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韌性:怯就輸一世

2023/12/1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經過閱讀多本關於心理韌性的書籍後,我想將我的觀點加入其中,以作為總結的成果。

有合理的期望: 一步一步挑戰

只要我們擁有合理的期望,堅信自己能夠達成目標,並逐步挑戰自己,無論是經歷成功還是失敗,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我相信大多數普通人都能夠取得成就。

就像有一種說法認為「天才是透過一萬小時的訓練而成的」。只要你願意持之以恆,就能夠實現目標,前提是你真的渴望並相信自己能夠達到。

不要自己先打敗自己: 相信自己能做到

那些認為自己無法做任何事情的人,通常不會努力去嘗試。如果你一開始就相信自己無法做到什麼,那麼你就不會付諸行動,結果只會證明自己是普通人而已。

相反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進步速度制定計劃,不要目中無人,持續進步、突破和成長,並將目標一一達成。舉例來說,有些人在很多方面都很平凡,但擁有一項特長,那就是他們能夠忍耐(持之以恆)。即使遺傳上並不擅長運動,但一旦涉及到減肥或跑步這種事情,他們能夠取得不錯的成果,例如通過運動和節食,在半年內減重40公斤。

凡事有正反兩面: 差的人永遠有進步空間

對於那些認為世界不公平,自己只是受害者的人來說,這種心態本身就是一種弱者的心態,與心理韌性背道而馳。我一直相信,富二代有富二代的好處,窮人有窮人的好處,反之亦然。

富二代擁有享受生活的權利,但他們很難在事業上有進步的空間(因為他們的父親已經為他們做好了準備),而且財富也會帶來管理上的問題,富貴難守也是一直存在的壓力。相比之下,窮人雖然難以享受物質上的享受,但他們擁有更多的自由,至少不會有人窺視他們的財富。他們只需擔心未來,而不是現在。而且,他們不怕失去,因為本來就沒有太多東西可以失去。他們永遠擁有事業上的進步空間,只要願意努力。

優勢是視乎你如何掌握: 自信是心理韌性的推動器

在這個世界上,價值觀總是存在主流觀念,例如財富、才識、外貌和身材等。如果一個人只從主流的角度與他人對比,多數情況下他們將永遠處於被高人壓倒的境地,注定會失敗。

  1. 首先,社會也存在非主流價值觀,像是良好的人格、禮貌和愛心,這些都是一種優勢,是個人自我控制的表現。這些人通常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幸運和幸福的生活。

例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每個人都渴望美好的事物,但具有良好人格的人會克制自己。

  • 人們總是擁有相對的優勢,即使再優秀的人也只有一對手和一對腳,無法覆蓋所有事情,也需要他人的幫助。而即使再差的人也擁有一對手和一對腳,可以做出他們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實現自給自足(或者說為社會做出貢獻)。一個自給自足的人是自信的基石,相信自己的能力。

人活在世界下, 就是要跟世界變

遊戲機的一個迷人之處在於在固定的遊戲模式中,存在著一定的玩法。只要遵從某種原則,你就可以在虛擬世界中獲得成功。

例如,玩《信長之野望》時,只要一開始用上杉謙信,不斷攻城並持續徵兵,不用太關注內政,你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勝利,可能只需5年。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會這樣去做,因為在現實中扮演大名的遊戲角色是冒著性命的危險玩耍。一次失敗可能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同時,現實世界也不是一個遵從固定模式或規則就能成功的地方。在充滿變化的情景中,我認為我們應該努力改善自己,不要過於執著於自己的缺點。

過於鬆散的態度無法適應世界的變化,過於緊張則無法適應身心的變化。最好的狀態是找到一個適度的平衡,既不過於鬆散也不過於緊張。因為無論如何,我們始終都需要面對現實生活的種種挑戰。

不要怕輸: 怯就輸一世

有一句很老套的話:「失敗是成功之母」。

無論從事什麼事情,都有失敗的可能性,例如創業在五年內有95%的失敗率,擔任高管也可能被解雇,結婚中也有不少於25%的離婚率。

如果害怕失敗,生活將變得乏味而平淡。

相反,無論從事什麼事情,都有成功的可能性,例如創業在五年內有5%的成功率,擔任高管也有繼續升遷的機會,結婚中也有75%的可能性享受長久的幸福。

如果不怕失敗,敢於承受傷害,生活將充滿起伏和無悔的一生。

最後: 知恩知褔

那些一直與他人相比,尤其是那些總喜歡與自己高出幾級的人比較的人,他們總是特別痛苦。他們永遠無法理解他人的努力,只會自怨自艾(這正是心理素質薄弱的表現),覺得自己很不幸。

然而,如果一個人能夠活在當下,感恩當下所擁有的一切,堅持努力追求自己的進步,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其實就已經是幸福了。





參考來源:

麥可.尼南 (Michael Neenan)

  1. 態度和信念: 影响我們對看世界的方法, 為心理靭性的核心.
  2. 自信與自我效能感:具心理韌性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困難,並相信自己能夠達到目標。
  3. 能區分甚麼是自己的可控制的, 包括對個人的內外
  4. 積極思考:他們傾向於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困難和挑戰,並相信逆境中存在機會和成長。

珍.克拉克(Jane Clarke)

1) 拋開6種藉口:

1) 我有太多事要做, 試也沒有時間

2) 我是一個受害者

3) 世界是不公平的

4) 問題只有一個答案

5) 沒人會來幫我

6) 我只有一次機會

Martin E.P. Seligman

  1. 學習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Seligman於1967年提出了學習無助的概念。他的研究是通過對動物的實驗觀察得出的。他發現,當動物在無法控制且無法避免的壓力和痛苦環境下多次遭受打擊後,會產生一種無助感,認為自己無法改變環境,進而導致行為上的無助和消沉。
  2. 心理韌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Seligman在心理韌性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類的積極心理資源和應對壓力的能力上。他認為,心理韌性是指個體在面對挑戰、困難和逆境時,能夠保持穩定且積極的心態,並能夠適應和恢復的能力。心理韌性被認為是一種可培養和發展的能力,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來提升。


https://creativetechgo.com/?p=1466

8會員
52內容數
ChatGPT Prompt - 以創意的方式, 顥示ChatGPT的使用方法, 希望可以由小孩, 大人, 老年人也明的例子來說明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