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療癒】青山我獨行,孤寂感是心靈成長的必然

2023/11/2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昨天針對孤寂感,寫了一篇文章,<【光之療癒】獨立蒼茫的孤寂感,進入深層心靈放光>,那首杜甫的詩,是靈感。

我一向喜歡杜甫的詩,充滿憂國憂民的情懷,對皇族的享樂,及民間的疾苦,有深入的著墨,總會激起內心的不平之鳴。

或許是無力感吧!對於世事的無能為力,只能提升自己的心靈世界,才能找到安頓自己內在不平的心。

該做什麼?能做什麼?才能對這個世間產生一些的影響力,才能真正去幫助到人。

然而,現在的我就像躲在山林間,找不到一條道路,返回人間。

我還是比較像儒家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學做莊子是為了不因為困境,而變得憤世嫉俗,也能專注在自己身上,自我覺察,避免用錯力氣。

經過一夜的沈思,今晨,再找資料,想要了解自己這樣如杜甫的孤寂感,深層心靈是如何放光?

唐朝詩人杜甫說:「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這首詩不但道盡了詩人晚年孤獨的心境,也說明孤獨人生是多麼難堪。難怪佛經裡說的「十八地獄」,除了「八寒地獄」、「八熱地獄」以外,還有「近邊地獄」、「孤獨地獄」,原來「孤獨」也是地獄。
其實,也不只有「獨居老人」才孤獨,所謂「青山我獨行」,人生本來就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人生有些什麼孤獨呢?
一、做學問是孤獨的:過去形容讀書人「十載寒窗無人問」,可見讀書生活的寂寞、孤獨。爬格子的文人,孤燈獨影,一字一句;一旦著作出版,可以揚名立萬,但是寫作過程的孤獨歲月,也不是容易捱過的。一些從事教育,為學術研究而埋首書堆的人,他們所過的孤獨生活,說得好聽一點,只有以書為伴侶了。
二、為理想是孤獨的:人的思想會引起共鳴,但理想有時難免「曲高和寡」。多少仁人義士,空負滿懷的理想,徒有一腔的熱血,到最後事與願違,為理想窮困,為理想憔悴,為理想而孤獨。避居深山的隱士,可能都是空懷理想,為理想而生活在孤獨的歲月裡。但是儘管如此,他們仍為救國的理想,為益世的理想,為做正人君子的理想,為道德人格的理想而堅持。只是理想也要有因緣,沒有因緣,只有空負理想了。
三、居高處是孤獨的:藥山禪師的「高高山頂立」,陶淵明的「登東皋以舒嘯」,這種境界究竟有多少人能跟隨呢?自古以來,一個人學問到了高峰,就會覺得自己是孤獨的;品格到了頂點,也會感到自己孤獨。甚至政治上的帝王,也自稱「孤家」、「寡人」,表示他也是孤獨的人。所謂「高貴」,高人才貴,貴表示少。世間上「物以稀為貴」,少才貴;高人很少,因此高人是孤獨的。一個人希望自己成為「人上人」,希望能「高人一等」,這是可以達到的目標,只是要能經得起孤獨的生活熬鍊,才能高人一等。
四、真修行是孤獨的:宗教界,釋迦牟尼佛雖有一二五○位弟子,他的世界應該是孤獨的;耶穌雖有十二門徒,但最後為猶大所出賣,也不禁慨嘆上帝捨棄他,倍感自己孤獨。中國的孔子有七十二賢人,龜茲國的鳩摩羅什有四大弟子,他們也慨嘆自己的胸懷沒有人了解,故而有孤獨之感。宗教裡的聖傑,凡有真修行,應該都是孤獨的。從禪宗的達摩祖師,在少室峰獨居,一住十九年,他能不孤獨嗎?六祖惠能在獵人群中,一住十幾年,在那種生活裡他能不孤獨嗎?智者大師在天台山,慧遠大師在江西廬山,他們不孤獨嗎?所以要做一個真修行的人,就必須要能耐得住孤獨!
二○○八年八月九日刊於《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 第五類【文叢】 / 162-171人間萬事(共10冊) / 169人間萬事8 / p297 孤獨


佛教自佛陀在靈山會上傳法給摩訶迦葉,歷經時代傳承,及至菩提達摩東渡來華,成為禪宗東土初祖。之後,依次傳慧可、僧璨、道信,到了五祖弘忍,門下又出神秀與惠能,而有「南能北秀」之分;惠能之後「一花開五葉」,發展出五家七派,使禪宗的花果更加枝繁葉茂,禪的智慧更加亙古流傳人間。……
一問:中國的佛教有各宗各派,一個禪宗,就有「五家七派」之多,它是如何形成的?這些宗派的祖師,是否當初就有意要分宗立派呢? 答:佛教的宗派不能視為派系,因為當初並不是以人或立場上的分歧、對立而分宗立派,大多是由於教義、教理上的不同而分派。雖然理有不同,人,應該是和諧的;等於社會上的學問,有文學、醫學、物理學等學科的分類。佛教也是如此,尤其禪門更容易分派。為什麼呢?這些禪師都有獨立的性格,所謂「青山我獨行」,他也不計較什麼人我,就是發展自己的個性。
他開悟了,就是「宇宙三千世界都在我心」,所以「一朝風月,萬里晴空」,就他個人而言,「我就是佛,佛就是我」、「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他沒有另外的想法,也不會想要成立什麼派別、有什麼作為,就是雲水江湖,到處行腳。 許多禪門的老師都是特立獨行,他不需要大的寺廟,也不需要很多徒眾,一個人山林水邊就能參禪,簡單的一餐飯食,就能生活。雖然有的人陸沉眾中、是開悟的尊者,但他所表現出來的,只是一個不露聲色、平凡的人。
禪師們有時很低調,有時候意氣風發,所以了解他們的人,慢慢會形成那個人特有的言行、特別的想法,於是各自的家風、門派,就這麼形成了。 佛門宗派的流傳,都不是由祖師自己來標榜或創造什麼派別,而是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弟子,尊重他的哪一位師父、他有哪些獨特的修行、禪法內容,弟子們依循這個法門去實踐,就慢慢形成一個一個的派別。五家七派的第一代祖師,其實都不是自己有心要出來成宗立派,而是由後代的弟子所為。

《星雲大師全集》 / 第三類【教科書】 / 083-088僧事百講(共6冊) / 088僧事百講6 佛教推展 / p022 第二講 五家七派 p022 第二講 五家七派

    33會員
    142內容數
    無用之人,就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