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研究關鍵字】EP001 - 長尾 (long tail)

【內容研究關鍵字】EP001 - 長尾 (long tail)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Hi all,

趁著最近重整方格子專欄未來寫作的內容方向,把那些有踩金管會紅線疑慮的路線砍一砍之後,我現在反而比較清楚知道接下來想要寫些什麼樣的內容。

基本上是回歸最早開始寫部落格的初心:寫長尾 (long-tail) 的、生命週期長的文章,而不是去蹭當下發生的議題 (例如 FTX,點閱數很高,完讀率很低,現在也沒甚麼人在提),或是追逐上市公司財報 (例如之前寫過幾家美股的財報,卻也因此被檢舉、導致我得徹底翻修內容的規劃)。

除了個人對方向的偏好外,我個人認為長尾的內容和我理想中的訂閱制模式比較符合:內容訂閱,是一種創作者策展內容和訂戶建立長期關係的活動,是一場無限賽局,高頻率的議題刺激 (投資、時事、娛樂),又或是仰賴創作者的個人魅力 (例如大叔、教主、各路網紅),我覺得都不是我理想中的訂閱模式 (儘管這種成功的速度可以很快,不妨看方格子投資理財類的大大們都是寫什麼類型),反倒是像美國科技 podcast 《Acquired》這種內容長度驚人的,比較接近我喜歡的節奏。

所以進入 2024 年,我整理出目前希望仍能持續寫作的主題會是:

  1. 一個分析師的養成:內部人觀點談研究員養成的軟硬實力、不分產業可用的職涯思考
  2. IPO 前夕事件簿:談我拜訪許多未上市公司過程中,特別是創辦人的思考方式
  3. 商業劇本 Playbook:用各種框架分析有趣企業的競爭策略,大公司到巷口麵店都可
  4. 讀書心得:除了摘要,我會更想重視這本書可以怎麼改變生活。順便逼自己看書
  5. 內容研究關鍵字:今天這篇是第一篇,會談我對內容經營的想法,我最近在關注什麼,以後計畫要寫什麼,偶而發發牢騷,總之你可以把它當我創作本身的備忘錄,暫定是公開文章

這些是我目前判斷比較能長久經營的,我也比較喜歡的內容方向,也不會重蹈之前對訂閱戶開出承諾 (應該),但最後被強制收掉的覆轍。這次我想好好玩這場無限賽局,為此得拋開寫投資相關議題這種對我來說輕而易舉就能寫好的方向 (畢竟是我的本業),選擇一條難走、但可持續性較高的路線。

原先有些受歡迎的主題,例如因子投資、工作術之類的,前者我覺得寫得有點無聊,而且可持續性並不高,因為結論,或者說學術研究成果就擺在那邊,還不如請大家去看清流君的 YT 或狂徒的文;後者的定義有點模糊,所以我應該會把相關的內容,放進一個分析師的養成 & 內容研究關鍵字裡面。

最後以現實來講,以未來 3-5 年的展望,我仍非常有可能在投資這一行繼續待在機構裡打工,即便不是在目前服務的單位工作也是。因為身份半曝光的關係,我目前沒有恢復投資類型文章的打算,如果您仍然喜歡把投資成分拿掉的上面那 5 種主題,歡迎留下來或建立跟這些內容的長期關係;如果這不是您所要的,我們就有緣再見面了。


預祝新年快樂,

Freddy

avatar-img
Freddy Business & Research的沙龍
1.3K會員
127內容數
#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紀錄一個投資分析師參與台灣新創公司 IPO 過程中,看到那些值得學習的人事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探討機構投資人中投資長(CIO)與基金經理人(PM)的角色差異,並將其應用於個人投資策略。文章指出,個人投資者應扮演自身資產的CIO,重視長期資產配置而非短期擇時選股,透過制定明確目標、分散投資、定期再平衡及控制成本等策略,追求穩健的長期投資績效。
本文分享了作者對於 2025 年的方格子寫作規劃,包括分析師職業生涯的規劃、商業劇本的撰寫方向、以及 VC/PE 創投私募的觀察等。文章強調了持續支持的訂閱戶的重要性和未來的寫作主題,並介紹了即將展開的內容創作計畫,期望能夠透過訪談和數據分享進一步豐富內容,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投資分析及其相關領域。
《暗黑原則》是Ray Dalio的著作,揭示了其成功背後的真實故事與管理哲學,並挑戰了對《原則》的盲目崇拜。讀者在此書中將獲得關於Dalio的多面性洞察,並思考傳統管理方式的不足之處。此書不僅是一個對財經界巨擘的深入分析,還鼓勵讀者重新評估對成功的理解,尤其是在投資和管理領域,如何避免盲目的模仿。
本文探討機構投資人中投資長(CIO)與基金經理人(PM)的角色差異,並將其應用於個人投資策略。文章指出,個人投資者應扮演自身資產的CIO,重視長期資產配置而非短期擇時選股,透過制定明確目標、分散投資、定期再平衡及控制成本等策略,追求穩健的長期投資績效。
本文分享了作者對於 2025 年的方格子寫作規劃,包括分析師職業生涯的規劃、商業劇本的撰寫方向、以及 VC/PE 創投私募的觀察等。文章強調了持續支持的訂閱戶的重要性和未來的寫作主題,並介紹了即將展開的內容創作計畫,期望能夠透過訪談和數據分享進一步豐富內容,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投資分析及其相關領域。
《暗黑原則》是Ray Dalio的著作,揭示了其成功背後的真實故事與管理哲學,並挑戰了對《原則》的盲目崇拜。讀者在此書中將獲得關於Dalio的多面性洞察,並思考傳統管理方式的不足之處。此書不僅是一個對財經界巨擘的深入分析,還鼓勵讀者重新評估對成功的理解,尤其是在投資和管理領域,如何避免盲目的模仿。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