就習慣這個樣子了! 每個鄉市鎮都有自己大廟,台灣一般都是開彰聖王、保生大帝或是清水祖師。正月初一子時,都是去大廟拜拜,回家後睡個覺,早上起床後,要嘛去新竹天公壇,要嘛去宜蘭大里天公廟-慶雲宮拜拜,反正正月
Thumbnail
每年農曆十月十八日是「地母至尊聖誕」 是埔里很大的宗教盛事 全台各地很多的地母廟宇,都會來祝壽 趁著下午還沒有很多人 我跟好友驅車前往 到了地母廟門口 沿路都是小攤販在為明天做準備 牌樓前已搭起兩個歌仔戲班的台子 也開始兩場互尬的歌仔戲 好久沒看野台歌仔戲了 還噴乾冰,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