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tabase 一點通|搭配 PARA 做好個人知識管理 #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一篇我想要來分享,Heptabase 作為知識管理工具,其中所運作的邏輯中,是否可以用 PARA 的架構來執行知識的收納呢?也許,我們都誤解了 PARA 的真正精神!

PARA 是什麼?

首先先理解一下 P.A.R.A. 的概念,《打造第二大腦》的作者 Tiago・Forte 發明了一套名為 P.A.R.A. 的個人知識管理的系統,他區分出了四種空間,分別應存放不同現況的內容:

  • Project 專案:與目標相關的一系列任務,並有最後期限
  • Area of responsibility 領域:具有長期維持標準的活動範圍
  • Resource 資源:持續感興趣的主題
  • Archive 檔案:排除以上三種類型的不活躍項目

作者提出這套模型後,確實幫助很多人做好知識管理,但是也有另一部分的人對於這套系統格格不入。有人認為這套框架,可以整理每個階段個人的價值目標,並持續推進,但也有人在運用過這套框架後,轉移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的阻力,認為系統過於複雜難以轉換,內容容易脫離掌握。

我接觸 PARA 後,有什麼領悟?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都知道「光年」是一種單位,請問「一光年」是指?

  1. 光走一年的時間
  2. 光走一年的距離
  3. 光走一年的速率
  4. 光走一年到達的位置

我幾年前開始在接觸 PARA,也是照著字面上的意思,把我接觸的事物去進行「分類」,第一次嘗試的結果下來,確實有對於自己的專案和檔案感到清晰不少,但是絕大部分的內容「分類」進四種空間後,卻很難再提取出來應用。

但直到後來我發現,PARA 跟「類別」無關,也跟專案大小「體積」無關,它是一種「距離」的概念。

你現在接觸的項目,距離你有多遠?

所以我覺得無須刻意「分類」,PARA 最常被噴的,就是四個空間轉換有太多阻力,項目會卡住無法輪轉,久而久之就變成資料墳場,但你如果用「距離」來看,可能就比較好理解。

PARA 中所提到的移動,並不是真的去搬移它

Diago・Forte 在 PARA 中提到了可以把目標 Move(轉移)的概念,雖然字面上翻成在四種空間中進行移動,但我認為並不是真的去搬移內容,而是轉換標籤或是現況

有些人說用 PARA 的轉移過程非常困難,在目標的分辨上也有一定難度,關於這些問題,我發現大家可能「誤解」了作者所提到的 move to 的概念,所謂移動,並不是真的需要把內容物移動到另一個資料夾,是移動目標物的「現況」。

在實體收納的概念,移動是指把 A 物品移動到 B 空間,但我們從數位收納的角度來看,A 物品移動到 B 空間,事實上他的所在位置是沒有變動的,變動的是路徑而已,我們真正要看的,是這個東西跟我們的「距離」。

我們拿「結婚紀念日」這個關鍵字做為案例,如果真的硬要去分類它現階段位於什麼位置,真的會搞死自己,因為這件事本來就是會隨著時間距離而變的:

  • P 專案=結婚紀念日的當天行程
  • A 領域=結婚紀念日的行程規劃
  • R 資源=結婚紀念日的參考資料
  • A 檔案=結婚紀念日的經驗封存

關於結婚紀念日這個關鍵字,平時可能落在「A 領域」,還有點距離,但是平常我們在 IG 、小紅書上面滑到的網美餐廳或是禮物的介紹,這種屬於「R 資源」的內容,就要蒐集好情報,隨著時間距離越來越近,近到出現有期限的「P 專案」階段,這時候就必須要好好規劃一下驚喜了,接下來就是距離一天一天的接近,等到紀念日一過完,這些準備的經驗過程和紀實,都會一併成為「A 檔案」進行封存,等待下一次的提取。

你說,結婚紀念日是一個固定的「目標」,它實際上所在的空間位置並沒有更換,但是隨著日期的變化,你可以感受到這個項目跟自己之間的距離感,而這種距離感沒有絕對的感受,完全因人而異。我自己的距離感受:

  • 專案:1 週~當天
  • 領域:3 個月~1 週
  • 資源:3 個月以上
  • 檔案:當天過後

PARA 中所提到的移動,並不是真的去搬移它

Diago・Forte 在 PARA 中提到了可以把目標 Move(轉移)的概念,雖然字面上翻成在四種空間中進行移動,但我認為並不是真的去搬移內容,而是轉換標籤或是現況

有些人說用 PARA 的轉移過程非常困難,在目標的分辨上也有一定難度,關於這些問題,我發現大家可能「誤解」了作者所提到的 move to 的概念,所謂移動,並不是真的需要把內容物移動到另一個資料夾,是移動目標物的「現況」。

在實體收納的概念,移動是指把 A 物品移動到 B 空間,但我們從數位收納的角度來看,A 物品移動到 B 空間,事實上他的所在位置是沒有變動的,變動的是路徑而已,我們真正要看的,是這個東西跟我們的「距離」。

我們拿「結婚紀念日」這個關鍵字做為案例,如果真的硬要去分類它現階段位於什麼位置,真的會搞死自己,因為這件事本來就是會隨著時間距離而變的:

  • P 專案=結婚紀念日的當天行程
  • A 領域=結婚紀念日的行程規劃
  • R 資源=結婚紀念日的參考資料
  • A 檔案=結婚紀念日的經驗封存

關於結婚紀念日這個關鍵字,平時可能落在「A 領域」,還有點距離,但是平常我們在 IG 、小紅書上面滑到的網美餐廳或是禮物的介紹,這種屬於「R 資源」的內容,就要蒐集好情報,隨著時間距離越來越近,近到出現有期限的「P 專案」階段,這時候就必須要好好規劃一下驚喜了,接下來就是距離一天一天的接近,等到紀念日一過完,這些準備的經驗過程和紀實,都會一併成為「A 檔案」進行封存,等待下一次的提取。

你說,結婚紀念日是一個固定的「目標」,它實際上所在的空間位置並沒有更換,但是隨著日期的變化,你可以感受到這個項目跟自己之間的距離感,而這種距離感沒有絕對的感受,完全因人而異。我自己的距離感受:

  • 專案:1 週~當天
  • 領域:3 個月~1 週
  • 資源:3 個月以上
  • 檔案:當天過後

Heptabase 中運用的 PARA 技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 Heptabase 的功能欄位中,可能隱藏了開發團隊在設計一套工具的邏輯理念跟伏筆(也許這是我的過度解讀,但是請接著看下去,我來說明一下我的觀點):

Heptabase 功能欄位

Heptabase 功能欄位

在功能欄位的順序中從上而下依序是,日記、地圖、卡片庫、標籤、任務、高亮重點,當時我就在思考,這麼排列有沒有特別的原因?直到我結合了 P.A.R.A. 的概念才發現可能有點關聯,我們拆成各種的卡片為單位。

  • 跟日期有關專案的我們用 Journal 來記錄跟規劃。
  • Map 中下轄的各種白板,可以視為是不同的領域,領域中也可以建立「子白板」子領域,裡面的卡片存放著知識節點,等待被串連。
  • 資源對於我們的「距離」相對比較遠,有時候一項資訊你會覺得目前用不太到,但是未來好像會用到,當有這種想法,建議直覺性的用標籤來管理資源(口袋名單),像是生日禮物、情人節餐廳。
  • 最後一項檔案封存的概念,在 Heptabase 中無須另外區分出來,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在 card library 中,都可以透過特定關鍵字來找回封存的資料。
  • 最後我們在進行發散思考和重組後,使用 Task 來進行收斂執行。

當你意識到這個項目離你很近,深刻感受的到它的距離的時候,它就是專案。當你覺得隱隱約約感受的到項目的距離,那麼就放到領域。如果覺得這個項目離我好像有點遠,但不知道哪一天會派上用場,那就放到資源,最後,所有已完成的項目,都應該被視為經驗,在未來的某一天,重新去啟用。



開始 Heptabase 七天免費試用


📧 訂閱電子報,獲取更多有關 #數位收納 的內容:

🌐 不哲不扣的高效人生|部落格

🔔 YouTube 頻道

📌 方格子我的沙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哲-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8
avatar-img
簡單生活哲學院
19會員
50內容數
每個人的大腦對於收納認知和結構都有所不同,如何把抽象的內容在大腦中進行整理收納,在這個專題會深入探討。
簡單生活哲學院的其他內容
2025/03/16
想要追求系統化人生,我認為首要其衝的,是第一階段將所有第一手資訊處理並分類好,才有辦法進到下一個處理的環節,也就是從 CODE 的概念中,先把 Capture(捕獲)做好,今天就來談談最入門的「待辦清單」工具和作法吧!
Thumbnail
2025/03/16
想要追求系統化人生,我認為首要其衝的,是第一階段將所有第一手資訊處理並分類好,才有辦法進到下一個處理的環節,也就是從 CODE 的概念中,先把 Capture(捕獲)做好,今天就來談談最入門的「待辦清單」工具和作法吧!
Thumbnail
2024/11/18
在講輸入前,我們先來探討知識管理的盲點,也就是 PIM(個人資訊管理)和 PKM(個人知識管理)的差別。
Thumbnail
2024/11/18
在講輸入前,我們先來探討知識管理的盲點,也就是 PIM(個人資訊管理)和 PKM(個人知識管理)的差別。
Thumbnail
2024/10/04
2023 年第一次使用 Skiff 的時候,當時就覺得這個工具蠻好用的,會用的起因是我有購買網域,想找一個可以順便設定信箱的工具,才開始我跟 Skiff 之間的緣分。
Thumbnail
2024/10/04
2023 年第一次使用 Skiff 的時候,當時就覺得這個工具蠻好用的,會用的起因是我有購買網域,想找一個可以順便設定信箱的工具,才開始我跟 Skiff 之間的緣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目前 Heptabase 的功能,可以插入檔案來當成附件使用,我們輸入 / 後,可以插入圖檔、影片檔、音檔、PDF 文檔、或是其他檔案格式,讓我們更好的參照內容,我自己的習慣,如果檔案很小我可能會直接匯入,但大多數為了不拖垮同步速度,我會把檔案集中在雲端上,再用連結匯入,這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Thumbnail
目前 Heptabase 的功能,可以插入檔案來當成附件使用,我們輸入 / 後,可以插入圖檔、影片檔、音檔、PDF 文檔、或是其他檔案格式,讓我們更好的參照內容,我自己的習慣,如果檔案很小我可能會直接匯入,但大多數為了不拖垮同步速度,我會把檔案集中在雲端上,再用連結匯入,這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Thumbnail
它解決了以上我在各種軟體中碰到的疑難雜症,並整合Notion、Obsidian、Figma等多個軟體的優點功能。
Thumbnail
它解決了以上我在各種軟體中碰到的疑難雜症,並整合Notion、Obsidian、Figma等多個軟體的優點功能。
Thumbnail
介紹Heptabase Template(模板)的功能,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建立各種常用的筆記類型,如會議記錄、課程筆記或靈感筆記等。這篇文章介紹了什麼是Template,為什麼要使用Template,以及Heptabase的Template如何使用,也分享了常用的Note-Template設計。
Thumbnail
介紹Heptabase Template(模板)的功能,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建立各種常用的筆記類型,如會議記錄、課程筆記或靈感筆記等。這篇文章介紹了什麼是Template,為什麼要使用Template,以及Heptabase的Template如何使用,也分享了常用的Note-Template設計。
Thumbnail
軟體系統的發展歷程大多相似,首重解決基本需求、提供操作介面,進而提升安全性、擴充功能、優化操作。
Thumbnail
軟體系統的發展歷程大多相似,首重解決基本需求、提供操作介面,進而提升安全性、擴充功能、優化操作。
Thumbnail
我用 Notion 打造人生系統,用 Heptabase 做好個人知識管理,其實嚴格來說,PKM(個人知識管理)是我人生系統中的一小部分,接下來我想分段介紹其中的概念,這個系統結合了很多理論和技巧,也融合了數位收納的概念。
Thumbnail
我用 Notion 打造人生系統,用 Heptabase 做好個人知識管理,其實嚴格來說,PKM(個人知識管理)是我人生系統中的一小部分,接下來我想分段介紹其中的概念,這個系統結合了很多理論和技巧,也融合了數位收納的概念。
Thumbnail
Heptabase是一個筆記軟體,擁有簡潔的介面,支援Markdown格式,並提供白板視覺化、支援多種格式的卡片。它包含三個元素:Map、Whiteboard、Card,並提供Journal、Whiteboard、Tag、以及PDF & Highlight等功能。
Thumbnail
Heptabase是一個筆記軟體,擁有簡潔的介面,支援Markdown格式,並提供白板視覺化、支援多種格式的卡片。它包含三個元素:Map、Whiteboard、Card,並提供Journal、Whiteboard、Tag、以及PDF & Highlight等功能。
Thumbnail
這一篇我想要來分享,Heptabase 作為知識管理工具,其中所運作的邏輯中,是否可以用 PARA 的架構來執行知識的收納呢?也許,我們都誤解了 PARA 的真正精神!
Thumbnail
這一篇我想要來分享,Heptabase 作為知識管理工具,其中所運作的邏輯中,是否可以用 PARA 的架構來執行知識的收納呢?也許,我們都誤解了 PARA 的真正精神!
Thumbnail
本篇介紹:設定about與categories、tags相關獨立頁面,讓自己的文章利於統整與搜尋。
Thumbnail
本篇介紹:設定about與categories、tags相關獨立頁面,讓自己的文章利於統整與搜尋。
Thumbnail
此篇介紹在Hexo架設的部落格中做發文的撰寫與語法介紹
Thumbnail
此篇介紹在Hexo架設的部落格中做發文的撰寫與語法介紹
Thumbnail
此篇教學 : 自訂Hexo 提供的主題,套版在 GitHub Pages 架好部落格網站
Thumbnail
此篇教學 : 自訂Hexo 提供的主題,套版在 GitHub Pages 架好部落格網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