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是阻礙學生成長、名落孫山,如同小偷般的「賤技」?二十世紀初日本棒球大論戰「野球害毒論」(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日本棒球的發展在世界數一數二。除了擁有技術水準相當高的職棒聯盟外,美國大聯盟也有許多活躍的日籍好手。國際賽事方面,近來奧運、十二強及WBC等等,冠軍也都由日本隊笑納。而日本棒球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要歸功於國內社會普遍對於棒球的支持,創造出強大深厚的棒球基層,讓日本棒運能夠在世界發光發熱。

  不過就像很多事情一樣,「野球」並不是打從最一開始,就是日本人人熟知的運動。作為舶來品,棒球傳入日本初期時,也經過一段萌芽期,中間甚至還曾經出現反對棒球的巨大聲浪。其中相當具代表性的一次,就屬1911年發生的「野球害毒論」。

 

棒球在日本的萌芽

 

  在談到「野球害毒論」之前,首先得說明當時的背景。棒球是何時傳到日本的,雖然似乎有些不同說法,不過按照現今「野球殿堂博物館」網站的記載,則是採用美籍教師Horace Wilson在1872年第一番中學(現東京大學)教書時,也順便教了學生棒球之說。日本初期的棒運,就以校園為中心展開。

將Baseball翻譯為「野球」的中馬庚。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將Baseball翻譯為「野球」的中馬庚。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考慮到這是一項外來傳入的運動,一開始確實得仰賴許多懂外文的優秀知識分子,才能慢慢搞懂棒球的相關規則、技術等等。1894年,第一高等學校(簡稱「一高」,現東大教養學部)的球員中馬庚將「Baseball」翻譯為「野球」,正式將這個未來深深影響日本的運動項目和名化。

  身為棒運先驅的第一高等學校,還曾經和橫濱的外國人球隊切磋,並且成功取勝。儘管用現今的眼光來看,對手只是在日本工作、閒暇之餘打打球的隊伍,算是草野球等級的比賽,但這卻是日本棒球史上的第一次「國際賽事」,最終由一高順利取勝。對日本而言,從零開始學習一項美國的技藝,並且還在賽場上超越了美國,讓許多人都感到非常振奮,消息也在全日本傳開,吸引越來越多人投入這項運動。

 

「早慶戰」的誕生

 

  打敗「外國球隊」的一高,一度成為日本球界的王者。不過進入到20世紀,早稻田大學和慶應大學相繼擊敗一高,結束一高的稱霸,開啟了「早慶」的年代,「早慶戰」也成為了當時日本棒球最熱門的棒球賽事。在第一屆的早慶戰成員中,就包括了河野安通志、橋戶信、押川清、櫻井彌一郎等往後推廣棒運有功,且最終入選野球殿堂的成員。

第一回早慶戰成員。前排右四為河野安通志、左四為橋戶信。後排右四為押川清。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第一回早慶戰成員。前排右四為河野安通志、左四為橋戶信。後排右四為押川清。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05年,早稻田在面對一高、慶應等日本國內其他球隊的賽事中,取得7戰全勝的佳績。隔年由部長安部磯雄帶隊,起程遠征美國,與史丹佛大學等隊伍交手,出賽26戰打出7勝19敗的成績。雖然戰績欠佳,但是透過實際在棒球的發源國切磋、學習,讓球員們大開眼界。遠征結束後,橋戶信就寫了《最近野球術》一書,介紹在美國學到的棒球技術。日本一些棒球的服裝、用具上也因此進行了改革。像是在初期階段,日本有的選手上場時,穿的還是日式傳統的「足袋」,但在美國行之後,讓他們知道要穿著釘鞋上場。另外還引進了像是滑壘、短打及訓練等相關技巧。


 棒球的改革與爭議

   除了場上事務,透過和美國大學球隊的比賽,早稻田還學到了讓觀眾一同合唱、揮舞大旗的應援方式。這作法很快取代了原先群眾隨便拍手吶喊,缺乏統一性的應援。結果,雖然場面確實變得更熱鬧,但早慶兩校除了場上球員對決,場下應援團也互相車拼,結果激烈過頭,雙方應援團在某次比賽中,甚至還分別跑到大隈重信(早稻田創立者)和福澤諭吉(慶應創立者)住宅前鬧事,使得早慶戰被迫一時終止。

  失去對手的兩校,各自改成透過赴美遠征、邀約在日外國人球隊,或者乾脆邀請美國學校來日等方式繼續比賽。1907年,慶應大學邀請了Saint Louis大學來日舉辦交流賽,並且向入場球迷收取費用,這成為了日本棒球史上第一次收費的棒球賽事。

  以上這些棒球上所發生的演變,用現今眼光來看或許不足為奇,但對當代某些人來講,卻是非常震撼的文化衝擊。很多人對棒運越來越加溫、及其伴隨的一些現象不能認同,好比早稻田曾經設計寫有褐色「W」字的新球衣,還有穿著釘鞋等等,被認為是鋪張奢侈的行為。而球員因為一些棒球的名義,獲得工商團體招待也受到批評。再來,打比賽賣錢收費這件事,更是有商業化嫌疑,嚴重牴觸到對於學生應該單純鑽研學問的想像。儘管因為是邀請外國球隊來日、成本比較高,需要一些額外收入來彌補,但依然不完全被接受。

  當然,既然有反對意見,那就也有棒球圈人士出面,駁斥反對者的指控為無稽之談,雙方的對立就此產生。在不斷醞釀之下,讓1911年爆發了大規模的「野球害毒論」的論戰。

 

「野球害毒論」連載登場

 

  所謂「野球害毒論」,係指1911年8月29日起,由《東京朝日新聞》所連載、一系列批判棒球運動的文章。作者幾乎都是有頭有臉的社會賢達,例如打頭陣的是以《武士道:日本之魂》一書享譽國際,日治時期曾經來台建立台灣糖業基礎,有「台灣砂糖之父」之稱的新渡戶稻造。而他發文時的頭銜,正是一高的校長。

「野球害毒論」的先鋒新渡戶稻造。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野球害毒論」的先鋒新渡戶稻造。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新渡戶在文中批評棒球是「賤技」,比賽中充滿著算計、謀略的運動,選手們總是像個小偷一樣,繃緊神經觀察四周,找機會見縫插針,因此只有美國這種國家才會喜歡,英國、德國紳士才不會去從事。相對地,英國國球「足球(football)」常常打到鼻子、顎骨彎曲,是需要勇氣的運動,美國人就玩不來。他還說已經數不清有多少人,私下拜託他去阻止自己的學生親友接觸棒球,自己也有親戚今年入學,如果對方被棒球隊的人邀約,他一定出手阻止。

  另外一位府立一中的校長川田正澂也說,棒球對學生會帶來四項弊害,包括浪費時間、身體疲勞影響唸書、以慰勞宴名義到牛肉屋和西洋料理店大吃大喝產生墮落,以及棒球都是使用右手,會造成身體發展不健全、只有右手特別發達等問題。川田還舉證,說慶應棒球隊有一位叫做「神吉」的學生,說這個人每年都名落孫山,可見得打棒球對學業有重大危害。

  文部省(註)專門學務局長福原燎二郎則從制度面質疑,日本學制是參考德國制訂,每週約有30到32小時的課程,訴求在課程內平衡學生德育、智育和體育三方面成長,沒有太多多餘的時間能從事其他運動。但英、美學校制度相對鬆散,而且特別重視體育。從這個角度來看,日本學生並不適合從事美國的運動。

  除了這幾人之外,還有其他校長、醫師或其他身分的人,甚至是日俄戰爭的將軍乃木希典,都紛紛出面撰文批評棒球。而在連載當中,還出現了一篇名為「舊選手的懺悔」的文章,作者署名為前早稻田選手河野安通志。文章表達對於過去曾接觸棒球,穿著華美的衣服敗壞日本風氣感到懊悔,還指控早稻田向全校學生收了運動費,卻只讓選手使用運動場地和器材,更感慨當初要是沒有進到早稻田,而是選擇就讀商業學校就好了。

  面對反對者的強勢批判,擁護派的自然也不甘示弱。下篇將介紹他們如何反駁這些批判,捍衛棒球的立場,論戰的背後有什麼其他目的,以及日本棒球的後續,又將如何發展。

 

註:文部省為曾經存在的日本中央省廳之一,管轄教育、文化、學術等範疇事務。(參考自維基百科)

 

avatar-img
8.8K會員
680內容數
由著名雜誌刊物《美國職棒雜誌》前編輯群共同經營,透過社群運作與運動書寫傳遞對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熱情,囊括賽事、人物、趨勢、考古、科學、文化等面向的討論與寫作,以共享、交流大聯盟棒球的各種樂趣。是一個入門進階兩相宜,有專業有歡笑、有感動有淚水的優質棒球文字聚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LB星系 Galaxias MLB 的其他內容
2023年的日本一大賽,最終由阪神虎四勝三敗擊退歐力士猛牛,奪下暌違38年的日本一寶座。若追溯至阪神隊史上第一冠,則早在1937年便已出現,當時幫助阪神奪冠的王牌要角,則是綽號「酒仙投手」的西村幸生。
在東西對抗賽的成功之後,日本職棒例行賽,也在1946年正式宣告回歸。然而,作為日本第一位創建值棒球隊的先驅河野安通志,原先也計畫組成「東京小熊隊」加盟職棒,但卻因為巨人隊從中作梗,帶著未竟之功離開人世……
隨著天皇玉音的放送,日本總算結束了戰爭時期。就在百廢待舉之中,職棒的重建很快就開始動員起來,舊球團也達成了復興的協議。然而,戰前一度解散的參議員隊,這時碰上必須重找球員的困擾。此時總教練橫澤三郎,聽說了有位來自臺灣的強打者……
在二戰時期,日職為了求生存,做了改名等諸多舉動。不過戰爭影響最大的,還是選手陸續被徵召上戰場這件事。有的球員曾在職棒場上繳出好表現,本來應該繼續在場上發光發熱,但卻因為徵召入伍,導致生涯被中斷。
時間來到1938年。這年日本職棒球團出現一個新面孔:南海軍(現福岡軟體銀行鷹)。南海母企業和阪神、阪急一樣,都是位於關西的鐵路公司。南海高層在阪急社長小林一三邀請下,加上1884年創立的南海鐵道(原名「大阪堺間鐵道」)有意慶祝企業50週年,想要打造「體育王國」的大企劃,所以也決定自組球隊...
1936年的職棒秋季聯賽,巨人拿下兩次單獨首位(按規定各得1積分)與一次並列首位(得0.5積分),獲得2.5積分。大阪虎(現阪神虎)則是拿到一次單獨首位,及三次並列首位,同樣也獲得2.5積分。於是積分相同的巨、阪,將在東京的洲崎球場展開三戰兩勝制的系列戰,決定哪隊才是真正的總冠軍。
2023年的日本一大賽,最終由阪神虎四勝三敗擊退歐力士猛牛,奪下暌違38年的日本一寶座。若追溯至阪神隊史上第一冠,則早在1937年便已出現,當時幫助阪神奪冠的王牌要角,則是綽號「酒仙投手」的西村幸生。
在東西對抗賽的成功之後,日本職棒例行賽,也在1946年正式宣告回歸。然而,作為日本第一位創建值棒球隊的先驅河野安通志,原先也計畫組成「東京小熊隊」加盟職棒,但卻因為巨人隊從中作梗,帶著未竟之功離開人世……
隨著天皇玉音的放送,日本總算結束了戰爭時期。就在百廢待舉之中,職棒的重建很快就開始動員起來,舊球團也達成了復興的協議。然而,戰前一度解散的參議員隊,這時碰上必須重找球員的困擾。此時總教練橫澤三郎,聽說了有位來自臺灣的強打者……
在二戰時期,日職為了求生存,做了改名等諸多舉動。不過戰爭影響最大的,還是選手陸續被徵召上戰場這件事。有的球員曾在職棒場上繳出好表現,本來應該繼續在場上發光發熱,但卻因為徵召入伍,導致生涯被中斷。
時間來到1938年。這年日本職棒球團出現一個新面孔:南海軍(現福岡軟體銀行鷹)。南海母企業和阪神、阪急一樣,都是位於關西的鐵路公司。南海高層在阪急社長小林一三邀請下,加上1884年創立的南海鐵道(原名「大阪堺間鐵道」)有意慶祝企業50週年,想要打造「體育王國」的大企劃,所以也決定自組球隊...
1936年的職棒秋季聯賽,巨人拿下兩次單獨首位(按規定各得1積分)與一次並列首位(得0.5積分),獲得2.5積分。大阪虎(現阪神虎)則是拿到一次單獨首位,及三次並列首位,同樣也獲得2.5積分。於是積分相同的巨、阪,將在東京的洲崎球場展開三戰兩勝制的系列戰,決定哪隊才是真正的總冠軍。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今天要來介紹期待已久的【桃太郎電鐵】中文版。 很早以前就知道這款遊戲,可惜的是之前的版本一直沒有出中文版,對於我這個日文不通者實在很難下手購買。 不過在去年12月終於中文版正式上架!台灣的粉絲們也能夠快樂遊玩這款經典大富翁遊戲。 與以往大富翁遊戲的認知不同,在桃太郎電鐵裡我們❎不是買房子,而是要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今天要來介紹期待已久的【桃太郎電鐵】中文版。 很早以前就知道這款遊戲,可惜的是之前的版本一直沒有出中文版,對於我這個日文不通者實在很難下手購買。 不過在去年12月終於中文版正式上架!台灣的粉絲們也能夠快樂遊玩這款經典大富翁遊戲。 與以往大富翁遊戲的認知不同,在桃太郎電鐵裡我們❎不是買房子,而是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看懂棒球是爸爸教的,當年每每電視轉播球賽,爸爸必看,小小孩的我跟著看,「不知在看啥」。到了小學,我覺得「這有什麼好看,等很久都沒有打出球,看到快睡著」。再長大一點,爸爸告訴我棒球的規則,終於知道怎麼玩,可~還是覺得為什麼總是要等那麼久才有球打出去,不像籃球,來來回回很快可以投籃,觀眾好奇有沒有進球
Thumbnail
美和棒球隊,傳統的棒球名校,進而成為揚威中職的「美和幫」。這本書由美和棒球隊校友們合著,從最開始的萌芽,之後以10年為單位,回顧那10年間的挑戰與成長,寫下美和棒球隊的歷史軌跡以及人物故事。回顧與見證美和棒球隊經歷興衰再起,雄霸棒壇(美和棒球五十年),爬梳理美和過去的光輝與榮耀,繼續向前展望未來。
Thumbnail
[棒球為何在亞洲盛行] 19世紀末棒球由美國將棒球傳入日本,受美影響甚深,逐漸成為國民運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亞洲地區棒球運動的起源、文化認同、教育體系支持、國際賽事和職業聯賽以及政府與企業的支持,解釋了棒球在日本、韓國和臺灣的受歡迎程度和極大的參與率。
Thumbnail
大家好!我們是丹尼爾室內棒球訓練場 將推出一個全新的活動
Thumbnail
在幾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和地區裏,要數台灣人最瘋棒球,不僅瘋棒球,還稱呼它為「國球」。為什麼棒球對台灣人這麼重要?如果嘗試着梳理棒球在台灣的歷史,可以發現棒球不僅反映了台灣的社會變遷;更重要的是,在國際社會命途多舛的台灣人,始終用打棒球向世界宣告:我們仍然存在! 日治:隨着殖民者來台灣的運動
Thumbnail
日本在1990經濟泡沫前10年發生一個有趣生活+股市現象 1980年日本已經有1/3上班族都會打高爾夫球 會用各種高爾夫球俱樂部會員等級炫耀社會地位 任何商人、政治官員、金融圈等等都要花時間在俱樂部擴展人脈 高爾夫球俱樂部經營方式會員就是共同資產,享有不動產權 我之前說過球證會隨著通膨
Thumbnail
 「棒球是沒有劇本的舞台戲(野球は筋書きのないドラマ)」這句名言,一語道盡棒球的變化多端,充滿著不可預測性的魅力。而講出這句話的人也大有來頭,他是讀賣巨人1934年創隊時簽下來的首名球員,除了具有始祖級的地位,後續更以總教練身分多次奪冠,擁有「魔術師」之稱的一代傳奇名將──三原脩。
丹尼爾棒球室內訓練場位於臺中市豐原區,提供安全且高品質的訓練環境,設有投手球道、長球道、短球道、打擊體驗區及肌力訓練區。場地彈性空間配置,提供靈活的場地租借安排。營業時段為平日、假日,場館上限人數為30人。
Thumbnail
棒球上所發生的演變,用現今眼光來看或許不足為奇,但對當代某些人來講,卻是非常震撼的文化衝擊。很多人對棒運越來越加溫、及其伴隨的一些現象不能認同,當然,既然有反對意見,那就也有棒球圈人士出面,駁斥反對者的指控為無稽之談,雙方的對立就此產生。在不斷醞釀之下,讓1911年爆發了大規模的「野球害毒論」的論戰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看懂棒球是爸爸教的,當年每每電視轉播球賽,爸爸必看,小小孩的我跟著看,「不知在看啥」。到了小學,我覺得「這有什麼好看,等很久都沒有打出球,看到快睡著」。再長大一點,爸爸告訴我棒球的規則,終於知道怎麼玩,可~還是覺得為什麼總是要等那麼久才有球打出去,不像籃球,來來回回很快可以投籃,觀眾好奇有沒有進球
Thumbnail
美和棒球隊,傳統的棒球名校,進而成為揚威中職的「美和幫」。這本書由美和棒球隊校友們合著,從最開始的萌芽,之後以10年為單位,回顧那10年間的挑戰與成長,寫下美和棒球隊的歷史軌跡以及人物故事。回顧與見證美和棒球隊經歷興衰再起,雄霸棒壇(美和棒球五十年),爬梳理美和過去的光輝與榮耀,繼續向前展望未來。
Thumbnail
[棒球為何在亞洲盛行] 19世紀末棒球由美國將棒球傳入日本,受美影響甚深,逐漸成為國民運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亞洲地區棒球運動的起源、文化認同、教育體系支持、國際賽事和職業聯賽以及政府與企業的支持,解釋了棒球在日本、韓國和臺灣的受歡迎程度和極大的參與率。
Thumbnail
大家好!我們是丹尼爾室內棒球訓練場 將推出一個全新的活動
Thumbnail
在幾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和地區裏,要數台灣人最瘋棒球,不僅瘋棒球,還稱呼它為「國球」。為什麼棒球對台灣人這麼重要?如果嘗試着梳理棒球在台灣的歷史,可以發現棒球不僅反映了台灣的社會變遷;更重要的是,在國際社會命途多舛的台灣人,始終用打棒球向世界宣告:我們仍然存在! 日治:隨着殖民者來台灣的運動
Thumbnail
日本在1990經濟泡沫前10年發生一個有趣生活+股市現象 1980年日本已經有1/3上班族都會打高爾夫球 會用各種高爾夫球俱樂部會員等級炫耀社會地位 任何商人、政治官員、金融圈等等都要花時間在俱樂部擴展人脈 高爾夫球俱樂部經營方式會員就是共同資產,享有不動產權 我之前說過球證會隨著通膨
Thumbnail
 「棒球是沒有劇本的舞台戲(野球は筋書きのないドラマ)」這句名言,一語道盡棒球的變化多端,充滿著不可預測性的魅力。而講出這句話的人也大有來頭,他是讀賣巨人1934年創隊時簽下來的首名球員,除了具有始祖級的地位,後續更以總教練身分多次奪冠,擁有「魔術師」之稱的一代傳奇名將──三原脩。
丹尼爾棒球室內訓練場位於臺中市豐原區,提供安全且高品質的訓練環境,設有投手球道、長球道、短球道、打擊體驗區及肌力訓練區。場地彈性空間配置,提供靈活的場地租借安排。營業時段為平日、假日,場館上限人數為30人。
Thumbnail
棒球上所發生的演變,用現今眼光來看或許不足為奇,但對當代某些人來講,卻是非常震撼的文化衝擊。很多人對棒運越來越加溫、及其伴隨的一些現象不能認同,當然,既然有反對意見,那就也有棒球圈人士出面,駁斥反對者的指控為無稽之談,雙方的對立就此產生。在不斷醞釀之下,讓1911年爆發了大規模的「野球害毒論」的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