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戰

含有「資訊戰」共 7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上週失聯11年的韓國同學打電話來, (我們2013年一起在北京語言大學進修) 我們開始敘舊。 我已放棄我當年的中國夢, 曾想過娶中國配偶,在中國工作, 後來發現在中國生存沒這麼簡單。 ​ 他倒是還沒放棄他的中國夢, 他想申請調到中國當領事, (他在韓國當警察,我不確定韓國警察體系要
Thumbnail
2016年美國大選,正當兩位候選人川普與希拉蕊在台面上振臂疾呼,爭取選民支持的同時,外界也發現除了美國人民外,此次大選中還有許多不同的國際勢力涉入,試圖影響選舉結果。隨著網路科技進步,社群平台儼然成為了國際角力的新戰場,這又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一位在臺灣經營抖音帳號名為「亞亞在台灣」的中國籍配偶,因發布鼓吹中國以武力統一臺灣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 這起事件不僅牽動著兩岸敏感的神經,更引發了關於言論自由的界線、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在臺中國配偶權益等諸多面向的討論。 究竟「亞亞事件」是單純的個人言論表達,還是中國對臺資訊戰的一環?政府依
Thumbnail
Chun Hung-avatar-img
2025/03/27
反思對岸政權下的核心思維,根據海外華文媒體的敘述;中國目前時下的政權由共產黨統治,共產黨的源頭來自馬克思,本質上是仇恨與煽動起家,啞啞事件的背後,實際上為了顛覆自由世界為目的的間諜之一。 綜觀某些歷史的角度上來說,二戰時期當年納粹德國位的併吞芬蘭,用的是民族主義的幌子下,對芬蘭的國家進行欺騙戰術,最終從內部瓦解而被併吞。 相同的道理,把台灣近代歷史放遠角度來看,當軍國日本離台之後,改由項羽藍(當權主體)接管台灣,但他們不會把台灣視為深耕土地的思維來統治,而是以殖民或暫留地跳板來看待,如今項羽藍親共,原因民族主義下的回故土思維導致。 加上在島上生活的漢族(閩南、客家)本質上,在項羽藍的統治下,認為自己的故鄉在對岸的思維。
2025年適逢《反分裂國家法》通過20週年,中共加大對台施壓,包括外交強硬表態與軍事威脅。該法為中共對台軍事、外交、經濟及心理戰的核心工具,強調必要時可採取「非和平方式」統一台灣。此舉對台灣帶來嚴峻挑戰。為應對壓力,台灣需強化國防、推動供應鏈多元化、凝聚內部共識,並深化國際合作,以確保安全與發展。
Thumbnail
資訊爆炸時代,你的大腦還能分辨真假嗎? 每天,我們被海量資訊轟炸,從「某藝人離奇失蹤!」到「這種食物讓你年輕20歲!」,這些聳動標題無處不在。你或許以為自己聰明,不會輕易上當,但心理學告訴我們:假新聞心理學其實比你想的還可怕,因為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有幾個「漏洞」,讓假消息、陰謀論輕而易舉地鑽進來。
Thumbnail
俄烏戰爭的現實,是從克里米亞之前就開打的,要從這去理解,你才會明白整個現代戰爭全貌。戰爭一定有個目的,對普京這些俄羅斯高層來說,他們想像的俄國樣貌,是沒有到恢復蘇聯帝國光榮,但以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為主的鐵三角,形成完美的農工商業循環圈,可以抗衡邪惡的西方帝國勢力,仍為其基礎論點。
Thumbnail
網絡戰:無形的戰場,可能引發全球衝突 特點與影響 無需直接軍事衝突:網絡戰不需要傳統的軍隊部署,而是透過駭客攻擊、資訊戰、電磁干擾來癱瘓敵方國家。 影響關鍵基礎設施:攻擊電網、金融系統、通訊衛星、核設施等,可能讓一個國家陷入混亂,而無需發射一顆子彈。 資訊戰與心理戰:透過假新聞、深偽技術(D
當每個人都能輕易發布與分享內容時,資訊的真實性往往被取代為吸引眼球的價值。因此,我們必須認清資訊民主化不僅賦予我們發聲的權力,也帶來查證真相的責任。審視資訊的來源與意圖,避免成為誤傳者或誤導者的工具,是防止被誤導、維持批判性思考的關鍵꒰ᐢ. .ᐢ꒱
Thumbnail
4/5後真相時代
在春節過年這段期間,我想可能有很多人也跟我一樣,不得不跟自己的家庭或是親友討論關於最近我們社會正在面臨的憲政危機。而也是在這個時間點,我希望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