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榮心會是你很好的墊腳石

虛榮心會是你很好的墊腳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虛榮指的是不切實際的榮譽。今多用以比喻貪戀浮名及富貴。虛榮心理是為了取得表面上的榮譽和引起外界普遍的關注,而表現出的偏離常態的心理。


一直覺得虛榮與我掛不上勾。


從外表上看,我甚至覺得我很樸素(自己說)。



物質方面,追求品質、不追求品牌(有些物品甚至只追求價格,越低越好)。


穿親戚穿過的衣服也無所謂,只要品質不錯,套在我身上還不錯,就行。

自己去買衣服,價格牌上的數字只要有四位,一律謝謝不聯絡,所以我身上的厚外套幾乎都是別人的二手衣。

二手衣物就是我的採礦區,在這裡,一件新衣的價格我可以得到三、四件,風格可以有更多變化,怎麼想都覺得比買新衣划算。



出門也懶得化妝,抹個防曬乳抵禦一下紫外線、畫個眉毛顯精神,

嘴唇如果看起來蒼白沒氣色,疫情前偶爾擦個口紅,疫後更方便了,口罩一戴,我誰都不愛,呃不是,口罩一戴就完事,連黑眼圈也一併藏在口罩下。



髮型的部分,圖個新鮮,曾經染過幾次,燙過一次捲,之後就算看到再美的髮色與捲髮,想想之前為了維持捲度與光澤,花了多少時間上髮油與吹整,這個念頭就被我扼殺了。



出門在外,連我看我自己的妝容造型,都覺得自己樸素(定義是?)。






至於名譽方面,主打一個「佛系」:有,很好;沒有,也無妨。


就算經營著一個文字帳號,追蹤人數也不太影響我發文的頻率(已經從一開始的非常在意到現在的無動於衷),只有疲累程度與靈感發想程度會影響。


就算半年只新增1個追蹤者,我還是會在上面發表演講,就好像有數十萬個觀眾一樣。

然而實際上,我目前的追蹤人數就跟我買衣服時會被我略過的四位數一樣,追蹤數字的四位數也被略過了,只有三位(數)。




不虛榮的話,我來到方格子建立自己的沙龍幹嘛


一開始,是抱著發勸世文的心態,所以選擇拓展到方格子的平台上。(世文到底是誰,有這麼欠勸?)


覺得自己的觀念與大多數人有些許不同,而又是能讓人看了為之一振的,也更能激發出不同的思想,再與之交流。


這個初衷,聽起來很利他主義很美好對吧。



但是,沒有人看的話,我是要勸誰?是又能振奮到誰?是又能帶給誰不同的思想震盪?



說到底,我還是虛榮心作祟



我也是打心底想被看見的

被看見之後,再來個讚賞,評論說:「你的觀念挺有趣!」,或是「你說得真好!」


當得到一個讚數或一則評論,都能讓我樂開了花,覺得自己被聽見、被看見了,就更能激發我創作的動力。


有人說,虛榮會是成功的絆腳石;


但在我這,虛榮是驅使我的動力馬達,也是我的墊腳石。




偷偷說,一堆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的人,都是虛榮心沒被滿足的人。

在現今,發聲比過往容易的時代,各種平台都能成為自己的媒介與推手。所以到底是真懷才,還是真不遇?又或者是根本沒發聲過?

我也是其一,所以我開始學行銷了

avatar-img
珥東圓子的方格子
20會員
18內容數
歡迎來到斜槓文案師的諧教,別人都槓上開花了,我還在方格子抬槓。 這裡會用諧音、詼諧的方式說著一些看似無用卻有理的幹話,幹什麼話,是哲學話。 可能偶爾會放鴿子(欸沒有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珥東圓子的方格子 的其他內容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看完高瑞希於今日(6/28)發布的《無條件的自愛,才會成就大愛》,我想起了過往不容批評的我,還有最近不懂為何有人會情緒性地卯起來封鎖自己看不慣的人事物,也一併有了解答。 這兩者看似無關,其實都是創傷後的自我防衛,即使對方並非針對性地攻擊自己。 過往容不得被批評的我,最嚴重的時期大概是在四、五
看著最近幾位公眾人物引發的事件,不論是吳卓源、黃子佼,抑或是統神張嘉航,我決定完成這篇延宕已久的文。 媒體造神 之前看過一部「造神影片」,說的是如何用影片「塑造」一位政治網紅。 影片很吸引人,影片可以說故事,但觀看者卻難以單憑一部影片來分辨故事的真實性。 透過各種不同角度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看完高瑞希於今日(6/28)發布的《無條件的自愛,才會成就大愛》,我想起了過往不容批評的我,還有最近不懂為何有人會情緒性地卯起來封鎖自己看不慣的人事物,也一併有了解答。 這兩者看似無關,其實都是創傷後的自我防衛,即使對方並非針對性地攻擊自己。 過往容不得被批評的我,最嚴重的時期大概是在四、五
看著最近幾位公眾人物引發的事件,不論是吳卓源、黃子佼,抑或是統神張嘉航,我決定完成這篇延宕已久的文。 媒體造神 之前看過一部「造神影片」,說的是如何用影片「塑造」一位政治網紅。 影片很吸引人,影片可以說故事,但觀看者卻難以單憑一部影片來分辨故事的真實性。 透過各種不同角度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