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網路流量的人類病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流量就像是「網路外貌」


在現實世界,膚淺的人類評斷一個人會以外表、社經地位與收入做為標準;而在網路世界,除了符合主流審美的樣貌容易受到追捧,流量高的也看似能收穫一群支持者,那些代表著流量的數據就像是一種「網路外貌」。


許多人會以瀏覽數按讚數來主觀判定一則貼文或一部影片值不值得看,或是以追蹤數來評斷一個人說的話有沒有價值。

追蹤數與瀏覽數越高,越容易讓人相信他說的話是有價值的,也越容易得到業務配合的機會,一般而言,「身價」也會隨著追蹤數與瀏覽數增加而提高。


但實際上,以脆(Threads) 和 IG 來說,現今的流量已經越來越趨近於「互動率」,

也就是越多人按讚、留言,或轉發,流量就會越高,其中又以轉發次數的重要性大於留言數,留言數大於讚數。

所以,不見得所有受到流量眷顧的內容都具有深度價值,

只能說那些內容的描述方式非常具有傳播力,可能是非常容易引起情感共鳴,或是非常容易引起討論。


但並不絕對代表發內容的人本身有價值與否。


一般人為什麼會追逐流量?


除了那些為了增加曝光度與客源的企業、店家或個人品牌,個人帳號追求流量是為了什麼?


從表層來看,除了因著外界的眼光,覺得流量高者說話有份量,就像重視同儕眼光的青少年,認為在網路時代獲得流量,更能增加炫耀的資本:「哇!怎麼那麼多人在追蹤你?網紅欸。」;

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為了將來能有流量變現的一天,讓想增加曝光度的企業自動找上門,得到業務配合的機會;又或是更崇高的理想 –– 取得話語權等等,


還有其他我沒列舉到的原因,都歡迎留言補充。


不論是出於哪種原因,一旦過度專注在「流量數據的高低起伏」,就容易深陷在那些數據裡,無法自拔。

raw-image

人追逐流量,就像貓追咬自己的尾巴一樣。


獸醫表示,有些貓追自己的尾巴單純是在玩耍,但也有可能是因為壓力過大、患有皮膚病,或是正處於發情期。


但有多少人追逐流量只是在玩耍?在我看來,大多時間都是流量把人耍得團團轉的。


當某篇貼文或文章突然被流量之神眷顧,按讚、留言、分享的互動數一夕暴增,就覺得自己好像抓到了獲取流量的精髓,結果下一篇,又回到過往的慘淡數據。導致自己的情緒隨著數字上下起伏。


不論是因為收入的壓力、想獲取關心或吹捧的心理,或是單純想取得話語權,

從根本上來看,都是因為過度追逐流量的人類病了


一個人如何脫離「追逐網路流量」的根本病因?


我曾經(在寫文的16分鐘前)在Threads發過一串幹話,大意是說:

「追求流量的話,不如到人潮擁擠的地方站一天吧,這流量絕對會讓人開心地數到嘴軟。」


從下圖來看,很明顯,我這篇串文,沒有流量,

如果用瀏覽次數來計算流量,
就像是有多少人經過我還瞄了我一眼,
如果追求這個的話,
不如
我們挑一天假日,到人潮擁擠的地方站著,
數數有多少人經過還看了自己一眼吧。
說不定會因為數不過來而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也說不定...
會比自己的網路流量還高。

如果用瀏覽次數來計算流量, 就像是有多少人經過我還瞄了我一眼, 如果追求這個的話, 不如 我們挑一天假日,到人潮擁擠的地方站著, 數數有多少人經過還看了自己一眼吧。 說不定會因為數不過來而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也說不定... 會比自己的網路流量還高。

但看起來很有病,對吧。


因為本就沒有人會為了追逐流量而追逐流量,我們應該找到自己追逐流量的本質。


也就是,在逐流以前,我們專心在做的事情是什麼?


如果是像賺錢這類廣泛但不具體的事情,那我建議你,去找到一件可以讓你專注在其中、做到忘記時間流逝的事情,我們暫且稱之為「忘流事」好了。


但並不是說賺錢與流量就像拉基一般無用。

賺錢,是為了讓自己在溫飽的基礎上,有餘裕做「忘流事」;
至於流量,則是能夠讓更多人看到「你正致力於你的忘流事」。


如果你跟我一樣,致力於寫作,容易寫到忘記吃飯,那寫文就是你的「忘流事」。


而且就算沒有人支付薪水要我寫作,我都非常願意花時間寫到忘我。

就像上面那則串文一樣,就算寫出來的每一篇都沒有流量,我還是會繼續寫。


相反的,有不少人導果為因,看到「他拍影片紅了欸!那我也去拍影片就能紅!」,或是「他寫出爆款文章,吸引不少廠商上門,賺了不少錢。那我也來網路上寫文章!」,

以為自己做相同的事情就能得到一樣的收穫,


事實上,那只是「看似相同」的事情。


他們只學了看得見的皮毛 — 網路寫文有收入,卻學不了創作者的創作精髓 — 熱愛寫作並且持續打磨寫作技巧。

於是,那些只學皮毛的人寫了幾篇文章或是拍了幾部影片卻沒有人看,便放棄了。



如果你問那些熱愛創作的人:「要花多少錢才能讓你持續創作?」,他們可能會笑而不答。

倒不如反問:


「要花多少錢你才願意停止創作?」


這句話也是最能找到自己興趣所在最關鍵的一句話,也就是「要給你多少錢你才不會繼續___?」。


如果把這句拿去問胖虎:「要給你多少錢你才不會繼續唱歌?」

你肯定會得到一頓「胖揍」的拒絕方式,因為他是真心喜歡唱歌,即使我們是真心不希望再接受魔音穿腦。


喜劇演員兼爆紅作家加恩也曾被問過類似的問題,他說,如果要他放棄內容創作、完全停更,需要一筆可以雇用殺手的錢。

也就是說,與其要他停止寫作,不如直接了結他的生命



有不少人是為了得到收入而經營的社群及內容創作,但也有不少人就是單純喜歡創作,不論是寫文、畫畫,或是影音製作等,

而經營社群、透過流量變現,進而得到少數人支持,

只是為了讓自己能更有餘裕地做出更多創作,不必花更多時間在其他「為了謀生」而做的工作上。

raw-image


也只有當你找到那個「無論別人花多少錢要你放棄,你也不願放棄」的事情,你才會有源源不絕的動力去打磨那項技能,進而進入美妙的心流狀態。


當你到達這個境界時,無論是外在價值,抑或是內在的個人價值,其實早就不在你關注的範圍內了,


你所在意的只會是:「我要如何專注打磨這項技能。」


而不是:「為什麼都沒有人看我的作品。」



希望各位能早日脫離「逐流遊戲」,進入「忘流境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7/13
說得蠻不錯的,不要讓流量綁架你,但也不要忽視流量的力量,因為流量自然的,如果流量是不自然的,總有一天也會流失。總之現做再說。
珥東圓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5
普普文創 是的😊,別讓外在的東西主控自己的內在
別讓自己被數據和流量綁架!心該自由,才會讓人覺得自由。😊
珥東圓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5
林燃(創作小說家) 沒錯😊自由書寫~
avatar-img
珥東圓子的方格子
20會員
18內容數
歡迎來到斜槓文案師的諧教,別人都槓上開花了,我還在方格子抬槓。 這裡會用諧音、詼諧的方式說著一些看似無用卻有理的幹話,幹什麼話,是哲學話。 可能偶爾會放鴿子(欸沒有啦)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抒發一下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越來越感受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和流量競爭。
Thumbnail
抒發一下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越來越感受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和流量競爭。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Thumbnail
在網紅時代,為了吸引觀眾,一些網紅創作內容低質化、散佈假新聞、忽略個人隱私等問題成為普遍現象。為瞭解決這些亂象,建議加強內容品質和監管,提高觀眾的媒體素養,並規範網紅的行為。
Thumbnail
在網紅時代,為了吸引觀眾,一些網紅創作內容低質化、散佈假新聞、忽略個人隱私等問題成為普遍現象。為瞭解決這些亂象,建議加強內容品質和監管,提高觀眾的媒體素養,並規範網紅的行為。
Thumbnail
隨著數據資產化進程的加速,數據不僅成為企業的重要資源,也逐漸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了解數據資產化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如何利用這個趨勢進行套利,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有價值的。
Thumbnail
隨著數據資產化進程的加速,數據不僅成為企業的重要資源,也逐漸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了解數據資產化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如何利用這個趨勢進行套利,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有價值的。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Thumbnail
在這個網路無所不在的時代,我們經常享有資訊的自由流動和無限的知識。 想像一下,你打開手機或電腦,想查看最新的新聞、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或是瀏覽一下娛樂內容,但卻發現許多網站和應用程式都無法存取。 聽起來是不是很難以置信? 但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來說,這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在這個網路無所不在的時代,我們經常享有資訊的自由流動和無限的知識。 想像一下,你打開手機或電腦,想查看最新的新聞、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或是瀏覽一下娛樂內容,但卻發現許多網站和應用程式都無法存取。 聽起來是不是很難以置信? 但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來說,這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