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對的事,才能永保安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假日早晨與家母賴床聊天,家母語重心長的說:「福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她說,想想年輕時,到處問、到處求讓妳父親事業順利,妳父親事業順了,一有錢卻與人合夥投資,僅給家裡少許的家用。外人看似事業成功,臨老了想拿回來當老本,卻一毛也拿不到,都是一場空!這些年看妳姊弟二人接觸精舍,以唸經、佈施的方式,才讓家裡有了些許改變,還是唸經、佈施、修福最實在!

 

我聽著家母的感嘆,只能安慰家母「不要想太多!」努力唸經修行,這一世能改變的或許不多,但要為下一世努力,要為日後鋪路。

 

分享二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路總有盡頭處,戲終有落幕時,不重本世,亦要修來生。」

 

「人生要以服務為目的,活多久、活多長不是應考慮的因素,而是能為眾生服務、幫忙多久。若不是利益眾生,甚至造業,提早離開反而是一種保護。人生不一定要長,但是一定要『好』;『好』就是發揮生命的機能去利益大眾。」

 

母親的生命要走向終點了,還記得幾年前勸她唸佛,因為腦梗後智力減退唸不了經,所以只能勸她唸佛了。能唸一句是一句,總比虛度光陰要好。腦梗後跟她說什麼,她都點頭答應,但是我說完之後,知道自己白說。一是疾病導致身不由己;二是一輩子的習氣、業力,哪是這麼簡單就能改變的;三是我不懂得因材施教,自己還愚鈍著,說出來的話改變不了任何人。

 

幾次之後,我便不再開口,由著業力去吧!自己還在業海飄搖,都不知道今生能做多少,來世要面對什麼。生命消逝,正常面對,不管他人的或自己的,其實也不必抓著不放。對生命的執著也是執著,修行,不就是要放下執著嗎?

 

(分享完畢)

 

修行要放下執著,但簡單的「放下」二字,說時輕鬆,要放下時,卻有著千萬般的黏著力,黏著我們的心,怎麼樣也放不下!

 

為何這麼難「放下」?因為我們的內心還沒有完全相信,我們以為自己還有時間,甚至認為這一輩子沒有,還有下一輩子!因此「佛法難聞」、「人身難得」聽在我們的耳朵、進了心房後,絲毫沒有感動,試問,沒有感動,何來體悟?何來實踐?好比一個人生病了,醫生的話僅是醫囑,若當事人聽過就算了,沒有想要身體完全康復,即便這次覓得良醫,運氣好吃了一次藥便痊癒,但沒有想要增強自身免疫力的覺醒,下次的生病只是早晚!

 

修行不是靠別人給的感動,因為感動再深還是別人的體悟,如同別人嘴巴裡的酸甜苦辣,即使別人好心細說分明,自己沒有嚐過就是沒有嚐過,無從體會!分享一的老母親走過人生的滄桑,結結實實感受到了命運的戲謔與無奈,深知世上很多事無力改變,答案幾何,無法追究,縱然人處處精明,千算萬算,終究都抵不過命運的安排。彼時世人以為的榮光,到頭來都是一場瞎忙、都是為他人作嫁。「福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做對的事,才能永保安康。

 

人生一輩子都在學習,很多情緒,都要在生命的歷程中自己去消化、自己去調適。無論是過往的經歷或是身體狀況,都是一輩子的因果。很多人把「福」理解為有房、有車、有錢,其實福應該是少病、少災、少煩惱。若能在修行上有所領悟,更放得下,讓自己慾望少、心事少,便能逐步進階到無病、無災、無煩惱了!世上最大的福報不是擁有了多少房子、車子、銀子,而是當我們老了還意識清明,還有能力能唸佛、誦經、消業、修行。

 

修行者的眼界,不是逃避世俗、不是不沾俗事,而是在魚龍混雜的世俗中,依然保有安然處世的態度。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做對的事,才能永保安康

做對的事,才能永保安康

做對的事,才能永保安康

做對的事,才能永保安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生活中會常遇到考驗,每次心境平靜時,妻子就會化身菩薩來考驗修行的功力。有時因為年紀大了忘東忘西,就常被妻子吐槽「頭腦不靈光」!做過的事又忘了,聽到妻子刺耳的言詞,真想反駁,但心中又升起了《六祖壇經》:「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枉向精舍數年,更修何道?若不識眾生,如何契入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些日子以來,閱讀高僧大德們的文鈔,也去看他們的成長歷程故事,自己越看越心生慚愧,修行這麼多年也只是修得皮毛功夫罷了。一個人的修行若是得力,一舉一動皆能令人感到歡喜、安定、祥和、清淨。   佛教從不提倡偶像,因為修行是來自於內心自性中的清淨,而非凡事都向外攀求。最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小兒子國中一年級,進入了青春叛逆期,常想去關心他,卻被他以「妳又想來管教我」的心態,給我難看的臉色和不屑的語氣怨懟。此時容易讓我瞬間起了嗔恨心,常常希望沒有生過這個小孩!為此困擾,請示精舍佛菩薩,開示結果為「相欠債」,但唸完逈向成功之後,並沒有太大的改善。於是聽一位師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生活中會常遇到考驗,每次心境平靜時,妻子就會化身菩薩來考驗修行的功力。有時因為年紀大了忘東忘西,就常被妻子吐槽「頭腦不靈光」!做過的事又忘了,聽到妻子刺耳的言詞,真想反駁,但心中又升起了《六祖壇經》:「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枉向精舍數年,更修何道?若不識眾生,如何契入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些日子以來,閱讀高僧大德們的文鈔,也去看他們的成長歷程故事,自己越看越心生慚愧,修行這麼多年也只是修得皮毛功夫罷了。一個人的修行若是得力,一舉一動皆能令人感到歡喜、安定、祥和、清淨。   佛教從不提倡偶像,因為修行是來自於內心自性中的清淨,而非凡事都向外攀求。最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小兒子國中一年級,進入了青春叛逆期,常想去關心他,卻被他以「妳又想來管教我」的心態,給我難看的臉色和不屑的語氣怨懟。此時容易讓我瞬間起了嗔恨心,常常希望沒有生過這個小孩!為此困擾,請示精舍佛菩薩,開示結果為「相欠債」,但唸完逈向成功之後,並沒有太大的改善。於是聽一位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Thumbnail
父母親、老人家常常會沒來由地,有很多「生理」或「心理」的苦惱。生理的,覺得他哪裡老痛:「我胃痛、我心老是很酸......」,不然就是關節老是痛。當然要適當地就醫保養,因為人老會退化。但是,有一些可以用佛法的功德消除,看醫生不容易好。我們都知道是「因果病」,很多的病跟鬼神有關係。
Thumbnail
佛曾開示弟子:「假如將所有財寶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盡所能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德。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孝順父母的五法:一、奉養雙親,給予三餐溫飽;二、養父母的身,照顧關懷健康;三、養父母的心,不讓父母擔心、操心;四、養父母的志,為父母締結佛緣,生發理智、減少煩惱;五、養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佛法知識鑽研很重要,但是要善用此生,直了成佛。「善用此生」是看自己今生的因緣,還有大概多少時間、多少心力,可以完成這樣的修行,還有周圍的人。爸爸、媽媽重要,能拉他去讀佛學院嗎?也許可以,就是很少;那爺爺、奶奶呢?他們需要他們的法門,用慈悲心來看自他的因緣,冷靜地審諦、觀察。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Thumbnail
父母親、老人家常常會沒來由地,有很多「生理」或「心理」的苦惱。生理的,覺得他哪裡老痛:「我胃痛、我心老是很酸......」,不然就是關節老是痛。當然要適當地就醫保養,因為人老會退化。但是,有一些可以用佛法的功德消除,看醫生不容易好。我們都知道是「因果病」,很多的病跟鬼神有關係。
Thumbnail
佛曾開示弟子:「假如將所有財寶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盡所能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德。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孝順父母的五法:一、奉養雙親,給予三餐溫飽;二、養父母的身,照顧關懷健康;三、養父母的心,不讓父母擔心、操心;四、養父母的志,為父母締結佛緣,生發理智、減少煩惱;五、養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佛法知識鑽研很重要,但是要善用此生,直了成佛。「善用此生」是看自己今生的因緣,還有大概多少時間、多少心力,可以完成這樣的修行,還有周圍的人。爸爸、媽媽重要,能拉他去讀佛學院嗎?也許可以,就是很少;那爺爺、奶奶呢?他們需要他們的法門,用慈悲心來看自他的因緣,冷靜地審諦、觀察。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