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心教練

2023/12/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練心教練」透過透過 #平等#對話 溝通姿態,用一致性的 #引導式語言,讓來訪夥伴可以和諧安定對自我「無條件」支持。因為自己願意支持自己,所以內在能量飽滿,生命力蓬勃旺盛,用這樣的狀態再看待問題,問題已不再是問題,因為自己有信心、有力量、有勇氣,得以用自己處境中最適合的方式來面對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raw-image



Coach,教練,外文原意是四輪馬車,所以知名品牌COACH的LOGO就是一輛四輪馬車,甚至現在英國依然會把Coach單字代表公共汽車。

根據維基百科,Coach含義變化是在1830年代的牛津大學,當時流行以Coaching為動詞:tutor(導師、家教)用指導和訓練的方式carry(攜帶)學生通過考試,有將人們從原來所在地方,帶往到他們心中所嚮往的所在地方位置(境界)。

然後在1960左右,更普遍用在體育運動相關行業。


我目前也在從事「教練」工作,除了耐力運動,跑步游泳、鐵人三項的身體訓練以外,我更擅長,也更有興趣在「練心」這個領域。因為心是人的根本,只要心是沉穩安定,就能坦然無懼面對外在環境的各種挑戰,即便遭遇難題,也能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處理眼前困境。


但「心」不好練,很難用言語指導或文字敘述就可以使人明暸。

因為「心」不是「腦」,不能「只」用我們多年來擅長習慣的「學習」、「思考」、「理解」、「邏輯」等的理智頭腦來訓練之,「心」更需要透過內在身體的「感受」和「體驗」才能獲得沉穩和安定。

當自己做不好,或是犯了錯,即使外在沒有權威或同儕的指責說教,可能自己內在即已經產生指責、懷疑、否定等等的想法,這並不好受,會使一個人陷入糾結拉扯,這也就是所謂的「精神內耗」

想像一下,一個公司、一個社團、或是任何一個組織團體,當反對派永遠「隨時準備」或「隨時正在」指責,或懷疑,或否定這位執行者,這個執行者是不是很容易長年精神緊繃?擔心犯錯,無法放鬆,身心長時間處於惶恐焦燥不安的狀態,因而失去信心、勇氣、力量等等重要資源。

而且在惡性循環中,內在不斷的拉扯和糾結,無論是處於什麼領域,表現很難「維持正常」,畢竟「精神內耗」,內在永遠是要騰出力量去對抗「自己對自己產生」的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我指責。

更何況,我們的社會文化習慣以「解決問題」優先於「關愛此人」,所以多數互動皆是帶有指責、說教、討好等「指導式語言」,在非語言行為中,就讓溝通者產生更多的情緒和想法,使原本已經雜亂紛擾的心智,因為批評指教、說理講道,反而更深陷更加暗黑紛擾的泥淖漩渦。

我想像的「練心教練」,就是希望透過透過「平等」的「對話」溝通姿態,用一致性的「引導式語言」,讓來訪夥伴可以和諧安定對自我「無條件」支持。因為自己願意支持自己,所以內在能量飽滿,生命力蓬勃旺盛,用這樣的狀態再看待問題,問題已不再是問題,因為自己有信心、有力量、有勇氣,得以用自己處境中最適合的方式來面對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這樣的對話引導,我認為很符合Coach原來意思:根據夥伴的意願,帶領他到達他自己想要(變得更好、變得更安定、變得表現更優秀)的所在地方位置(境界)。我目前對話服務的對象範圍頗廣,有企業主管、有新進員工、有祖母阿姊、有高中女生、有家庭主婦、有新進員工、有讀研考生、有公司老闆、有鐵人選手。

每人面臨難題各自不同,但我做的就只是讓他們有力量,有信心,讓他們用嶄新,不同以往角度的事業看法,來看清明暸自己的真實處境(許多難題極大可能都是「自己」想像出來)。

一個人的內在身心和精神(身心靈)有豐沛的力量,有飽滿的勇氣,而看待問題,又能以宏觀,或微觀,或多元不同視角。

如此意象有點像是:我人比問題還大。

問題自然就不是問題,問題自然容易迎刃而解。


「練心」一詞,來自於過去鐵人三項訓練時常聽到的「鐵人練心」,當時以為是用意志力逼迫自己完成訓練和比賽,或是不顧身心狀況,勉強自己無論如何一定要不斷挑戰。現在自然有比較深的理解體悟。

雖然國峰和崇建老師也都用「練心」為名出書,我再使用「練心」雖恐有刻意沾光蹭量之嫌,但在目前的學習和經驗中,我確實感受「心」的重要性,更何況,著名食神史蒂芬周也說:「一字記之曰:心! 」

這就是為什麼我想用「練心教練」做為職稱和品牌,我也相信,在這條「助己助人」的練心道路上,或可因為這樣飢餓傻瓜的努力下,自然吸引適合的福報與功德。


#練心 #練心教練 #心靈教練 #生命教練 #職場教練 #職涯教練#正念 #正念講師 #薩提爾 #薩提爾教練 #COACH #教練

1會員
12內容數
光佑談心,期許人生道路上的學習和思考, 秉持著 「飢餓傻瓜」 的精神: 「保持和諧的飢餓,做不聰明的傻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