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初因為接待日本舞者,便對日語學習產生興趣,想著如果有天能到日本上課跳舞,可以無障礙地跟日本舞者交流一定很棒,就開始了日文之路。
跟著“大家的日本語”學習了快一年,雖然一直有持續在學習文型和單字,但總覺得要靈活應用還是好難啊!尤其是學到動詞變化(て、た、ない、辭書型...etc)後,總是要稍微回想這個文型是在哪一課,而且使用的時候又很沒信心,畢竟在周遭都是台灣人的生活環境,除了午休時間偷看動漫以外,接觸到日文的機會滿少的,要是能有日本の友達可以隨時聊天對話,一定很有幫助.於是就有了想找個口說練習的App來幫助自己練習語感的想法。
2023年是AI大爆發的一年,尤其是大型語言模型的商業應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透過AI的輔助,語言學習模式一定會大大地被改變 (就像當年youtube出現,大家學舞的老師就變成youtube...).雖然在前幾年就有線上真人家教的App,但其實大多數人都有社恐,難以跟人特地花時間尬聊。AI口說App剛好可解決這個問題,講得再尬都沒關係,趁這個機會來比較目前apple store上排名前幾的日文口語練習App吧!以下列出幾個AI口說App常見的功能,從這些共同(必備?)的功能出發,另外有比較特別的地方再另外提出。
A: 和AI自由對話,像朋友訊息聊天般即時對話,即時翻譯聊天內容,並且遮住對話內容練習聽力
B: 設定場景與AI對話(拉麵店、退稅、聊旅行經驗...),針對不同場合練習
C: 回答輔助(提示、翻譯...)
日本語先生Aoi
費用:
- 免費方案有電力限制。
- 智能口說會員$2490/年(原價2990,但感覺是常態性打折)。影片會員90/月
具備功能:ABC
A:
- 預設會遮住回答,適合練習聽力也不怕先瞄到翻譯
- 有“問我問題”按鈕,方便請AI針對同一個主題繼續開話題
B:
- 對話情境有明確的目標和預設顯示大家常用的句子,可一鍵儲存下次練習
C:
- 提示按鈕可產生三個常用回答,要使用的話需強迫唸出來給AI聽,超過70分像日本人才可以用。提示可直接儲存方便下次複習
- 有想說的可以直接打中文,AI會幫忙翻譯後讓你唸出來再回答
其他特點:
- 每次對話會有整體評分
- 會員方案還包含影片學習(包含日流MV、兒童動畫、新聞)
- 有大耳朵V皮蘿莉陪聊
- 學習計畫,可按照進度每天學不同的語句
缺點:
- 還有點bug,有些功能按了會沒反應(ex 切換角色後再按發音)
- 只有兩種對話角色可以選(V皮蘿莉&長得很AI的小姐)
- 漢字翻譯沒有拼音
- UI稍微陽春了一點(ex. unity的載入動畫沒拿掉@@),不過不影響功能
範例畫面:

LingChat
費用:
免費會員的翻譯次數有限
Pro 2990/年 or 490/月一天可用100個回應
Pro+會員4990/年 or 990/月一天可用400個回應
具備功能:ABC
特點:
A:
- AI有三到四種音調年齡可選
- 有寫作練習AI
優點:
- 支援其他語言,也可以練其他語言的口說
缺點:
- 日文AI的語調偏死板,像在跟機器人講話,感覺練不到語感
- 情境是的對話內容都是固定的,沒有變化和提示常用
- 沒有提示,不知道要聊什麼只能換話題
- Pro+會員一天最多只能有400個AI回應,Pro會員100個
範例畫面:

TalkMe
費用:
免費會員幾乎就可以用大部分功能。但是會一直跳出來叫你訂閱。
990/3個月 or 3990/年(目前打折2290/年)
具備功能:ABC
A:
- 有四到五種角色語調和性格,聲音也比較不會像機器人
- 可以調整語速
- 預設會遮住回答,適合練習聽力也不怕先瞄到翻譯
- 聊不下去可以一鍵換話題
- 有想說的可以直接用中文說,AI再幫忙翻譯
- 可以比對自己和AI的語調是否接近給予評分
- 遇到不會或想多練習的字可以直接選取儲存
B:
- 可以跟AI玩遊戲(RPG or 戀人扮演),但沒辦法完全自定義角色
缺點:
- 有時候產生回答滿久的
- 沒辦法直接自定義想練習的場景,不過在自由練習裡直接跟AI說要做某個場景練習,應該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範例畫面:

我要練口語
費用:60/月 or 320/年 or 690元終身
具備功能:C
優點: 沒有優點。看起來主要是拿來學英文,就日文口說練習說不上有什麼優點,很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語言選擇日文,結果竟然是用日文腔念英文...選其他語言也是用該語言的腔調在念英文,看不懂在幹嘛..
缺點:
- 提示回答沒有翻譯,又都超級冗,產生回答的速度也偏慢
- 學日文口說不適合,我刪掉了
總結:
其實前三個App的免費版就可以使用大部份功能,但個人感覺”日本語先生“整體功能比較完整一點(商店的評論區也有算認真在回覆用戶問題),免費版幾乎感覺不到有廣告,付費版價錢也相對便宜。"TalkMe"使用體驗也不錯,但免費版就會一直跳訂閱通知,算比較新的App,用戶還不多。“LingChat"則是適合剛好也要學其他語言,算是一魚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