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啟程,淺談綠色葬禮設計-生命的永恆

2024/01/0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人甚麼時候會死?」,看過航海王此部動漫的人或許曾聽過此問題。

「生、老、病、死」,人們常說此為必然的生命過程,是為人生的自然法則,無可避免。我們常常以「生」的角度看待世界萬物,「生」只存於現在,當「生」到盡頭,一切將全歸於無,而這就是我們對於「死」的定義—結束。然,死亡便為結束、消失嗎? 就如航海王對於死亡的定義是「被世人忘記的時候」,生命並不只有看的見的軀殼,枯葉凋零、花兒謝落,落土腐爛,看似消逝於世上,但不論是枯葉或花兒,轉化成的養分滋養著土地、孕育著新生命,它們依然被大地記憶著,生生不息。

綠色葬禮,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1980年向世界各國發出永續發展議題後的產物,節能環保、循環利用、簡約等皆是形容綠色葬禮的關鍵字,目的是為與自然萬物和諧共存、友善生態環境。若以文化角度來看,「塵歸塵,土歸土」,就如枯葉、花兒般,願使人體回歸自然懷抱,讓逝去化為永恆,延續生命的旅程。而結合此些想法,在現今,愈來愈多設計師將理念化成實體,賦予了生命的下一個旅程不同的形式。


回歸懷抱

  • Leaves

對於死亡,設計師Shaina Garfield(圖一)深有體會,因患有慢性萊姆症的她,曾經覺得自己生命旅途將到盡頭。與時間賽跑,Shaina面對死亡,她發現到一矛盾有趣現象--「死亡應使人類更接近地球,但我們人類卻積極與自然隔絕,並傷害地球」,而這也促使Leaves的誕生。

圖一 Leaves設計師Shaina Garfield  資料來源-Leaves With You

圖一 Leaves設計師Shaina Garfield 資料來源-Leaves With You

身體被天然棉花輕輕包裹住,後置於松木上,再用含有孢子的可回收棉繩纏繞、編織精美繩結,100% 手工製作且可生物降解的棺材便成形。當然,顏色染料也是天然客製化,從當地的小農場或當事者生前環境收集植物來製造。孢子產真菌,真菌加速分解腐化並同時消化毒素,在Shaina的想像中,沉睡於廣闊的大自然中,滋潤著土地,這是新生命的開始。(圖二)

除此之外,如何哀悼摯愛之人逝去,Shaina也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讓人們參與繩結編織、儀式合作,就如冥想般,治癒自身悲傷、表達說不出口的愛,也是一對死亡到新生命轉變的見證。(圖三)


  • Mourn

在荷蘭,他們與水共存,更將廢水化作珍寶,致力於從廢水中回收永續材料,而PHA(聚羥基鏈烷酸酯) 便為其中一種所回收之永續材料。PHA為汙水中的細菌所產,是自然界的物質,不僅耐熱,亦可在自然環境中完全分解,土壤中的微生物也能以PHA為食,現今常被用來替代塑膠。

而人體就像是個垃圾桶,堆積了許多無法排解的廢物,我們如行走的劇毒物,即便是遺體,對環境也是威脅,更別提我們的遺體長年堆積在一侷限的小區域,不斷累積毒素,土壤根本無法負擔。如果骨灰可以立即提供土壤使用,就能減少許多負面影響, 依此想法, Nienke Hoogvliet(圖四)延伸了PHA的用途。

圖四 設計師 Nienke Hoogvliet  資料來源-Business of Design Week

圖四 設計師 Nienke Hoogvliet 資料來源-Business of Design Week

PHA與火葬骨灰混合,調節灰燼中營養物質和毒素的釋放,Nienke Hoogvliet的工作室重新定義了骨灰盒,儲存火葬骨灰的設備形成一個能回饋大自然的物體。且,考量不同類型的土壤,根據密度、質量等,骨灰甕也擁有不同型態適應不同的土壤,使土壤能以自身的節奏處理廢棄物質,也讓我們人體漸漸回歸自然懷抱。(圖五)


新啟程

  • Bios Incube
raw-image

可能有些人聽過「樹葬」此綠色葬禮。傳統樹葬是將死者放置於樹上任其風化,而現代樹葬則是利用認養綠地方式,植樹並將骨灰撒落於樹下,使人與自然合而為一。延伸此傳統文化,澳洲殯儀館Bios Urn不只將樹葬個人化,也結合現代數位科技技術,更緊密聯繫在世者與往生者的情感。

Bios Incube的骨灰罈也是能夠被生物分解,只要將火化後的骨灰放入骨灰罈,埋入土壤裡並種下種子,如落葉歸根般,骨灰將會漸漸化成養分滋養土壤,種子慢慢變成小樹苗,再漸漸茁壯,就像是見證你摯愛的人另一個生命旅行。(圖六)當然,當它茁壯時,你也可以為它換個新家也沒問題。

圖六 Bios Incube樹苗茁壯  資料來源-Kickstarter專案頁面

圖六 Bios Incube樹苗茁壯 資料來源-Kickstarter專案頁面

而前面也有提到Bios Incube不只個人化,也結合了數位科技。首先,它的甕含有一個內建的澆水系統,可以自動給樹澆水。Bios Incube導入感測器,當你在水箱中注滿水,感測器系統會以兩倍的精細度追蹤生長情況,包含土壤數據以及環境數據,測量及計算樹木所需的準確水量,確保最佳化的環境生活條件,最後用水箱的水澆灌並時時追蹤。除此之外,Bios Incube亦提供了數位app,讓人們也可以隨時關注儲水箱、智慧澆花系統等裝置裝況,留意樹苗健康情形。(圖七)


  • Capsula Mundi
raw-image

一個蛋形的豆莢,由可生物分解的材料製成,骨灰保存於此小型蛋形甕中作為種子埋在地下,並在上頭種一棵樹,這是另一樹葬文化的延伸。

Capsula Mundi的設計具有重生的象徵意義,創造此雞蛋甕的設計師Anna Citelli 和 Raoul Bretzel(圖八) 認為,人們與其他生物一樣,都有各自的生命週期,是自然轉變週期的一部分;但人類跟生物也不同,我們可以見證這整個週期並儀式化:以卵作全新開始,以樹作結束,樹象徵著天與地的聯繫,亦標誌死者的安息之地。

圖八 Anna Citelli 和 Raoul Bretzel設計師  資料來源-Dezeen設計網站

圖八 Anna Citelli 和 Raoul Bretzel設計師 資料來源-Dezeen設計網站

如此一來,死亡不再是禁忌,而是回歸自然之路的開始。隨著一棵又一棵樹的種植,墓地將逐漸變成一片森林,而不是冰冷的灰色墓碑、建築圖案。當墓地變成一個自然之地的同時,親人或者後代子孫可以在此漫步並了解這自然世界,社區也可以聚集於此一起照顧樹木。樹延續生命意義,森林更成了社區的情感紐帶,而這也是2位設計師所期望的畫面。


我們知道,華人葬禮潛藏著「慎終追遠」的傳統文化。在辦喪事上,往往需停棺約一個星期讓子孫們回來奔喪,做足各種宗教祭典、備齊輓聯、擇好下葬的風水寶地後才會舉行喪禮,且越盛大越好,以顯家庭威望。此傳統文化並非不好,這也代表著華人的歷史、儒家思想等,但若是以傳統文化角度來看,綠色葬禮設計是否也可以替代一般傳統葬禮,減少資源浪費呢?

從上面介紹的4種不同綠色葬禮設計來看,每一種設計理念並不會將我們對故人的思念情感沖淡,相反的,還會產生存續、凝聚的力量。「慎終追遠」的傳統文化並未消失,反而得到昇華。當然,相較石墓碑、木棺材,這些綠色葬禮設計確實不耐用,但卻「友好」。以木棺材來說,一棵樹需要10到40年才能成熟,但木棺材在使用上可能連一星期都不到,埋入土壤也須很久才能分解,對環境負擔過大。不同的是,此些新概念葬禮設計除了對環境友善,對生命來說,它安慰緩衝著在世者的內心情緒,也賦予生命不同的意義、重新詮釋何謂死亡。

前面也提到愈來愈多設計師投入此塊領域,而這裡只有簡單介紹4種設計,就像是Capsula Mundi的設計者不局限於一小顆蛋,現今正著手開發針對身體(不火化遺體)的身體艙。其他如英國的倫敦皇家藝術學院之畢業生,也設計出水下甕(圖九),現今雖還未正式上市,但這也讓葬禮指向大海,若成功,我們的生命旅途不再只是一棵樹,也可以當英雄,去保護、再生瀕臨絕種的生態。


IF OFFICE 創辦人,設計師馮宇曾說過「設計師就像病毒一樣,可以為宿主帶來改變!」,設計師也可以參考病毒的精神,參考他人的發現來延伸繁殖不同設計,就如Studio Nienke Hoogvliet借助荷蘭水利局的發現,設計出Mourn,除了為宿主帶來改變,亦詮釋了何謂生命、何謂死亡,更進一步與自然產生共鳴,推動人類和地球萬物的聯繫。

0會員
3內容數
設計無所不在,然而卻經常被人忽略。在這裡,我們將一同探索世界各地令人驚嘆、獨具匠心的設計產品,讓我們重新認識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創意之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