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版生活支持社群 | 綠食手作時光-202311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生活支持社群-20231123 #共好生活站 • #綠食手作時光 本週聚會大家一起去參訪型農阿豪的農場,那片夢想田地一般人是很難直接找到~我們跟著Google 無法直接到😅,需要阿豪親自帶領才彷彿踏入另一個世界~✨️


阿豪帶著大家從他的家出發經過很多都市小農分區的小農園,這些農友們共同在阿豪的田耕作,各自照顧自己喜歡的作物,形成豐富多樣的小天地,不難看出他們在阿豪的田裡收穫到的不只是自己要吃的食物,也包含著自耕自食的樂趣和成就感! 我們一路讚嘆和羨慕在都市區還有這麼一個秘密花園,讓都市人不需要跑太遠就能直接連結土地,種出自己要吃的食物,阿豪也會分享一些農耕相關的知識跟他們交流,他讓這些渴望自耕食的人有土地圓夢,其實無形之中也幫助了這些人找回身土不二的生命體驗,而田地也不會因為阿豪獨立運作人手不足而荒廢,看到這些豐富多樣的小農園,真的覺得土地能分租共用比單一種植能帶來更多的生命力,同時也能影響更多人呢! 參觀完都市農友的開心農場,阿豪帶我們進到他的耕作區,讓我們認識各種菜菜,有些是我們常訂來吃的,還有些是新種的品項~期待!菜菜們看起來青嫩可口,看來我們真是很有口福呢!😋 我們到百香果棚的下面,感覺很舒適涼爽,葉子構建出一個綠色屋頂,美麗又遮陽,非常適合野餐,嚐嚐現採的百香果太好吃了!大家起哄以後要在這裡野餐啦~😁 阿豪農場的參訪體驗,讓幾位夥伴心癢癢的,也想共同認租一兩塊區域來共耕呢! 感謝阿豪、豪媽熱情接待我們這一夥人,夥伴們也很熱情地說需要割草的時候跟我們說,大家約一約去協力~😉就是如此!#生活支持社群,最核心的價值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互助共好讓彼此都更願意敞開和服務~形成共生共好的群體!

raw-image

更多照片看這裡:馮雅蕾臉書

地球很美,也是我們人類在浩瀚宇宙中唯一的家園!🌍

地球環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開始關心和付出行動修復,從自身開始,到一群人的合作,期待每個人能一起為世界注入光明的力量吧! #地球花園計畫


🌱🌱🌱🌱🌱🌱🌱🌱🌱🌱🌱🌱🌱🌱 在這個技術治理的時代,我們需要大家在各領域努力,並且攜手合作共好! 永續、自然與美,都會帶我們回到內心那最純粹的自己~ #付出行動讓身邊的人事物變得更美好吧!這同時也會讓我們 #活出更深和更廣的生命體驗~ 💚【生活支持社群】是一個社會實驗,從共煮共食、共工共學到共耕共享、共同創收及共善連結,從自我賦能、彼此增能到用社群力量改變環境社會,透過每次的共聚共創、生命經驗及技能的分享和疊加,將原本不認識的人們牽引在一起,豐富彼此,慢慢成為支持彼此生命和生活的夥伴,在相處過程中,每個人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喜好,都在慢慢磨合和融入,慢慢共振出社群的魂,理想的社群如同有機體,有中心思想和原則,但也隨著社群中的人們而有相應的發展,運作成為社群共同體,這是邁向新地球共好生活的一種推進方式~ 雖然不知道未來發展會如何,但希望透過這實驗,在不確定的未來中,我們可以是合作共生的群體,不管面對怎樣的未來,我們都可以一起創造豐盛美好! 💚關於 #都會共生之生活支持社群: 創造都市的生活支持系統,讓人們即使不離開原本的住家,仍能發展與土地和社群間直接的共生關係,滿足生活基本需要,照顧好彼此、照顧好環境,並發展不受外界金融影響的社群合作經濟。 目前都會版生活支持社群屬於實驗階段,因為大家並非共同居住在一個土地或村子,因此要發展成為生活支持型態需要摸索和實驗,也需要大家的共創,找出最合適的發展模式,也需要有更多人來交流發展社群夥伴關係,實驗出都會版模式~ 💚關於 #生活自造者: 面對快速變化的大環境,拿回自己在生活各面向的能力,成為 #生活自造者,會是越來越重要的能力,再透過彼此互助滿足生活基本需要,那麼我們都會越活越自由和快樂喔!😉 #生活支持社群 每次的聚會,大家都願意分享自己會的,那麼我們就能在彼此身上學習到一些生活技能和智慧(#彼此增能),也能透由學習及實作 #自我賦能,漸漸找回生活的能力! 💚關於 #共好生活站: 在都市中的共享空間,期待有緣的地球花園計畫支持者可以來一起運作,一步步最大利用化〔共好生活站〕這個空間,實驗看看如何能把 #生活支持 建立在社群關係中,例如,孩子下課一起照顧共學,媽媽們可以共煮減輕負擔 或社群共同經營輕食廚房及小農產品提貨站 或共同製作產品、發展課程、讀書會... 或共學發展永續實作能力、自耕食能力、防災互助能力、共耕空地... 或其他各種可能,目標是建置一群人不管外界經濟還是糧食風險,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因為有社群的支持力量~


💚【生活支持社群】 從滿足自身需要到合作互助滿足彼此需要,並以社群共創方式成為照顧環境、照顧人的合作經濟體 ▪︎共煮共食:從好好吃飯,吃好食物得到健康及好能量開始凝聚像家人的社群關係 ▪︎共耕共享:從好好吃飯開始學習好好照顧土地,發展自耕自食及社區共耕等模式,再與週邊小農建立CSA關係,以參與式認證取代有機認證,以“放伴”模式建立“產消夥伴”關係,發展一群人照顧一塊土地,一塊土地餵養一群人,協助小農一起轉型為生態多樣性及多元生產的農田,取代生產單一品項的模式,建立生態補償型和供需導向型生產模式,形成糧食/生態支持系統 ▪︎共工共學:人人分享才能教學相長,發揮自己天賦增益彼此,共同研擬想要學習的項目,成為自造者,開始學習廚藝、手作、生活用品等生活食衣住行育樂自己製造,產生之課程、活動、產品,需先從滿足社群每個人之需要,再從中發展對外多元收入項目,以供需作為導向,可透過社群間平台管道販售,代換不永續的市售產品,推動更多人改變生活選擇 ▪︎共同創收:綜合以上項目,社群可以發展合作經濟共同創收,幫助彼此脫離原本的職業工作,轉換為友善環境的收入,而且在互助創收的機制裡面,人們不再單獨面對生活生計,不是只為了生存而工作,讓工作是生命力的展現,增益社群內彼此之生活 ▪︎共善連結:複製及串聯各“生活支持社群”,點線面形成互助聯盟,滿足更多人的生活轉型需要,慢慢從金錢交流到供需流通,成為一個不需要依賴金錢而是以互助互信、供需導向的合作經濟體,這將使環境更好,也使人離開金錢奴役的舊系統

地球,原初就是萬物共享的美麗家園,而大自然母親給予我們豐盛的一切,她一直在等待著人類找回生命的本質,回到土地共同創造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新地球生活! 現在,是我們攜手合作重返新地球天堂的時候了! 歡迎跟著Elsa 走進地球花園,一起探索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新生活,我們一起前往一個新的世界,開創新的生活模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等料準備好,大家一起包入水餃皮,每個人的手法和成果都不一樣,這也是包水餃另一個有趣的點,不像外面賣的,我們包的是各式各樣、大小不一,就像每個人都是各有特色、獨一無二! 其實這樣世界才有趣!世界正是由各式各樣、各有特色的不同個體組合成的多樣性的群體,萬物本然的樣子,才是最美好的,大自然如此,人也是!
其實這些蔬食料理即便簡單不奢華,都還是能讓人感到豐盛!為什麼呢? 因為這是來自土地小農直送最新鮮的菜,還有來自大家親身參與烹煮和共同付出的心力,過程中的交流分享和服務,這些無形愛的能量也化為食物的能量,讓一起享用的人們感覺備受滋養,不只吃到了營養,也得到豐盛的愛喔!
看著親手做的花圈和自然材料,跟隨心中的靈感和想望,將花兒、葉子慢慢插進適合的位置,一邊加材料,一邊仔細瞧瞧和發揮創意,每個人手中完成自己獨一無二的超夢幻花圈! 當一個個作品完成時,讚美聲不絕於耳~欣賞自己、也欣賞夥伴們的作品和靈巧的手藝,每個作品都有著製作者獨有的風格與美感
相處過程中,每個人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喜好,都在慢慢磨合和融入,慢慢共振出社群的魂,理想的社群如同有機體,有中心思想和原則,但也隨著社群中的人們而有相應的發展,期待運作一段時間之後,大家會成為社群共同體,這是邁向新地球共好生活的一種推進方式~
🏡 #生活支持社群-20231019 #共好生活站 • #綠食手作時光 本週的聚會活動,由社群夥伴雪鳳帶大家體驗「正念」,雪鳳整理她學習正念的心得和方法分享給大家,也實地帶我們體驗呼吸、走路、身體、吃蔓越莓乾等使用正念前後的感覺,透過這樣的學習吸收很快,整理好的心得及重點讓我們在短短時間就可以
只要越來越多東西是社群中大家可以自己做的,那麼我們就可以不一定需要用金錢交易,而是可以交換交流彼此能提供及需求,逐步創造內循環的合作供需經濟,漸漸減少外部金錢的使用與依賴,期待這個模式可以漸漸建立起來喔~
等料準備好,大家一起包入水餃皮,每個人的手法和成果都不一樣,這也是包水餃另一個有趣的點,不像外面賣的,我們包的是各式各樣、大小不一,就像每個人都是各有特色、獨一無二! 其實這樣世界才有趣!世界正是由各式各樣、各有特色的不同個體組合成的多樣性的群體,萬物本然的樣子,才是最美好的,大自然如此,人也是!
其實這些蔬食料理即便簡單不奢華,都還是能讓人感到豐盛!為什麼呢? 因為這是來自土地小農直送最新鮮的菜,還有來自大家親身參與烹煮和共同付出的心力,過程中的交流分享和服務,這些無形愛的能量也化為食物的能量,讓一起享用的人們感覺備受滋養,不只吃到了營養,也得到豐盛的愛喔!
看著親手做的花圈和自然材料,跟隨心中的靈感和想望,將花兒、葉子慢慢插進適合的位置,一邊加材料,一邊仔細瞧瞧和發揮創意,每個人手中完成自己獨一無二的超夢幻花圈! 當一個個作品完成時,讚美聲不絕於耳~欣賞自己、也欣賞夥伴們的作品和靈巧的手藝,每個作品都有著製作者獨有的風格與美感
相處過程中,每個人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喜好,都在慢慢磨合和融入,慢慢共振出社群的魂,理想的社群如同有機體,有中心思想和原則,但也隨著社群中的人們而有相應的發展,期待運作一段時間之後,大家會成為社群共同體,這是邁向新地球共好生活的一種推進方式~
🏡 #生活支持社群-20231019 #共好生活站 • #綠食手作時光 本週的聚會活動,由社群夥伴雪鳳帶大家體驗「正念」,雪鳳整理她學習正念的心得和方法分享給大家,也實地帶我們體驗呼吸、走路、身體、吃蔓越莓乾等使用正念前後的感覺,透過這樣的學習吸收很快,整理好的心得及重點讓我們在短短時間就可以
只要越來越多東西是社群中大家可以自己做的,那麼我們就可以不一定需要用金錢交易,而是可以交換交流彼此能提供及需求,逐步創造內循環的合作供需經濟,漸漸減少外部金錢的使用與依賴,期待這個模式可以漸漸建立起來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將昨日庖丁解牛 今日扶腰天際游 心植無何有之鄉 日日昕迎開戶牖
Thumbnail
詩意滿滿 這是一幅充滿詩意的景象。小路蜿蜒穿過田野,走到前面就能看到一戶農家。這個農家坐落在一片綠意盎然的田野之中,四周環繞著金黃色的稻田,稻穗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每一位經過的旅人招手。農家後方是一片寬廣的田野,無垠的田野與天際相接,彷彿在述說著大地的廣袤與美麗。 層疊起伏 再遠一些的地方,地勢
升國一的那個暑假,阿財就被父母從三重帶回雲林的鄉下老家,幾個還在老家的好朋友,一聽到阿財回來的消息,就馬上騎著腳踏車跑來找他玩,而青梅竹馬,長他兩歲的的小瑜姐也在其中。 幾人先去阿財爺爺的田地烤蕃薯,趁著空檔幾人是開心的聊著,兒時和阿財最要好的阿良感慨地說道,現在都沒什麼牛糞,讓他的水鴛鴦
「我們都是一體的」,這個概念療癒了我離開土地的哀傷,也再次幫助我看見自己還不夠敞開。自己也還沒「決定」,是否要為了「讓自然攻進都市」這樣的理念而願意踏出生命的舒適圈。 這週末 @共好生活勞動合作社 協力 @食在安心合作社 的民族植物工作坊。@立蘇 帶領我們所有人練習思考,為何想透過民族植物,達
Thumbnail
老將用心做耕栽,新兵賣力博堂彩
Thumbnail
南投埔里的「宅栽」農場是觀葉植物愛好者必去的品牌農場。創辦人Allen致力轉變觀葉植物市場觀念,並在疫情期間獲得成功。透過專業導覽,觀眾可學習到豐富的園藝知識,並選購喜愛的觀葉植物。可帶回植物的全額折抵制度吸引遊客,並提供舒適的觀賞環境,展示植物的多樣性。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高雄瓊林的自然農場,強調互利互助,善的連結和互留餘地的生命傳承價值。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將昨日庖丁解牛 今日扶腰天際游 心植無何有之鄉 日日昕迎開戶牖
Thumbnail
詩意滿滿 這是一幅充滿詩意的景象。小路蜿蜒穿過田野,走到前面就能看到一戶農家。這個農家坐落在一片綠意盎然的田野之中,四周環繞著金黃色的稻田,稻穗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每一位經過的旅人招手。農家後方是一片寬廣的田野,無垠的田野與天際相接,彷彿在述說著大地的廣袤與美麗。 層疊起伏 再遠一些的地方,地勢
升國一的那個暑假,阿財就被父母從三重帶回雲林的鄉下老家,幾個還在老家的好朋友,一聽到阿財回來的消息,就馬上騎著腳踏車跑來找他玩,而青梅竹馬,長他兩歲的的小瑜姐也在其中。 幾人先去阿財爺爺的田地烤蕃薯,趁著空檔幾人是開心的聊著,兒時和阿財最要好的阿良感慨地說道,現在都沒什麼牛糞,讓他的水鴛鴦
「我們都是一體的」,這個概念療癒了我離開土地的哀傷,也再次幫助我看見自己還不夠敞開。自己也還沒「決定」,是否要為了「讓自然攻進都市」這樣的理念而願意踏出生命的舒適圈。 這週末 @共好生活勞動合作社 協力 @食在安心合作社 的民族植物工作坊。@立蘇 帶領我們所有人練習思考,為何想透過民族植物,達
Thumbnail
老將用心做耕栽,新兵賣力博堂彩
Thumbnail
南投埔里的「宅栽」農場是觀葉植物愛好者必去的品牌農場。創辦人Allen致力轉變觀葉植物市場觀念,並在疫情期間獲得成功。透過專業導覽,觀眾可學習到豐富的園藝知識,並選購喜愛的觀葉植物。可帶回植物的全額折抵制度吸引遊客,並提供舒適的觀賞環境,展示植物的多樣性。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高雄瓊林的自然農場,強調互利互助,善的連結和互留餘地的生命傳承價值。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