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萬巒鄉赤山社區位在大武山腳下,是沿山公路旁的平埔族聚落,居民善用盛產的農作,開發鳳梨化妝水、洗面乳以及果醬、果乾,近來更把村內閒置老屋改造成產業體驗場。
這次在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的安排下,來到赤山社區,藉由漫遊認識農村的人文歷史,並且在老厝54手作百香果鳳梨果醬,帶著甜甜的百香果鳳梨果醬返回台北,結束美好的一日遊程。
騎乘腳踏車遊赤山社區
老厝54,原是荒廢50多年的老厝,在缺乏管理與維護的情況下,漸漸成為社區髒亂點,赤山社區透過屏東縣政府跨局處資源與居民合力修繕處理,賦予老屋嶄新生命,成為社區產業發展重要場域,為到訪赤山遊客介紹人文歷史與產業,也規畫體驗活動與特色主題遊程。
從老厝54出發,我們騎乘腳踏車,在赤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潘嘉明的帶領之下,來到人氣網美牆—薜茘綠屋牆。
這面長滿爬牆植物「薜荔」的老房子,原是瓷器工廠,屋主的祖父、父親輩過去都是地方頭人,在當地頗有名望。而庭院中種植的「薜荔」幾年前開始向外蔓延生長,已經爬到路上影響用路人與行車的安全。因此,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潘嘉明號召村民認養修剪,竟意外成為社區景點,甚至還有新人來拍婚紗。
在社區關懷據點旁有兩幅壁畫,一幅彩繪了農村生活景象,另一幅則是呈現當地居民在大武山下種植鳳梨的農忙景象。
赤山社區過去因種植大量稻米,被稱為「粟山」,後來才改稱赤山,隨著時代轉變,改種植鳳梨這種高價的經濟作物,現在赤山居民有超過8成種植金鑽鳳梨等作物。
走進社區關懷據點,社區長者正在縫製小包包。而這裡也展示一套專供表演的「鳳梨裝」,穿戴起來很能代表當地特色。
最後一站來到萬金聖母聖殿,清同治年間由西班牙神父郭德剛所創建。自民國49年(西元1960年)重修至今一直維持現狀,俗稱萬金天主堂,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
早年西方宗教傳入臺灣,為了避免在地民眾無法接受,建造教堂時除了彰顯宗教意涵,也必須顧及本土色彩,因此造就出中西合璧的風格。
一九八四年榮獲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批示為「聖母聖殿」,其地位僅次於羅馬梵諦岡教廷的大教堂。
萬金天主教堂自創建以來,陸續經過多次修建。一九九九年六月經過大規模的修建與整理後,現今教堂的外觀仍保留早期仿歐洲傳統哥德式的教堂式樣。山牆帶有傳統馬背意象,其上方立了一座十字架;山牆之中裝飾著兩個紋樣,上為皇冠下則是道明會的會徽。上橫排中間鑲崁「奉旨」二字石碑,此為清代所賜、准予傳教自由之意。
教堂內部由兩側列柱劃分出中殿與側廊,聖壇上西式神龕的雕刻頗具東方色彩。教堂四周為彩色的玻璃窗,更添神聖氣氛。
萬金天主教最熱鬧的聖母遶境遊行活動是在每年12月第二個星期日的堂慶日舉辦,當天會將聖母像放置在重達300公斤木造神轎中,由年輕人扛轎遶境赤山村、萬金村等地,可說是全台唯一的聖母出巡活動。赤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潘嘉明:「每年的聖誕節都吸引大批人潮前來,而12月24日平安夜是高潮。」
百香果鳳梨果醬DIY&鳳梨冰茶品嚐
鳳梨頭在哪裡?這是回到老厝54手作百香果鳳梨果醬前,老師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如果你認為長葉子的地方是鳳梨頭,那就錯了,看起來像是底部的才是真正的鳳梨頭,而且由於鳳梨頭會先成熟,所以吃起來也會比較甜喔。
鳳梨除了果肉可以食用之外,鳳梨皮經過加工之後作成家事清潔劑,達到農業的循環經濟,同時為紓解鳳梨生產過剩,開發多款鳳梨相關產品,如金鑽鳳梨洗面露、金鑽鳳梨化妝水及果乾、果醬等產品。
百香果鳳梨果醬DIY是使用赤山在地種植的金鑽鳳梨與百香果,百香果和鳳梨產季都是在每年的一到六月,這個時間到赤山社區還可以採雙果,採完之後作成百香果鳳梨果醬。
百香果鳳梨果醬的食材有新鮮鳳梨、鳳梨泥、百香果汁、二砂等,將固定比例的食材倒入鍋中,接著點燃瓦斯爐,一邊加熱,一邊攪拌,直到水份收乾後,再分裝到玻璃罐,用麻繩束綁,就大功告成。
製作百香果鳳梨果醬需要的是耐心,因為要等水分收乾,得要兩小時的時間,可見每個食品得來都頗費工夫。
百香果鳳梨果醬加水就是社區熱銷飲品—百香鳳梨冰茶。「黑搓巧」則是早年當地果腹的食物。
你可以帶著百香鳳梨冰茶、黑搓巧、漢堡,坐在老厝54外的休閒椅,望著藍天白雲,享受放鬆美好時光。
※遊程資訊
(一)農村漫遊/赤山社區導覽解說:$$200元/人,最低預約人數5位
(二)百香果鳳梨果醬DIY:$250元/人,最低預約人數5位。
(三)鳳梨冰茶品嚐:$50元/小瓶
(四)聯繫單位:屏東縣萬巒鄉赤山社區發展協會
(五)粉專:老厝54
(六)電話:0916796199 湯專經
(七)地址:屏東縣萬巒鄉赤山村東山路54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