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老師父說心好但是嘴巴不好,不能算好人,因為惡語傷人六月寒。老一輩的人明明很關心對方,說出來的話卻像在詛咒,這樣子說話一點意義都沒有,反而加深怨親仇恨。


不說別人,我們自己也常犯這樣的錯誤,明明很關心父母的健康,希望父母多吃一點、多運動、多曬太陽,偏偏他們不依我們的話,固執的吃喝睡,我們就會生氣,就會口無遮攔,一氣之下變成以下犯上胡亂謾罵造口業。父母有自己的想法,雖然不一定是對的,但是如果我們真的替他們著想,應該用更柔軟的方式或是親力親為陪伴,而不是口語教化,教化不成就惱火指責。現代年輕人沒有時間也沒有心力陪老人家度過身心老化的尷尬時期,老人家多半自求多福。


我們在外面很受歡迎,處處被恭維,那是因為我們對待外人客氣熱心有禮貌,所以人人喜歡我們,接納我們。但是回到家,一身疲憊,如果家人因關心多問一句,我們就不客氣回應,態度大相逕庭。比如,有一位先生在外面做公益,做得十分踏實有成就感,回家時間比平常晚了一些,妻子關心問道,「今天怎麼這麼晚?」這位先生回到家就忘了謙卑和溫柔,「還用問嗎?難道我能去哪裡玩?」先生覺得妻子明知故問,所以沒好氣,妻子覺得委屈,只是關心找話題而已。


一句話,如果我們能好好說,事情就會不一樣,溫柔的語言最能安撫人心,粗暴的語言兩三下就毀掉一個家庭的和諧。一個真正成功的人,並不是他有多厲害有多少身家財產,而是言行一出,必是寬容與善解,永遠用同理心以及正向光明的語言溫暖人心、激勵人心。


用嘴巴說好話,勤修口德,家庭氣氛就會美滿溫馨。家人受我們一言一行影響甚深,孩子也在我們的言教與身教中或懂事或不懂事,我們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守好自己的口德,自利利他。


#守口德

#說好話

#不說惡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7會員
1.6K內容數
吳柳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阿娥跟女兒小雅住在一間小小的公寓相依為命。阿娥的先生對家庭比較不負責任,只負責喝酒賭博,以及怒罵妻女,小雅跟爸爸很疏離,交流亦少。阿娥為了養家,先在工廠做事,後來工廠移到對岸,她換到安養院做看護,一做就是十八年,順利把女兒扶養長大。看護工作很辛苦,阿娥能做這麼久,主要是因為她喜歡跟老人家互動,看到老
Thumbnail
2025/04/29
阿娥跟女兒小雅住在一間小小的公寓相依為命。阿娥的先生對家庭比較不負責任,只負責喝酒賭博,以及怒罵妻女,小雅跟爸爸很疏離,交流亦少。阿娥為了養家,先在工廠做事,後來工廠移到對岸,她換到安養院做看護,一做就是十八年,順利把女兒扶養長大。看護工作很辛苦,阿娥能做這麼久,主要是因為她喜歡跟老人家互動,看到老
Thumbnail
2025/04/29
明月十四歲就當美髮學徒,十九歲時與大自己二十歲的先生結婚,為了幫忙家計,明月開設家庭理髮廳,一開始生意普普通通,明月得以在家務和理髮店之間游刃有餘,孩子陸續報到,這個家庭擁有幾年的幸福快樂。 後來,理髮廳的生意越來越好,一個月有十幾萬營業額,客人一個接一個,剃完五個,轉身一看還有七八個在等,明
Thumbnail
2025/04/29
明月十四歲就當美髮學徒,十九歲時與大自己二十歲的先生結婚,為了幫忙家計,明月開設家庭理髮廳,一開始生意普普通通,明月得以在家務和理髮店之間游刃有餘,孩子陸續報到,這個家庭擁有幾年的幸福快樂。 後來,理髮廳的生意越來越好,一個月有十幾萬營業額,客人一個接一個,剃完五個,轉身一看還有七八個在等,明
Thumbnail
2025/04/29
吳桃阿嬤穿著一條卡通睡褲、袖套,戴著荷葉邊的帽子踩著腳踏車就出門做資源回收了,在一般人眼中,那不是一條適合穿出門的褲子,但是在吳桃阿嬤的心裡,那是一條四季皆宜的二手惜福褲。 早年的吳桃阿嬤因為先生嗜酒天天醉不養家,為了三個孩子的將來,毅然決然將孩子帶出去自食其力。吳桃阿嬤在工廠做事,天天都有班
Thumbnail
2025/04/29
吳桃阿嬤穿著一條卡通睡褲、袖套,戴著荷葉邊的帽子踩著腳踏車就出門做資源回收了,在一般人眼中,那不是一條適合穿出門的褲子,但是在吳桃阿嬤的心裡,那是一條四季皆宜的二手惜福褲。 早年的吳桃阿嬤因為先生嗜酒天天醉不養家,為了三個孩子的將來,毅然決然將孩子帶出去自食其力。吳桃阿嬤在工廠做事,天天都有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父母恩重難報,為人子女者宜盡力報效親恩。」父親一生為子女犧牲奉獻,不怕勞苦地為我們遮風擋雨,將我們養育成人。父親傾盡所有,為我們換來安心成長的避風港,而今,我們學佛修行,方知父母恩重,亦深知老之將死。面對死亡的恐懼感,唯有以佛法利益他們,才能真報恩。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父母恩重難報,為人子女者宜盡力報效親恩。」父親一生為子女犧牲奉獻,不怕勞苦地為我們遮風擋雨,將我們養育成人。父親傾盡所有,為我們換來安心成長的避風港,而今,我們學佛修行,方知父母恩重,亦深知老之將死。面對死亡的恐懼感,唯有以佛法利益他們,才能真報恩。
Thumbnail
那一天,四位女兒和經常被念的老婆一同擔憂地「念著老父親」,因為他不聽話,不乖乖吃藥,也不使用扶助椅,導致雙腳浮腫,讓大家十分擔心。 平時是家中的權威,卻在這刻一臉無奈,不發一語,只是在吃飯時說「你們先吃,我還不餓」,獨自在客廳看電視。平常他重視家人共進晚餐,卻在這刻有些無奈。 我提前結束
Thumbnail
那一天,四位女兒和經常被念的老婆一同擔憂地「念著老父親」,因為他不聽話,不乖乖吃藥,也不使用扶助椅,導致雙腳浮腫,讓大家十分擔心。 平時是家中的權威,卻在這刻一臉無奈,不發一語,只是在吃飯時說「你們先吃,我還不餓」,獨自在客廳看電視。平常他重視家人共進晚餐,卻在這刻有些無奈。 我提前結束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老一輩男人情感內斂,對自己的孩子儘管用生命在疼惜,卻相當拙於表達,讓人分辨不出是關心還是生氣。尤其對女兒,偶爾看老妻不順眼隨口就罵,女兒做錯事,再不順眼再生氣,也只是繃著臉不說話,十足老派情懷。 有一位爸爸,做水電工程起家,四十九歲那決定退休,跟妻子一起經營雜貨店,夫妻倆更是利用餘閒做志工。這
Thumbnail
老一輩男人情感內斂,對自己的孩子儘管用生命在疼惜,卻相當拙於表達,讓人分辨不出是關心還是生氣。尤其對女兒,偶爾看老妻不順眼隨口就罵,女兒做錯事,再不順眼再生氣,也只是繃著臉不說話,十足老派情懷。 有一位爸爸,做水電工程起家,四十九歲那決定退休,跟妻子一起經營雜貨店,夫妻倆更是利用餘閒做志工。這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Thumbnail
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或許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大體捐贈",那些大體老師無私奉獻的精神,除了教育醫學院的學生,亦教化了所有的參與者;藉由了解每個大體老師的人生故事、生活背景,讓參與者放下了我慢心,啟發參與者內心層面的良知,並讓所有參與的醫生了解何謂真正的良醫?良醫的心態應該是甚麼...
Thumbnail
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或許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大體捐贈",那些大體老師無私奉獻的精神,除了教育醫學院的學生,亦教化了所有的參與者;藉由了解每個大體老師的人生故事、生活背景,讓參與者放下了我慢心,啟發參與者內心層面的良知,並讓所有參與的醫生了解何謂真正的良醫?良醫的心態應該是甚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