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死者的國度折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煉靈月

每年十一月是天主教的煉靈月。天主教會與基督新教基本上都不鼓勵參與中元節、萬聖節活動;不同於基督新教的是,天主教會相信「諸聖相通功」,整個十一月都特別為逝者祈禱。

每一台彌撒,我們都重申宗徒信經的信理:「我期待死人的復活,及來世的生命。」在不斷揚升向上的旋律中,我經常望著從聖堂高頂灑落的光線,思考來世的生命會是怎麼回事。

在來世的生命之前,我們要先經過死蔭的幽谷。

巴黎地下公墓的甬道(還在前端,比較不恐怖)

巴黎地下公墓的甬道(還在前端,比較不恐怖)

那些在地底緘默的白骨

幾年前我偶然有個機會參觀了巴黎地下公墓(Les Catacombes de Paris)。根據網路資訊,這是法國巴黎著名的藏骨墓室,最初原本是石灰石採石場。1786年巴黎爆發瘟疫,屍體堆積如山,為解決墓地不足的問題、以及盡可能減低大眾衛生危機,當時的人們將埋在市區所有公墓裡的屍骨都轉葬過來,就此成為大型地下公墓,一直用到1814年。目前估計有六百萬具遺骨,僅開放一小部分墓道供公眾參觀。

沿著迴旋的小樓梯往下走,光線轉為黯淡,空間裡逐漸充滿了溼氣,墓道的石造小門上銘刻著法文的警語:

【止步吧!這裡是死者的國度】(Arrête! C'est ici l'empire de la mort)

好奇的我哪會在意警語,只當成牆上的裝飾,快速看完導覽,穿越小門,眼前赫然是一條放滿頭顱的地道,兩側壁上裝了不太亮的燈,大批沒有生命的顱骨立即映入眼中,一雙雙已成黑洞的眼窩看著(?)前來張望的陌生活人。

作為一個外國觀光客,雖然事前查過資料,也沒料到竟有這麼多死人骨頭聚集於此。

記得前去造訪那天參觀者不多,通道很狹窄,前後都沒活人,沿路全是無數的白骨。獨自在甬道慢慢行走,覺得或許這裡才是世界上最接近永遠死亡的空間;因為停屍間總有太多淚水,而殯儀館根本吵鬧像個機場。在這陰冷的地下墓穴,生與死相互無語凝望,在寸草不生的轉角搖曳著彼岸空幽的寒光。

那些封印在黑暗中的記憶

每一個頭顱、每根破碎的骨頭,都來自某一具原本完整鮮活的肉身,因為種種緣故,終究都來到這裡,不再有人記得也不再有人關心他們曾經的故事。假使故事是人類的精神生命,無人紀念的它們全都失去了在言說中永生的機會;但也不能說是死得徹底,因為曾經流動的時間片段都還封存在一顆顆頭顱之中。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些頭骨即使支離破裂,看起來仍不死心,像是想硬拉著人講講話;眼前堆疊數不清枯槁灰白的骸骨,墓室中一條條分岔的暗道,各自連向黑暗迷宮,無邊的黑暗中湧動著模糊不清的表達,似乎還在掙扎想要被聽見?只是曾經活過的它們恐怕也明白,無論是迷惘或遺憾、亮麗與風光,都到了終點,一切已無須再辯,所餘者只有等待、等待、無盡的等待,它們的案情無人知曉,僅有當末世的號角響起、永恆書卷被揭開的時刻,才會定斷。

開放參觀的墓穴空間其實還僅是整座地下公墓的一小部分,說長不長,慢慢走大約走半小時;走到終端,沿著小樓梯拾級而上,在由暗轉明的瞬間我忽然想起希臘神話的奧菲斯:他欣喜若狂迎向遍地陽光,但僅單獨一人,他的摯愛終究未能從陰間折返。

有些地方立了十字架,沒有任何文字

有些地方立了十字架,沒有任何文字

地下等待的教會

後來我才知道,基於「諸聖相通功」的信理,天主教會有「三個教會」的教導:天上榮福的教會,地上戰鬥的教會,地下等待的教會。在那一天,或許我瞥見了地下等待教會的一道投影,不然實在難以說明那深邃又奇異的感覺:疊滿沈默枯骨的墓穴,星羅棋布遍滿地底,彷彿一座無期徒刑的監獄;時間浸透了黑暗,不再帶來任何變化,一切沒被說出的記憶終究都無言且認命地被留在森嚴管制的柵欄後。唯有生者得以歸返,再度看到車水馬龍的街道、嘈雜吵鬧、動盪不安但充滿生氣的城市,繼續未完的人間行旅。


[2023/11/13 註記] 這篇文至少重寫了三次,在 P平台就寫了兩次,一直不滿意,寫到這次才稍微比較完整。

另外補上一些基本的景點資訊:

巴黎地下公墓(Les Catacombes de Paris)

地址:1 Av. du Colonel Henri Rol-Tanguy, 75014 Paris, France

交通方式:搭地鐵到 Denfert-Rochereau 站,出站很快就走到

票價:忘了(上網預訂的;有語音導覽可以租借,法文沒那麼好,可以聽英文)

avatar-img
104會員
56內容數
沙龍這名稱太高級了;這裡是蝸蝸講不聽 [沙箱]。根據一般定義,沙箱 (sandbox ) 是安全的測試環境;蝸蝸的沙箱不是封閉隔離場域,採開放風格,請隨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讓我對「機場」改觀了。@@
1
蝸蝸講不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13
芳閣裡的傻有理 我夢見過機場,逝者像旅客般在等候著自己的班次。@/:
黃璧怡-avatar-img
2023/11/20
又黑又窄的地下墓穴,我想我是沒勇氣去實地參觀了,讀蝸蝸很有畫面的描述已經十分滿足,我也好享受跟着蝸蝸的思路~~
蝸蝸講不聽 [沙箱] 的其他內容
為世界的和平,也為我們心中的和平祈禱。
為世界的和平,也為我們心中的和平祈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特地造訪一趟位在巴黎 20 區的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這座由拿破崙所設立的第一座公共墓園,占地43萬平方米,是巴黎市區內最大的墓園。
Thumbnail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農曆七月為“鬼月”,從七月初一鬼門關開啟起,到三十日鬼門關閉的這段日子裡,地府鬼魂返回陽間跟親人團聚,也有很多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陰間的無主孤魂都會湧到陽間,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要避免衝撞,就少不了講究。 冤魂厲鬼遊蕩,夜晚野外陰氣重 據說每年從七月初一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
Thumbnail
埃武拉古城位於葡萄牙,以其古老的教堂和豐富的歷史而聞名。其中,人骨教堂更是吸引眾人的焦點,蘊含宗教寓意和對死亡的省思。還有葡萄牙唯一的羅馬神殿,和葡萄牙最大的中世紀教堂。來埃武拉可以體會中世紀氛圍。
Thumbnail
台灣過去的生命紀念館,因為沒有加入"觀光"的元素,給人一種必須避而遠之的感覺,非常可惜,筆者建議未來可以開國際標,以西方教堂的形式,例如西敏寺那樣,變成具有觀光等多功能的教堂,儘量推廣環保葬,骨灰可以放在地下室,另外因為西方人的骨灰是可以自己帶回家的,因此也就不必一定要放在公共空間,
你相信輪迴嗎?我相信。 因為我看過人死後所到達的彼方。 暗無天日黑空,滾燙的油鍋,散發冷光的刀山,人吃人的深淵溝壑…...。 如果有人問我說所謂的地獄是什麼模樣,我只能說"絕望",沒有比這兩個字更貼切的形容了。 就在我思考著的同時,地獄的景象飛快掠過眼前,隨後前方的視野驟然變得開闊起來。
Thumbnail
看到「墓園」這兩個字,你會想到什麼? 先人長眠的地方、恐怖故事、生離死別的小故事…… 拉雪茲神父公墓的管理員Benoît Gallot,他覺得「墓園大多不是悲傷或陰森之地,而是能撫慰人心的地方,蘊藏令人不曉的豐富性。」疫情期間,他將一張在墓園裡的一隻小狐狸的照片IG上,沒想到就此引發好奇與討論。
Thumbnail
這場告別式的時間是確定拆除日到拆遷日期前,陸續來參加的送行者,多半有與這棟建築重疊的回憶。清冷的廊道盡頭透著光,中間那段黑暗,勻稱地鋪著枯黃的落葉。如若人間的紅毯是祝福是喜慶,那枯黃落葉的走道應該是道別是落幕。
Thumbnail
墨西哥人用慶祝死亡來慶祝生命。若想試圖理解他們的生命觀,密碼可能藏在他們怎麼看待死亡裡。...
Thumbnail
《忐忑》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第一人稱視角恐怖電影。本片以巴黎地下墓穴為主題,其實會選用這個題材一點也不意外,畢竟內藏的600萬具人骨,完全就是個鬧鬼聖地。今天就來介紹這個堪稱全球亡靈數第一的觀光景點!
小天堂,当他真正清醒的时候,他会回到这里。躺在黄花树下的小孩睁开了眼,夕阳难得的把世界染的金黄                                            人死后,会去往哪里?大部分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都认为自己死后只会去往天堂或地狱,会遇到它们信仰的神,但如果它们中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特地造訪一趟位在巴黎 20 區的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這座由拿破崙所設立的第一座公共墓園,占地43萬平方米,是巴黎市區內最大的墓園。
Thumbnail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農曆七月為“鬼月”,從七月初一鬼門關開啟起,到三十日鬼門關閉的這段日子裡,地府鬼魂返回陽間跟親人團聚,也有很多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陰間的無主孤魂都會湧到陽間,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要避免衝撞,就少不了講究。 冤魂厲鬼遊蕩,夜晚野外陰氣重 據說每年從七月初一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
Thumbnail
埃武拉古城位於葡萄牙,以其古老的教堂和豐富的歷史而聞名。其中,人骨教堂更是吸引眾人的焦點,蘊含宗教寓意和對死亡的省思。還有葡萄牙唯一的羅馬神殿,和葡萄牙最大的中世紀教堂。來埃武拉可以體會中世紀氛圍。
Thumbnail
台灣過去的生命紀念館,因為沒有加入"觀光"的元素,給人一種必須避而遠之的感覺,非常可惜,筆者建議未來可以開國際標,以西方教堂的形式,例如西敏寺那樣,變成具有觀光等多功能的教堂,儘量推廣環保葬,骨灰可以放在地下室,另外因為西方人的骨灰是可以自己帶回家的,因此也就不必一定要放在公共空間,
你相信輪迴嗎?我相信。 因為我看過人死後所到達的彼方。 暗無天日黑空,滾燙的油鍋,散發冷光的刀山,人吃人的深淵溝壑…...。 如果有人問我說所謂的地獄是什麼模樣,我只能說"絕望",沒有比這兩個字更貼切的形容了。 就在我思考著的同時,地獄的景象飛快掠過眼前,隨後前方的視野驟然變得開闊起來。
Thumbnail
看到「墓園」這兩個字,你會想到什麼? 先人長眠的地方、恐怖故事、生離死別的小故事…… 拉雪茲神父公墓的管理員Benoît Gallot,他覺得「墓園大多不是悲傷或陰森之地,而是能撫慰人心的地方,蘊藏令人不曉的豐富性。」疫情期間,他將一張在墓園裡的一隻小狐狸的照片IG上,沒想到就此引發好奇與討論。
Thumbnail
這場告別式的時間是確定拆除日到拆遷日期前,陸續來參加的送行者,多半有與這棟建築重疊的回憶。清冷的廊道盡頭透著光,中間那段黑暗,勻稱地鋪著枯黃的落葉。如若人間的紅毯是祝福是喜慶,那枯黃落葉的走道應該是道別是落幕。
Thumbnail
墨西哥人用慶祝死亡來慶祝生命。若想試圖理解他們的生命觀,密碼可能藏在他們怎麼看待死亡裡。...
Thumbnail
《忐忑》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第一人稱視角恐怖電影。本片以巴黎地下墓穴為主題,其實會選用這個題材一點也不意外,畢竟內藏的600萬具人骨,完全就是個鬧鬼聖地。今天就來介紹這個堪稱全球亡靈數第一的觀光景點!
小天堂,当他真正清醒的时候,他会回到这里。躺在黄花树下的小孩睁开了眼,夕阳难得的把世界染的金黄                                            人死后,会去往哪里?大部分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都认为自己死后只会去往天堂或地狱,会遇到它们信仰的神,但如果它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