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即將兩年,給全世界的戰爭體驗完全不同於兩次波灣戰爭。進步的是無人機、C4RIS、資訊戰可以獲得極大優勢。但顛覆觀念的,則是大陸戰系統還是要回到一戰、二戰的壕溝、坦克衝鋒,不然就是大家更容易防守,卻很難輕鬆進攻。
那對台灣來說呢?台灣的海空戰系統跟烏克蘭的大陸戰完全無法比擬,海空戰可以決定台海戰役的勝敗,可是對俄烏兩國卻只是輔助,就算俄羅斯掌握部分空優,不斷導彈襲擊、烏克蘭擊沉莫斯科號,都不是改變戰爭狀態的關鍵要素。台灣卻是另外一個樣,如果台灣海峽局部空優一直在台灣手上,台灣擊沉中國兩棲登陸船隻、航母艦隊,中國侵略台灣的戰爭就可以說會以失敗告終。
台灣可以參考的是甚麼?應該是彈藥武器的運用與補給,台灣雖然是使用美系武器為大宗,但因為過去50年的政治因素,國造武器也占了非常大比率,這些彈藥讓台灣在和平時期能厚植戰力,可是部分不能跟美軍通用,戰時就會面臨消耗之後無彈可打的窘境。台灣三軍都有這個狀況,但程度差異很大。
PS:以為海上封鎖很簡單的中國小粉紅,二戰美國要能封鎖日本,大概是從被偷襲珍珠港之後,中途島戰役重創日本航母艦隊,跳島戰術全面輾壓日本海空軍,菲律賓海戰登陸沖繩島,前後花了3年,才算是大致上清空日本的海空軍實力,封鎖大部分航線,卻總有漏網之魚能閃過。
台灣現在連被偷襲珍珠港階段都還沒開始,而且還很難被偷襲成功,中國想在台灣海峽跟菲律賓海完全封鎖台灣,就算美日韓都袖手旁觀,打個1年可能台灣都還有海空軍戰力,而中國也沒力氣封鎖了。
●●●●●●●●●
★台灣空軍,影響最少的部隊。
空軍的幻象2000一定第一個斷炊,魔法跟雲母飛彈打完甚至沒有被外國補給的可能,只剩30機砲可用,也沒用對地反艦能力,持續戰力最低下。
IDF的天劍一、天劍二,雖然可以自製,但部分零件還需進口,戰時必然無法生產,只剩下AIM-9P4(跟F-5E/F通用),與20機砲可用。所以發展了萬劍彈,還可以擔任部份源頭打擊任務,傳統炸彈、集束炸彈則是對地攻擊的另外選擇。如果發展出空射雄三,130架的持續戰力提升更多,但投資開發的效益不如F-16V。AIM-9M應是比較容易整合的項目,不知可否直上,算是聊勝於無,戰力提升有限。如果要使用AIM-120,因為有了200多架F-16V,急迫性不強,沒有足夠預算下不太會進行整合。AGM-154C跟GBU-39小直徑炸彈可能是IDF較理想的反艦/對地的通用選擇,拋射的滑翔彈藥,紅外線導引,整合條件會比較寬鬆,可讓IDF轉型成對地攻擊機角色,輔助F-16V。
F-16V,台灣空軍的戰力保證,AIM-120、麻雀飛彈、AIM-9M、AIM9X、魚叉飛彈、AGM-154C、小牛飛彈、導引炸彈等,對空對海對地一應俱全,如果有AGM-158更威。F-16V的持續戰力因為可以獲得美軍沖繩、關島的支持,算是戰略性的武器定位。但也因為貴重,必然是台灣要優先保存的戰力,尤其是駕駛員,因為美國連F-16都可以軍援。如果台灣拿到AGM-158,可以將AGM-154C的投擲任務交給IDF,由F-16V擔任空優警戒,掩護已經打完天劍二庫存的F-CK-1。
防空部隊部分,天弓飛彈比照天劍一天劍二,然後有愛國者2、3型搭檔,算是IDF+F-16V的組合方式。中短程也有陸軍的陸劍二跟復仇者、刺針,還有空軍即將購買的NASAM加入,持續戰力不太需要擔心,盡量保護操作人力就可以有很大威脅性。
●●●●●●●●●
★台灣海軍,需要強化的部隊。
艦艇部分,基隆級、派里級都是美軍彈藥,標二、魚叉還可以,標一已經停止零件供應,濟陽級也要除役了,就是用到沒彈為止。成功級雄二、雄三跟天劍一、天劍二一樣的處境,以持續戰力來說並不理想。但因為大家都覺得海軍大型艦艇可能在戰爭初期就會消耗光,所以彈藥補給壓力會小於空軍,現有庫存彈藥就能支應。基隆級的標二因為是機械臂式發射,有可能跟垂發版不同,是持續戰力要特別注意的部分。
雄二雄三因為有了沱江級、海巡安平級、光六分攤載台,陸基機動發射車也一堆,彈藥庫存量可以提升更高。
魚叉飛彈就是另外一個重點,美國很早就看出這個反艦飛彈補給缺口,川普直接賣台灣100輛陸基魚叉發射車,400枚彈藥,就是主打美軍後勤補給能隨時接上陸基反艦戰力,就算雄二雄三打光,基隆級、濟陽級、派里級退出戰線,還是能保有魚叉載台的發射能量。潛射魚叉因為發射量少,美軍也重新裝備,庫存補給的壓力不大。
其他海上反艦能量,沱江級會是雄二雄三的最優先使用者,光六跟安平級次之。如果海軍想要增加選擇,則要讓其他中小型艦艇也有發射魚叉的能力,以節省雄二雄三。海巡安平級、光六會是比較有可能改用魚叉的選擇,或者是新一代飛彈快艇再進行。
海劍二是新的海基防空飛彈,目前有塔江級11艘+玉山艦使用,以後康定級跟輕巡也會加入,庫存量必然倍增,不知是否可以跟陸劍二共通彈體增加庫存量? 海弓三前景不明,跟陸基弓三、愛國者有連動關係,等建造神盾艦或防空巡防艦時,再一併考慮。
●●●●●●●●●
★台灣陸軍,通用最多但缺制海能力。
台灣陸軍基本上都是美規彈藥,美援並無障礙,而且陸軍在海島戰爭中都是最後登陸階段才會接敵,因此彈藥庫存壓力小很多,過去以陸制海的武器很少,完全只能等待敵人上岸。陸基反艦飛彈交給海軍,中長程防空飛彈交給空軍,那陸軍能掌握的就是近海反艦跟野戰防空能量了。
5.56mm、7.62mm彈藥,12.7mm機槍彈,20mm機砲彈、40mm榴彈、105戰車砲彈、155榴彈庫存充足,使用量不會太大。120戰車砲彈、30鏈砲彈正要協調生產。超級眼鏡蛇跟阿帕契的20、30mm機砲彈、拖式、地獄火反戰車飛彈、70mm火箭彈,都跟美軍通用,問題不大。
野戰防空部分,復仇者跟刺針都有美軍庫存支援,陸劍二能量正在建立,可以跟空軍防空配合,維持基本量,或者強化跟海軍海劍二的共通性,提高庫存運用彈性。
反艦部分,29套M142海馬斯將會擔當重任,超遠距離的陸軍戰術區域飛彈ATACMS是源頭打擊主力,精準火箭次之,能不能有反艦能力的火箭,會是後續觀察重點。比如用M26火箭發動機跟GBU-39小直徑炸彈組合成的GLSDB,如果跟IDF的反艦/對地攻擊需求結合,空陸通用建立庫存跟美軍後勤能量,會是較可能的方案。另外,精確打擊飛彈PrSM則是海馬斯可以期待的下一個裝備。
雷霆2000算是陸軍版的雄二雄三跟天弓,如果可以跟海馬斯共通部分彈藥,比如GLSDB,會是另外一個擴展陸軍制海能量的路徑。當然,因為國防預算限制,整合或者由中科院開發台版的GLSDB有困難的話,改用無人機來執行反艦任務,是陸軍可選擇的替代方案,甚至使用現行火箭系統發射小型無人機到更遠距離執行攻擊,也是另外一種拓展接戰距離的戰法。
PS:川普任內補上台灣陸海空軍的火力空檔,66架F-16V70、100輛陸基魚叉飛彈發射車跟11輛海馬斯,這就是有專業戰略高度的軍售,讓台美共通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