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語喃喃‖為眼淚命名

自語喃喃‖為眼淚命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那天又在樂團演出現場哭得唏哩嘩啦,而他們甚至稱不上我最愛的樂團,當時唱的也並非我最愛的一首歌,卻在主唱唱出第一句歌詞時,眼淚就已奪眶而出。同行的朋友隨後表示,當他流下一滴眼淚時轉過頭來看見的,是已經哭到臉上像有兩條小河的我。

  這個眼淚是什麼?

  前幾天一位朋友提到她初次和大眾一起禪修的經驗,引導者緩緩地說:「讓我們一起放下所有煩惱的事,把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回到呼吸。」只是聽到這樣一段再平凡不過的引導語,朋友的眼淚汩汩而出,她也因此感到困惑,產生了疑問:這個眼淚是怎麼一回事?搜尋不到確切的情緒與字眼,好像只能說出自己現在不是傷心、不是難過、不是生氣......

  傷心會哭、疼痛會哭,但回憶起今年的每一次流淚,都和傷心、難過沾不上邊。是現場演出時主唱的歌聲、是看電影時一個感覺心被碰觸到的片段,幾乎是瞬間感受到呼吸變得侷促、臉上熱熱燙燙的滑過冰涼的眼淚。我竟活到這個年紀才發現到自己快樂的時候也會哭,等一等,說是快樂似乎也不夠精準,這些場景的共通點是什麼呢?我會說是「感動」吧!

  國語辭典給「感動」的釋義是:「情緒因受外界刺激而有所震撼、激盪。」這個解釋十分中性,感覺好像沒有道出處在這個狀態時的關鍵。再查一下維基百科:「感動,為一種情緒表現,指因特定的人事物或場景,引發帶有認同感或者悲傷感或喜悅感的內心感觸。」認同感彷彿可以稍微接近那個狀態一些些了。

  感受到他人的感受、感覺與人的內在無比靠近時,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感受,並不總是激動的但也許很強烈,我會說那是心被碰觸到的感覺。即使還沒能真正感受到所謂的「合一」,那種和宇宙、自然萬物一體的連結感,但僅僅是與其他個體有內在接近的機會,就會使得內在產生一股悸動。

  如果這是意識層次不明白的事,那麼我想,哭泣、眼淚是不是一種很身體性的表達呢?即使頭腦還沒覺察到,身體和內在潛意識已先行一步反應。身體真是不可思議啊!

avatar-img
好奇女子的吶喊山谷
8會員
35內容數
以自己的身心認識這個世界,在日常感到內心澎湃的時刻,到虛擬的山谷吶喊出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上週的地震除了外在的震盪之外,好像也把內在的一些什麼也搖晃了出來。在早餐店扶著桌子等搖晃過去的那瞬間,腦袋裡浮出最大聲的一句話與任何人的生存都無關,卻是:「我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看著眼前這個坐在我家客廳地板上倚靠著懶骨頭的人,心情忽然有些微妙。相識於八年前伊朗中部的旅店,當時的他從中亞走陸路進伊朗,搭便車、夜宿帳篷,進行著第一場低限度的旅行。後來我們一起拜訪穆斯林一家人沙發衝浪,同行友人對Kaz最深刻的印象是他那雙想必多日未洗的臭襪子。
  那天一位整理師朋友來家裡,雖然不是以此為目的來訪,但他關不掉的火眼金睛,還是看出了家中擺設的種種狀況。他忍不住評論幾句,就觸動了我多年來整理收納的各種困擾,於是展開了一場小小的整理活動。   「這個東西為什麼放這裡?它和旁邊的東西有什麼關係?」看似再簡單不過的問題,卻宛如靈魂拷問。再小的東
上週的地震除了外在的震盪之外,好像也把內在的一些什麼也搖晃了出來。在早餐店扶著桌子等搖晃過去的那瞬間,腦袋裡浮出最大聲的一句話與任何人的生存都無關,卻是:「我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看著眼前這個坐在我家客廳地板上倚靠著懶骨頭的人,心情忽然有些微妙。相識於八年前伊朗中部的旅店,當時的他從中亞走陸路進伊朗,搭便車、夜宿帳篷,進行著第一場低限度的旅行。後來我們一起拜訪穆斯林一家人沙發衝浪,同行友人對Kaz最深刻的印象是他那雙想必多日未洗的臭襪子。
  那天一位整理師朋友來家裡,雖然不是以此為目的來訪,但他關不掉的火眼金睛,還是看出了家中擺設的種種狀況。他忍不住評論幾句,就觸動了我多年來整理收納的各種困擾,於是展開了一場小小的整理活動。   「這個東西為什麼放這裡?它和旁邊的東西有什麼關係?」看似再簡單不過的問題,卻宛如靈魂拷問。再小的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