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高瑞希於今日(6/28)發布的《無條件的自愛,才會成就大愛》,我想起了過往不容批評的我,還有最近不懂為何有人會情緒性地卯起來封鎖自己看不慣的人事物,也一併有了解答。
這兩者看似無關,其實都是創傷後的自我防衛,即使對方並非針對性地攻擊自己。
過往容不得被批評的我,最嚴重的時期大概是在四、五年前,工作上,只要有人挑出、指正我的心態或做事方法,我就會像個感知到危險的刺蝟般,立刻拱起背上的刺,發動反射性反駁的連環攻擊,不論那指正是否正確(當然,防禦當下,我並無法理性判斷對方的觀點是否正確,基本上都是主觀認為不正確的,因為他正摧毀我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價值觀的池城堡壘。)。
「你是不是覺得很不公平?」某日我與老闆的女兒爭吵過後,主管私下問我。當下其實我很想反駁說:「我知道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但…」,但礙於主管的口才,我決定把這口氣先嚥下、選擇沉默,先聽她說。
但實際上我也沒有認真在聽她說,因為那股「這不公平」的氣不斷在我胸口徘迴、在我腦中迴響著。
後來有位前輩點醒我,說我之所以如此這般遇批評即「開刺地防衛性攻擊」,可能是因為自小便覺得無人能保護我,只能自身發起防衛戰,又或是天生防衛心較重,但其實那些指正大多對事,不針對我這個人,也就是,不是「為了批評我而做的批評」,也只有在我冷靜下來,思考過後,才能真正明白那些指正都是為了使我成為一位更多方完善的人(不論於客觀角度而言,那些人雞不雞婆)。
也只有在多年以後,我的情緒內核穩定了、自愛了,才不會一遇到指正就直觀地與對方發起防衛戰(又不是在玩皇室戰爭),而是能夠多用理性的部分分析對方的指正是否正確,我應該道謝吸收,又或是微笑帶過(外表微笑點頭、內心選擇無視)。
「卯起來封鎖自己看不慣的人事物」與「容不得被批評而觸發防衛戰的我」的本質也是相同的,都是一種創傷性的防衛,只不過一種是在線上、虛擬的,一種是線下的面對面。
在網路上能遇到的評論與觀點想法又更多了,那些不是主動到自己版上叫囂嚷嚷的也就算了(但很多也會卯起來封鎖這種的,撇除*註Threads的陌生推送方式使我們無從選擇,想讓自己版面乾淨些、多一些自己喜歡的言論,好像除了封鎖別無他法。但我也不會這麼做,看到不喜歡或是過於情緒化的串文,直接無視滑過就得了,也不會讓我內心起任何波瀾,封鎖還要多兩個步驟,我懶。),
若是自己發布了一則串文,卻引來不少情緒性甚至是攻擊自己的言論,真的就得反思自己究竟發佈了什麼,通常串主的文字情緒越大,引來的評論也會是情緒發言佔多數。
社群其實就像是被縮小燈照過的「放大版社會」,日常生活就算再怎麼自由、經常四處遊走且能與人暢談,也不見得能吸收到像社群上這般多的言論、甚至是觀點,來與自己的想法相碰撞,所以,的確,社群是個很可以跳脫(或擴大)同溫層的地方。但所謂基數愈大,聽見各方觀點的機會自然就會愈多,如若真的如此在意那些自己看不慣的帳號或言論,封鎖沒有不好,還能一勞永逸、「六根清淨」地持續擴大自己的同溫層。
同溫層沒有不好,同溫層很舒服,我也喜歡待在裡面,只是這樣就會限縮了我的視野。
我還期待看到那些我還未拓展的視野、聽到那些我沒聽過的觀點,世界何其大,一生何其短,我們不見得能夠在一生裡,存夠旅遊經費並抽出大把時間,去到各個地方深度旅遊,就算做到了,我也自覺難有足夠的時間與那些願意交流的陌生人,交換雙方的視野與觀點。所以我選擇抽時間在社群上與人交流,如此,那些熟知的、淺交的、陌生的,都會因為我公開的帳號與敞開心胸的言論而與我有所交流。即使螢幕上的文字沒有心臟,但螢幕的另一端、操作的人有熱血,別誤會,沒有要你拋頭顱、灑熱血,只想你知道,在AI橫行(好啦也是人類讓他們橫行的)、連真人的聲紋也能被模仿的時代,還是有「人」真心想與你交流的。
不過記得,還是別過度沉癮於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那些關愛我們的人有深度的情感交流也是重中之重。
歡迎到Threads、IG,或是我的個人網頁與我一同遊玩😊註記如有誤也歡迎留言討論。
*註Threads的陌生推送方式:直到2024年6月28日,Threads的首頁串文推送方式,如若選擇「為你推薦」,則不會以追蹤的對象串文為主,時常會看到其他自己未追蹤帳號的串文,追蹤與陌生的比例約是2:8,這陌生的8也包含自己的追蹤帳號在其下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