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
書中第三章提到:
傳統異性戀規範下的性行為是有目的的性行為(無論該目的是婚姻、愛情、共同生活還是生兒育女),隨意性愛的行為顛覆了異性戀規範的敘事目的。相反,這種行為旨在積累歡快的經驗,而此一積累又轉化成為一種身分信號,代表當事人的身體已經被其他身體標記為具吸引力的身體。
換句話說,性在科學祛魅下,已無傳統意義與目的,就像按摩、紓壓一般,透過性來降低壓力、增加催產素、維持健康。一些科學報導寫到良好的做愛或自慰頻率,就像WHO建議的「533」運動頻率般,性交成為維持身體健康的方式,但並不提及對象。書中繼續寫到:
性表現是社交能力的一種相對較新的形式,由性學家、治療諮商、軟核色情和硬核色情的圖像以及各類「性快感倡導者」,包括某些類別的女權主義者或是性工作權的支持者),加以整理並且賦予固定體系。
這也是我在《調情學》一書中提到的,當我們將族群限縮到不婚、不生族,我們這群人是否享有性交的權力?
對於躺平族而言,能與他人有幾種關係:
有穩定單一性關係的,有機會成為頂客族,換句話說,穩定單一性關係的壞處是時間會造成責任感,但責任就像負債感,沒有責任才能自主,或過低慾望的生活。簡而言之,不願意有負擔那前提是不暈船或乾脆自足,也就是選擇多元性關係或自足的無性關係。
至於多元性關係有《道德浪女》、《愛的開放式》、《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等書還未讀,而隨著年紀漸增,應該會像許多已婚生子的夫妻大部分進入無性生活。
而另一方面,男女性在父權制與視覺資本主義下,基本上在有生之年無法改變女性必須展現性魅力的情況,因為女性如果缺乏性魅力,則大部分無法引發男性的性衝動。在男女性交中,男性須勃起才能完成,換句話說,男性生理上還是佔據主導權,能否讓男性勃起,對於女性而言是對自我性魅力的評價。書中寫道:
藉由性魅力來定義女人的價值,確實是一種間接削弱女性才能和智識的手段,目的在使其社會地位不要凌駕男性之上,並且確保男人在經濟和社會上的支配權。
在現今體制下「對於女性而言,隨意性愛在側重關係和身體的自主性之間造成了衝突,但是對於男性而言,隨意性愛是積累性資本和地位的機會。」這是女性的兩難,她們在和男性爭取權力時,同時她們年輕與年長間也相互制肘,我想這關鍵在於:「是否要增加性魅力,來引發男性性衝動?」,當否認此點的女性看到高攀成功、備受追捧的年輕女性,或許會認定她們是反抗父權體制的背叛者。
女性有辦法像男性隨年齡增加,累積財富與社會地位來維持相親市場價值嗎?其實從相親市場開的條件就能看出雙方的價值標準,近期新聞〈告別單好難!聯誼趴女BMI要24以下,男要工程師、鐵飯碗〉寫道:
高雄也有婚友社,將舉辦換桌聯誼活動,男性報名資格,得在百大企業,國營事業上市公司或公務員,工程師或月薪45K起,還得是44歲以下,身高166以上,至於女性報名資格,39歲以下,BMI不超過24,有穩定工作即可,男女門檻差很大。
顯然「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女人負責貌美如花。」是很寫實的,不過這也導致相親市場消費降級,想婚男性轉而選擇外籍新娘,從新住民二代人口增加可以看出端倪,但更多數選擇躺平,畢竟情感或肉體的替代品很多,從生育率下降可以明顯呈現。
如果女性慕強擇偶是社會性動物的天性,或者是在男女相親上無法放棄的價值觀,那麼女性似乎會形成階級網內互打:年長女性、年輕女性、外籍女性。這可能是許多男性對於女性、女權運動笑而不語的原因,因為那其實是女性自己人的戰爭,只要年輕女性、外籍女性願意「屈就」(她們眼中的高嫁,是年長女性眼中的屈就,另外男性在父權制下本身便習慣於下娶),則年長女性隨社會經濟條件與眼光的提升反而對象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