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
■ 迷思一:「事情總是這樣,以後也會這樣」
父權體制的轉變早已開始,打從它在七千年前出現時就已經開始,直到今天還是繼續變化著。我們不知道未來什麼體制會取代父權,可是可以確信的是它一定會消失不見,而且已經是一分一秒地在消失中。問題只是在時間的快慢,消失的方式,什麼體制會取而代之,以及我們每個人有沒有盡全力讓它早點發生,減少轉變過程中受苦的人數。
■ 迷思二:「沒有用啦」和甘地的弔詭之論
我們怎麼處理我們的信念,決定我們怎麼改變父權體制。我們會認為做什麼都沒有用,因為這個體系太過於龐大強勢,難以撼動。就某個意義上說,這樣的埋怨是站得住腳的。如果把父權體制視為一個整體,我們有生之年確實不可能見到它消失無影。
■ 堅定的微薄份量:我們可以做什麼?
這本是看了超級歪說書〈山道猴子爆紅,道出男性困境?女人受父權壓迫,男人被父權犧牲?父權如何運作?性別歧視與厭女為何層出不窮?女性主義就是仇男、女權自助餐?〉,此書與《見樹又見林》同一作者,父權、女權、厭女、仇男等是個爭議非常多的議題,例如之後好機車就批判了超級歪內容〈踢爆!女拳捏造不實資訊!鬼扯父權的女拳書籍跟影片!〉、〈道歉啟事,我們錯了,超級歪〉、〈還在偷臭我們?女拳就是新父權!〉。
而實際上,我只關心於躺平族、N拋世代,也就是已認定不婚、不生的理念下,如何處理情感與性關係,有可能是單一關係、多元關係或無性關係。
這本書與《見樹又見林》一樣看得打瞌睡,有時探究繁瑣的「為何」不如探究結論該「如何」,書中寫道「如果把父權體制視為一個整體,我們有生之年確實不可能見到它消失無影。」哈,對於無後世代而言,我們只想止於這一代,至於未來下一世代那是願意生育的人需煩惱之事。
書中提到「問題只是在時間的快慢,消失的方式,什麼體制會取而代之,以及我們每個人有沒有盡全力讓它早點發生,減少轉變過程中受苦的人數。」不知作者有沒有預料到,自願不生育會是阻止父權體制的正在發生的方式之一,自願不生育便是減少未來受苦的人數,一種能自主選擇、寧靜對抗體制的方式。
而從這本延伸的《為什麼不愛了》深得我心,《性的解析》三冊性教育講義也加深對性的視野,把範圍限定在「已認定不婚不生的族群」下,該如何處理情感、性、道德、自由、選擇等議題,應能避開多數父權、女權、仇男、厭女等價值觀的口水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