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河流去旅行-安農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安農溪又稱為電火溪,係因天送埤電廠發電後之尾水道,為蘭陽溪水系羅東溪支流之一,長度約17.2公里流域面積約55.9平方公里,,其充沛的水源亦適合舉辦泛舟活動,是一條兼具水力發電、灌溉與觀光遊憩功能之河川。

raw-image

遊玩安農溪通常都是從安農溪分洪堰風景區走起;分洪堰的設置起於三星與冬山兩鄉爭水源起干戈,政府便決定在安農溪河道中設置了分洪道及閘門築堰分洪,經過長時間河水沖刷在兩條河道之間形成為一三角洲,且因此處地下湧泉(附近尚有柯子林湧泉)豐沛,於是便將其開發為分洪堰風景區,園區內有池塘、曲橋、步道、庭園及涼亭休憩設施,算是欣賞氣勢磅薄分洪景觀前的小菜。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和之前沿著河岸健行一樣是利用自行車道,安農溪自行車道起點靠近安農溪上游的「水源橋」,終點在安農溪下游的「歪仔歪橋」頭,全長約13公里,但從風景區走起就是在3.6公里處,目的地是三星蔥文化館約10公里的行程。

raw-image

整條安農溪最漂亮的應該是分洪堰往上游走到田心橋這一段(5.7公里),兩側河堤下有寬闊的灘岸草地,走累了躺在斜坡草地上仰望藍天冥想,或者趨近河邊放空聆聽湍急的流水聲,即使是一棵枯木也讓人想從各個角度去捕捉它存在於天地之間的樣態。

raw-image

安農溪常聯想到的是落羽松或泛舟,但是遊客通常都忽略了牛頭五橋,在農義橋第一次看到橋身護欄的造型有些驚豔,用牛頭、米籮這些象徵農村文化的器物來彰顯在地以農為本的特色,因此在這個區域內的農義、健隱、健富、二萬五及田心等五座橋都是以這個造型呈現而稱為牛頭五橋。

raw-image

過了農義橋後來到農行橋,因為行健溪在此匯流入安農溪,所以必須過橋才能再次進入安農溪步道,繼續往前就會來到驛站,草地上有牛馬等各式動物的裝置,另外就是石圍的陳列,在地理位置上這裡就是舊稱石頭圍村落的所在。昔日居民在聚落四週圍以石牆,並栽植莿竹保護聚落,而以「石頭圍」稱之,後來(1990)因土地重劃部分石砌牆遭到拆除,但今日村落內仍有少數早期石砌牆,以及各種石砌房舍。安農溪岸整體規劃時為讓此地的特色重現而做石圍的設計。圍的由來是先民以土石堆疊成牆垣以防禦番害,其後墾民逐漸形成庄所以在宜蘭有頭圍、二圍、三圍、四圍、五圍等舊地名。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沿著安農溪一路走來落羽松隨處都能看到,但在田心橋旁這裡種植了兩百餘株落羽松,形成綿延5百公尺長林蔭大道,樹木已長到三層樓高,在秋冬追逐落羽松的季節,這裡當然也是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賞;第二趟來時針葉都已掉光,成排枯樹幹加上冬天的天象其實也有另一番冬季在歐洲的蕭瑟感。

raw-image
raw-image

在安農溪總體發展協會網站首頁的標題這樣寫著「安農溪,就是令人快樂的溪,令人嘴角上揚的溪,光是走走就開心,只是呼吸也療癒」,應該是很貼切的詮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ex hsu的沙龍
12會員
20內容數
alex hs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7
探索平鎮區的人文歷史:漫步中壢老街溪步道、尋訪安平鎮四大伯公廟及三座百年紅磚古橋,細細品味這座靜謐小鎮的歷史故事與在地文化。
Thumbnail
2025/02/07
探索平鎮區的人文歷史:漫步中壢老街溪步道、尋訪安平鎮四大伯公廟及三座百年紅磚古橋,細細品味這座靜謐小鎮的歷史故事與在地文化。
Thumbnail
2025/01/30
老街溪孕育中壢的過往,老街溪步道的數百萬人流看到的是漂亮的河岸景觀,還是它與中壢的緊密歷史關係呢?
Thumbnail
2025/01/30
老街溪孕育中壢的過往,老街溪步道的數百萬人流看到的是漂亮的河岸景觀,還是它與中壢的緊密歷史關係呢?
Thumbnail
2024/12/16
雙溪河位於新北市,是一條獨立的水系,串聯著歷史悠久的雙溪老街及其周邊文化景點,帶您深入這個充滿故事的地區,探索自然步道、信仰中心及獨特的廟宇建築,體驗原住民與漢人文化的融合,此外田寮洋濕地更是觀賞鳥類的理想地點,無論是喜愛健行的旅客,或是歷史愛好者,雙溪河都能提供難忘的旅遊體驗。
Thumbnail
2024/12/16
雙溪河位於新北市,是一條獨立的水系,串聯著歷史悠久的雙溪老街及其周邊文化景點,帶您深入這個充滿故事的地區,探索自然步道、信仰中心及獨特的廟宇建築,體驗原住民與漢人文化的融合,此外田寮洋濕地更是觀賞鳥類的理想地點,無論是喜愛健行的旅客,或是歷史愛好者,雙溪河都能提供難忘的旅遊體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鳳山溪位於高雄,是一條以前水質不佳的溪流,經過市政府多年的整治,如今成了附近居民運動、遛寵物、遛小孩的好去處。文章記載作者對鳳山溪的印象和感受。
Thumbnail
鳳山溪位於高雄,是一條以前水質不佳的溪流,經過市政府多年的整治,如今成了附近居民運動、遛寵物、遛小孩的好去處。文章記載作者對鳳山溪的印象和感受。
Thumbnail
南安瀑布-南安(花73縣道)清水林道自行車快樂騎-長濱午餐-一寸草晚餐-四維路夜市 今天我的計劃是帶著郭老弟到南安騎自行車🚲,享受一下南安的美麗景緻,繞繞南安金城武樹,呼吸幾口南安瀑布的芬多精,享受南安的清幽靜謐的美。
Thumbnail
南安瀑布-南安(花73縣道)清水林道自行車快樂騎-長濱午餐-一寸草晚餐-四維路夜市 今天我的計劃是帶著郭老弟到南安騎自行車🚲,享受一下南安的美麗景緻,繞繞南安金城武樹,呼吸幾口南安瀑布的芬多精,享受南安的清幽靜謐的美。
Thumbnail
大溪前往鶯歌的路上,沿途的風景如詩如畫。這裡的農村風景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尤其是三峽與大溪之間的山巒,更是美得讓人陶醉。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山巒,彷彿一條綠色的波浪,緩緩向天邊延伸。每當清晨或傍晚,陽光斜照在山巒上,映出一層層金黃的光輝,讓人不禁為這大自然的美景所讚嘆。 這裡的農田與水
Thumbnail
大溪前往鶯歌的路上,沿途的風景如詩如畫。這裡的農村風景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尤其是三峽與大溪之間的山巒,更是美得讓人陶醉。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山巒,彷彿一條綠色的波浪,緩緩向天邊延伸。每當清晨或傍晚,陽光斜照在山巒上,映出一層層金黃的光輝,讓人不禁為這大自然的美景所讚嘆。 這裡的農田與水
Thumbnail
新竹關西位於台灣北部,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鎮,而遠眺鳳山溪絕對是一場身歷其境的視覺盛宴。站在關西的高處,眺望遠方,你會看到壯麗的山脈和一條縈繞曲折的河流,那就是鳳山溪。 鳳山溪源自中央山脈,流經新竹縣的山區,緩緩流向平原地帶,最終注入大海。溪水清澈見底,沿岸的樹木蓊鬱生姿,彷彿一幅幅動人的山水畫。站
Thumbnail
新竹關西位於台灣北部,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鎮,而遠眺鳳山溪絕對是一場身歷其境的視覺盛宴。站在關西的高處,眺望遠方,你會看到壯麗的山脈和一條縈繞曲折的河流,那就是鳳山溪。 鳳山溪源自中央山脈,流經新竹縣的山區,緩緩流向平原地帶,最終注入大海。溪水清澈見底,沿岸的樹木蓊鬱生姿,彷彿一幅幅動人的山水畫。站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緣分 嵐嵐原本要直奔西拉雅森活節,就這樣奔馳在環島一號線上,然後突然看到半路有好多遊覽車轉了進去,嵐嵐也就這樣跟著轉了進去。 室外 整體美感都很讓人享受,除了外面陽光炙熱了些,不然單看門面就知道跟美有關了。 順著前面道路走著走著,就能看到一個水池,映照著上面的風景,增加了好看程度。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緣分 嵐嵐原本要直奔西拉雅森活節,就這樣奔馳在環島一號線上,然後突然看到半路有好多遊覽車轉了進去,嵐嵐也就這樣跟著轉了進去。 室外 整體美感都很讓人享受,除了外面陽光炙熱了些,不然單看門面就知道跟美有關了。 順著前面道路走著走著,就能看到一個水池,映照著上面的風景,增加了好看程度。
Thumbnail
這裡是北投溪的木棧道,溪水從地獄谷那邊出來,在這裡形成小溪,一路往下到新北投公園。捷運站,然後往外流去。這裡的景觀很美。除了有木棧道以外,還有許多涼亭可以供遊客休息。 北投溪是位於台灣北部的一條河流,屬於淡水河水系,為磺溪的支流。流域分佈於台北市北投區。北投溪發源於大屯山火山群,上游為陽明山國家公
Thumbnail
這裡是北投溪的木棧道,溪水從地獄谷那邊出來,在這裡形成小溪,一路往下到新北投公園。捷運站,然後往外流去。這裡的景觀很美。除了有木棧道以外,還有許多涼亭可以供遊客休息。 北投溪是位於台灣北部的一條河流,屬於淡水河水系,為磺溪的支流。流域分佈於台北市北投區。北投溪發源於大屯山火山群,上游為陽明山國家公
Thumbnail
安農溪,就是令人快樂的溪,令人嘴角上揚的溪,光是走走就開心,只是呼吸也療癒
Thumbnail
安農溪,就是令人快樂的溪,令人嘴角上揚的溪,光是走走就開心,只是呼吸也療癒
Thumbnail
今天天氣非常好,太陽公公溫暖照耀很適合出遊!下淡水溪鐵橋真的是個假日好去處!免門票免停車費,帶著愛吃的飲料跟食物,找片喜歡的草地就可以野餐了,很適合小孩跟毛孩盡情的奔跑,大人就可以放鬆的躺在野餐墊或帳篷裡吹著微風,閉眼休息感受微風吹過身體的舒服,睜開眼就是一大片的花海「大波斯菊」美麗盡收眼底!在這裡
Thumbnail
今天天氣非常好,太陽公公溫暖照耀很適合出遊!下淡水溪鐵橋真的是個假日好去處!免門票免停車費,帶著愛吃的飲料跟食物,找片喜歡的草地就可以野餐了,很適合小孩跟毛孩盡情的奔跑,大人就可以放鬆的躺在野餐墊或帳篷裡吹著微風,閉眼休息感受微風吹過身體的舒服,睜開眼就是一大片的花海「大波斯菊」美麗盡收眼底!在這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