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比較:《雲空行》by 張草
同樣設立在14世紀,道教最興盛之時。
現今韓國和其他東方世界很類似的點在,非常注重「通靈」。修行派在歷史洪流中逐漸式微。 但其實在六百年前,修行、學習、智識、儀式的傳承都是非常重要的,記錄各種學習的書籍也非常豐富。並非單單只有師徒傳承,而是開放型式的教學法。 這是認識世界的方法之一,也是最終成為了信仰架構的軸心。 很喜歡在一個什麼都有可能的時代,大家對「奇異」事務的接受度非常高。 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有可解釋的方式。世界觀很宏大,想法很開放。 「不可能」,反而是一個很少見的觀念。以前上課的時候,同學分享看到的照片。A: 這一定是後製B: 但作者說沒有後製A: 怎麼可能拍得出來教授: 不是自己拍不出來,就先否定別人肯定也拍不出來喔 (經過 對於「已知」的認知,在科學時代的進步之下,越來越固執己見。 對於「未知」的認知,卻逐漸在縮小。 縮小的是我們人類不知道的領域?還是我們自己? 探索的東西是真的越來越少?還是我們看不到自己以外的世界? 異常追求真實、正確,用否定去完善自己的不確實和不安。 不知道在我們這世代之後,會是邁向什麼樣的時代?(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