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筆記- 資金瘋狂湧入,CPI真能讓聯準會點頭降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大家好,就在幾個小時前德國股市創歷史新高,台股雖然還沒突破2022/1/4收盤的18526.35點,但差距也是咫尺之遙。

美股在10月遭受重擊後,連續彈升,原先看壞市場的分析師、機構都紛紛改口修正上調目標。

現在資產管理基金、對沖基金全面將資金投入科技股和AI概念股票,暴增速度可比是All-in等級,現在已經成為最擁擠的市場,沒有之一。

raw-image





S&P500指數今天有個特殊現象,在7大科技股下跌時卻還能夠上漲。

2022年7月以來首見,非常值得注意。

raw-image






「聯邦會紐約分行調查顯示,隨著預計汽油和租金成本漲勢將放緩,11月美國消費者的一年通脹預期從10月的3.6%降至3.4%,為2021年4月以來最低。」

今晚CPI即將開獎,物價是否真的會如普遍預期降溫呢?

raw-image




華爾街普遍預期核心CPI月增0.3%、年增4.0%;CPI的月增、年增則是分別滑落0.1%與3.1%。

回顧今年以來的數據

  • Jan: +6.4%
  • Feb: +6%
  • Mar: +5%
  • Apr: +4.9%
  • May: +4%
  • Jun: +3%
  • July: +3.2%
  • Aug: +3.7%
  • Sep: +3.7%
  • Oct: +3.2%



上方提到7大科技股有著王下七武海的力量撐著整體大盤,不過前幾個月創高的標的,例如柳橙汁、糖、天然氣等,在股市還延續上漲動能時卻像洩了氣的皮球自高空墜落。

投資筆記- 原物料行情牛熊壁壘分明,尋寶被低估商品

相對前波漲勢比較落後的黃小玉,或直接說沒什麼表現,例如黃豆昨天上漲突破,玉米和小麥暫時繼續破底,種種跡象有資金快速輪轉的味道。


還是要提醒許許多多的期待已經反映在當前的股價上,即使CPI數據如願下滑,都還是需要更多的燃料助攻。




歡迎和我一起討論交易市場,對這文章內容有任何想法,歡迎下面留言給我,預祝各位朋友投資順利!




https://twitter.com/tradingaho

commoditytradingaho@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諸葛呆的耕讀筆記- 投資人生
137會員
304內容數
我是諸葛呆,超過20年的實戰交易經驗。曾任職避險基金、上市公司投資部,聚焦原物料大宗商品、總經分析與股匯研究。"Investing is simple, but not easy". #外匯 #投資 #CBOT期貨 #黃豆 #玉米 #小麥 #原物料 #原油 #美股 #ETF
2024/08/04
開門見山,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降息言論搞砸了。 市場開始責備聯準會太慢啟動降息,原先7月就應該動作拖到現在,非農數據不如預期強化大多數人的恐懼來源,「壞消息就是壞消息」。 總統大選臨陣換將 原本拜登還要力拚連任時,降息可以提前,來刺激經濟來確保連任的選票,但現在拜登退選,更被川普直接挑明
Thumbnail
2024/08/04
開門見山,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降息言論搞砸了。 市場開始責備聯準會太慢啟動降息,原先7月就應該動作拖到現在,非農數據不如預期強化大多數人的恐懼來源,「壞消息就是壞消息」。 總統大選臨陣換將 原本拜登還要力拚連任時,降息可以提前,來刺激經濟來確保連任的選票,但現在拜登退選,更被川普直接挑明
Thumbnail
2024/07/21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2024/07/21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2024/07/16
聯準會主席Powell昨晚公開談話,不只提到近期通膨數據增強聯準會信心,更表示如果等到通膨回落至2%才開始降息可能會太慢。 從上週CPI、PPI等物價數據,包括鮑威爾及其他委員的幾次公開發言,對於貨幣政策鬆綁,也就是降息愈來愈能侃侃而談,態度的轉變直接讓利率期貨出現年底有望降息3碼的想像預期。
Thumbnail
2024/07/16
聯準會主席Powell昨晚公開談話,不只提到近期通膨數據增強聯準會信心,更表示如果等到通膨回落至2%才開始降息可能會太慢。 從上週CPI、PPI等物價數據,包括鮑威爾及其他委員的幾次公開發言,對於貨幣政策鬆綁,也就是降息愈來愈能侃侃而談,態度的轉變直接讓利率期貨出現年底有望降息3碼的想像預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12/01盤前重點新聞】 *道瓊跳漲逾500點 刷今年新高 月線升超8% *美10月PCE年增3%符合預期 2024上半年降息預期濃 *美上周續領失業金人數升至近兩年新高 就業市場降溫 *台股11月寫五大驚奇 外資狂敲2,400億元創紀錄
Thumbnail
【12/01盤前重點新聞】 *道瓊跳漲逾500點 刷今年新高 月線升超8% *美10月PCE年增3%符合預期 2024上半年降息預期濃 *美上周續領失業金人數升至近兩年新高 就業市場降溫 *台股11月寫五大驚奇 外資狂敲2,400億元創紀錄
Thumbnail
【11/15盤前重點新聞】 *CPI數據報喜!升息周期可能已終結 *美國會報告:晶片出口禁令有漏洞 *憂通膨和勞力困難 美10月小企業信心連3降 *上市櫃Q3獲利大驚喜 67家EPS創新高
Thumbnail
【11/15盤前重點新聞】 *CPI數據報喜!升息周期可能已終結 *美國會報告:晶片出口禁令有漏洞 *憂通膨和勞力困難 美10月小企業信心連3降 *上市櫃Q3獲利大驚喜 67家EPS創新高
Thumbnail
🌛昨晚台灣時間20:30,美國勞工部先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4%,創下兩年來最小增幅,這對大家來說是件好事,不用擔心怪獸通膨繼續大幅肆虐,也不用擔心經濟被惡性影響,美股伴隨著這個消息,📈期貨在第一分鐘就大幅上漲,震幅很大,一分鐘的S&P500高低點高達24點,後來美股收盤收高
Thumbnail
🌛昨晚台灣時間20:30,美國勞工部先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4%,創下兩年來最小增幅,這對大家來說是件好事,不用擔心怪獸通膨繼續大幅肆虐,也不用擔心經濟被惡性影響,美股伴隨著這個消息,📈期貨在第一分鐘就大幅上漲,震幅很大,一分鐘的S&P500高低點高達24點,後來美股收盤收高
Thumbnail
為了方便新朋友認識本專欄內容,從即日起到2023年2月5日,「美股投資十日談」推出「一元優惠方案」,說明請參閱內文。
Thumbnail
為了方便新朋友認識本專欄內容,從即日起到2023年2月5日,「美股投資十日談」推出「一元優惠方案」,說明請參閱內文。
Thumbnail
今天台股一開盤就大漲5百多點,讓投資者彷彿看到一片曙光。 那為何今天台股會大漲呢? 主要是因為昨天晚上美國公佈了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這個指數跟通膨是最有關係的。報告指出,指數降至7.7%,比市場原先預期的8%還低,不包含能源和食品價何的核心CPI,則從6.6%降低6.3%。
Thumbnail
今天台股一開盤就大漲5百多點,讓投資者彷彿看到一片曙光。 那為何今天台股會大漲呢? 主要是因為昨天晚上美國公佈了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這個指數跟通膨是最有關係的。報告指出,指數降至7.7%,比市場原先預期的8%還低,不包含能源和食品價何的核心CPI,則從6.6%降低6.3%。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隨著1111購物節的逼近,台灣各個商家無不卯足全力促銷,端出各式各樣的折扣,美股很有默契的打折中,今晚將是另一次的CPI物價數據出爐,會不會又是一次特賣會呢? 「CPI太高,還是要閉著眼升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隨著1111購物節的逼近,台灣各個商家無不卯足全力促銷,端出各式各樣的折扣,美股很有默契的打折中,今晚將是另一次的CPI物價數據出爐,會不會又是一次特賣會呢? 「CPI太高,還是要閉著眼升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