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穩定自身修行才能求消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妳要多度一些人,自己要穩定地共修,聆聽上師開示,開始為自己水兒、冤親債主懺悔迴向。

「因緣際會下得到《劉有生善人講病》,並勤修懺悔特別相應。每日在佛前懺悔半小時至一小時,會出現打嗝、排氣,每每懺悔後身心感覺輕鬆許多。」

現在漸入佳境,妳自己都有感應。大家都想要功德力夠,妳也想,但是妳發不了心,為什麼?妳的修學在妳來看已經是盡量了,在我來看,妳發心的空間、成長空間還很大。

持戒要嚴、善心要夠、慈悲心要強。「我決定共修,早晚定課,一直度人,眾善奉行。」 要這樣才能處理旁邊的人的事,兒子、父母...... 沒有這樣,妳連自己的業都扛不了,怎麼處理別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avatar-img
27會員
2.6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寶」就是供養佛、法、僧殿堂,或對經典,三寶所依物比如法器、佛像或佛塔等,都是 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化現,都要恭敬。 「以彼作證違誓等。」在三寶殿、佛前、舍利塔前、法器前、經像前......,請常住三寶作證,發誓後自己又違誓,罪過很大。 不要找三寶所依物去發誓願罪過沒那麼大,還是有罪過,可是以三
廣義而言,業障、壽命是否到了盡頭,分了四種:「業盡壽未盡、壽盡業未盡、業盡壽亦盡、業壽皆未盡。」無論是否已盡,我們投生為人,在人世間,是要來受業報、受苦磨的。若心氣很高,覺得自己有錢有名望、社會地位高、身體很健康,會容易變為狂妄,忘記自己是要來懺悔還債的人。
修學密宗、密乘的人一定要守十四條戒律。修密乘會不會成就,就看這十四條有沒有違犯,守得有沒有精嚴,或者如果有違犯是不是有懺悔還復清淨,相當的重要。「對上師身、口、意的不恭敬。」這是第一條,為什麼是第一條呢?「金剛上師」就是你的密宗上師。「上師」這兩個字,又叫「靈性的導師」...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彌勒菩薩所問經》,七地以下的菩薩整天聚在一起。這些師兄弟都是菩薩,整天都在起顛倒、懈怠、散逸、疑惑:「我到底要修下去,還要不要修下去?我要不要發心,還是不發心?我這樣修會不會成就,還是不會成就?」整天都在想這些。
「三寶」就是供養佛、法、僧殿堂,或對經典,三寶所依物比如法器、佛像或佛塔等,都是 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化現,都要恭敬。 「以彼作證違誓等。」在三寶殿、佛前、舍利塔前、法器前、經像前......,請常住三寶作證,發誓後自己又違誓,罪過很大。 不要找三寶所依物去發誓願罪過沒那麼大,還是有罪過,可是以三
廣義而言,業障、壽命是否到了盡頭,分了四種:「業盡壽未盡、壽盡業未盡、業盡壽亦盡、業壽皆未盡。」無論是否已盡,我們投生為人,在人世間,是要來受業報、受苦磨的。若心氣很高,覺得自己有錢有名望、社會地位高、身體很健康,會容易變為狂妄,忘記自己是要來懺悔還債的人。
修學密宗、密乘的人一定要守十四條戒律。修密乘會不會成就,就看這十四條有沒有違犯,守得有沒有精嚴,或者如果有違犯是不是有懺悔還復清淨,相當的重要。「對上師身、口、意的不恭敬。」這是第一條,為什麼是第一條呢?「金剛上師」就是你的密宗上師。「上師」這兩個字,又叫「靈性的導師」...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彌勒菩薩所問經》,七地以下的菩薩整天聚在一起。這些師兄弟都是菩薩,整天都在起顛倒、懈怠、散逸、疑惑:「我到底要修下去,還要不要修下去?我要不要發心,還是不發心?我這樣修會不會成就,還是不會成就?」整天都在想這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家裡在捕魚,算不算獵人?「漁獵」。這不要做!家裡做了幾代要改行很難,受報的時候、苦的時候更難,比現在改行,還要「難」多百千倍都不止。家裡有養殖、屠宰業,都可以改行。家裡有的喜歡住在山上,喜歡弄網子去抓鳥;弄捕獸器去抓果子狸......沒多久就倒楣了。
Thumbnail
首先,要合乎自己狀態的戒律。「三皈依」已經成熟了,想再進一步,就是要去了解「五戒十善」是什麼?修大乘金剛乘的人,要去了解什麼是「菩薩道」? 「菩薩」是什麼?什麼是「覺有情」?什麼叫做「菩薩」?菩薩有幾個位階?什麼是「佛」......要有一個粗淺、特定程度的了解。
Thumbnail
《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法義教授 全套23集。慈悲 龍德上師:有福之人,如何過人生的下半場?人壽苦短,當已經進入老年或已經生病,知道自己接近無常、接近死亡,就不要再去搞很多的事情了。
Thumbnail
像墮胎的「水兒」肯定就跟著你。有一個小朋友看得到鬼。有的小朋友看的是幻象,這個小朋友真的看到。他到家都看得到很多無形的小朋友,從地底浮出來,跑來跑去。他看的都是他們家這些長輩墮胎的水兒,統統都在家裡。那可不是同樂會,因為他們的長相就不是同樂會。
Thumbnail
🔮 觀音山 大悲心起 四海承平──觀世音菩薩聖誕祈願法會。慈悲 龍德上師:持〈大悲咒〉永離障難,觀世音菩薩〈大悲咒〉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因緣「離障難故」。
所以,有時候你越是急,它離你越遠,稍微適當地放鬆調整,它反倒可能離你更近。當然也不是說放鬆就一定能夠距離目標更近,你首先要瞭解自己,如果不瞭解你自己,你的放鬆可能就不是放鬆,而是放逸了。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Thumbnail
慚愧如服,可以莊嚴身心;懺悔如水,可以淨化性靈。—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仁》
Thumbnail
家裡在捕魚,算不算獵人?「漁獵」。這不要做!家裡做了幾代要改行很難,受報的時候、苦的時候更難,比現在改行,還要「難」多百千倍都不止。家裡有養殖、屠宰業,都可以改行。家裡有的喜歡住在山上,喜歡弄網子去抓鳥;弄捕獸器去抓果子狸......沒多久就倒楣了。
Thumbnail
首先,要合乎自己狀態的戒律。「三皈依」已經成熟了,想再進一步,就是要去了解「五戒十善」是什麼?修大乘金剛乘的人,要去了解什麼是「菩薩道」? 「菩薩」是什麼?什麼是「覺有情」?什麼叫做「菩薩」?菩薩有幾個位階?什麼是「佛」......要有一個粗淺、特定程度的了解。
Thumbnail
《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法義教授 全套23集。慈悲 龍德上師:有福之人,如何過人生的下半場?人壽苦短,當已經進入老年或已經生病,知道自己接近無常、接近死亡,就不要再去搞很多的事情了。
Thumbnail
像墮胎的「水兒」肯定就跟著你。有一個小朋友看得到鬼。有的小朋友看的是幻象,這個小朋友真的看到。他到家都看得到很多無形的小朋友,從地底浮出來,跑來跑去。他看的都是他們家這些長輩墮胎的水兒,統統都在家裡。那可不是同樂會,因為他們的長相就不是同樂會。
Thumbnail
🔮 觀音山 大悲心起 四海承平──觀世音菩薩聖誕祈願法會。慈悲 龍德上師:持〈大悲咒〉永離障難,觀世音菩薩〈大悲咒〉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因緣「離障難故」。
所以,有時候你越是急,它離你越遠,稍微適當地放鬆調整,它反倒可能離你更近。當然也不是說放鬆就一定能夠距離目標更近,你首先要瞭解自己,如果不瞭解你自己,你的放鬆可能就不是放鬆,而是放逸了。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Thumbnail
慚愧如服,可以莊嚴身心;懺悔如水,可以淨化性靈。—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