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主管的喃喃自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下部分內容來自 Podcast 《哈哈哈三文魚》EP62

最近換了職稱,感覺換了腦袋。

感覺有些事可以寫下來當作紀念(?)

順便記錄自己的人生。


初接管理職的時候真的不是很習慣,

從以前我就是一個比較擅長管好自己的人。

反過來說,別人怎麼樣,我其實不太想管,但不太想管並不是我沒看見,大概類似你看到有人亂丟垃圾,但想著那也跟我無關的心態,所以就沒有特別去舉報。

(當然如果垃圾是丟來我家就會去舉報了)

所謂事不關己,己不操心吧!

但管理職就不能這樣,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只管好自己,從此之後組內所有人的事,都是我的事,雖然說是不用像保母那樣管到太細,不過至少要讓組員每個都表現得像個正常人…

如果有人很脫序,就要糾正他,不能像以前那樣看到他亂丟垃圾還不處理。


這時候又牽扯到究竟要當個民風開放、慈眉善目的民主主管,還是說一不二的獨裁主管。

在以前還沒當小主管的時候,總是想像著未來自己會是那個開放的主管,但想像通常與現實有很大的出入,所以幻想終究是幻想,在看到自己的主管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然後嘗試說服某組員目前公司高層指定的政策時,當時我就醒悟了,這個政策根本沒有推翻的可能,嘗試說服的動作顯然是多餘的,政策的傳達當然是要清楚,組員有疑問確實該盡力解答,但如果是個人情感上的反彈或是單純不願接受,就不用太針對這部分去說服,只是徒勞而且害死自己的腦細胞而已。

所以,與其一廂情願要當個開放的主管,不如有條件的當個獨裁的上司,甚至直白的說,主管要組員做事本來就天公地道,只是現今社會管理方式傾向給予更多的話語權,促進良性的溝通,可惜的是有時候良性的溝通也會失焦成惡性的爭執。


另外在指正組員的時候到底該嚴厲地指正 (俗稱:電) 還是委婉地勸說也是一門學問,有些人適合好好跟他說,有些人好好地說他會以為你在跟他商量,其實這是命令…

(難道是傳說中的抖M?一定要用電的?!)

以一個不太愛發脾氣的金牛座來說,要嚴正糾正別人是一件非常消耗能量的事,我更期待的是只要我說三分話,他們就可以明白我的意思 (CP值超高),但這可遇不可求,親近的父母家人、友人、男女朋友,都未必可以做到這個程度了,在職場上如此要求確實是奢望了。


對我來說,能力雖然很重要,但是配合度才是決定一個組員是否會受到重用的地方

理想的狀態當然是配合度跟能力都很高,但這俗稱瑰寶,不是天天有的,退而求其次,能力平庸但配合度高也是不錯的。

大概就像以下這樣吧


1. 配合度高+能力好

2. 配合度高+能力普

3. 配合度普+能力好

4. 配合度普+能力普

5. 配合度差+能力好 (如果不缺人,這個其實不想用,會是一匹脫韁野馬)

6. 配合度高+能力差 (某些情況這種人很會搞事,搶著做事但是常常搞砸,災難製造機)

7. 配合度普+能力差 (這嚴格來說不該錄取,能力差幹麻錄用??)

8. 配合度差+能力普 (這也不該錄取,不要找個專門來唱反調的)

9. 能力差+配合度差 (這個是錄取來毀滅世界的)


總結一下大概都不會希望自己的團隊裡面配合度跟能力有出現「差」的狀況,可以接受平庸的人,畢竟這世界平庸的人多,寫到這裡不禁嘆了一口氣,不過是社畜而已,哪來這麼多心得哈哈哈,但還是希望未來自己在這個弱肉強食的職場生涯中可以有更多體悟吧!

哈哈哈三文魚的碎碎念 Podcast 部分集數相關的文章會寫在這裡 有時候也會拿來分享一下日常 總之…就是一個隨性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件銷售案的成功,50%取決於業務員態度的積極與否,其次才是言辭和書面溝通技巧,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主動積極的熱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因此,不論個性多麼害羞內向、商品多麼平庸難賣、客戶的脾氣有多麼難以操控,主動積極的業務員都不會選擇受制於人,他們會主動出擊,透過改變自己、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談起會議,如果你的腦海裡浮現的還是那個千篇一律的畫面——會議室、人、輪流報告和冗長討論,那你可能還稱不上真的懂開會。 依據會議目的、規模的不同,每種會議預期獲得的產出也不同。舉例來說,藉由召開「決策執行」類會議,人們得以傳達企業策略、推動業務,並了解團隊進度;但是,當企業計畫推出新商品時
沒有什麼比政治人物、社會運動者的演說更能彰顯說服的威力,無論是爭取平權、凝聚國族向心力,或是發人深省的道德批判,一席演說,可以展現講者的精神、感動群眾,進而激發各種行動。以下介紹著名演說中鏗鏘有力的5種句型,並提供5種回話練習,鍛鍊你的說服技術。
在網路還未發達的時代裡,口耳相傳是品牌能獲得消費者認同的關鍵。到了網路時代,口碑對顧客的影響力更是增強。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表示,顧客的購買行為通常會受到自我、他人和外在3種影響力的交互作用。
一件銷售案的成功,50%取決於業務員態度的積極與否,其次才是言辭和書面溝通技巧,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主動積極的熱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因此,不論個性多麼害羞內向、商品多麼平庸難賣、客戶的脾氣有多麼難以操控,主動積極的業務員都不會選擇受制於人,他們會主動出擊,透過改變自己、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談起會議,如果你的腦海裡浮現的還是那個千篇一律的畫面——會議室、人、輪流報告和冗長討論,那你可能還稱不上真的懂開會。 依據會議目的、規模的不同,每種會議預期獲得的產出也不同。舉例來說,藉由召開「決策執行」類會議,人們得以傳達企業策略、推動業務,並了解團隊進度;但是,當企業計畫推出新商品時
沒有什麼比政治人物、社會運動者的演說更能彰顯說服的威力,無論是爭取平權、凝聚國族向心力,或是發人深省的道德批判,一席演說,可以展現講者的精神、感動群眾,進而激發各種行動。以下介紹著名演說中鏗鏘有力的5種句型,並提供5種回話練習,鍛鍊你的說服技術。
在網路還未發達的時代裡,口耳相傳是品牌能獲得消費者認同的關鍵。到了網路時代,口碑對顧客的影響力更是增強。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表示,顧客的購買行為通常會受到自我、他人和外在3種影響力的交互作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新手主管應優先具備的三項關鍵能力,我認為是溝通能力、領導能力、培育部屬能力。 這三項能力不僅是新手主管立足的基石,更是他們在企業中長期發展的關鍵。 來閱讀本文進一步了解吧!
Thumbnail
「也許我的焦慮,可以讓你感到不孤單?」 升遷,還是轉職? 在我進入公司快一年的時候,大主管和小主管突然找上我,告訴我因為組織改組,需要成立一個新的團隊,負責的領域與我過去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問我,願不願意擔任這個團隊的主管。當時我只覺得升官了?還有新東西可以玩?就這麼傻傻地答應了。
Thumbnail
升任主管的那天,我滿懷信心,卻沒料到現實狠狠地給了我一巴掌。 原以為當主管就是坐著發號施令,但當我真的站上這個位置,迎接我的竟是一片混亂。 我的團隊有四人,其中三人上週還和我一起對老闆發牢騷,這週卻成了我的組員,氣氛尷尬得讓人窒息。 上任首週,我滿心期待地分配了工作,卻在月會上被不如預
Thumbnail
阿宏剛剛升任為部門主管,這是他夢寐以求的職位,對他來說,這意味著努力終於得到了肯定。然而,當他真的坐上這個位置,才發現現實並不像想像中那麼美好。第一天,阿宏滿懷信心地進入辦公室,但很快就感受到了壓力和挑戰。
Thumbnail
把老闆當人,是我在年輕的時候,做得駕輕就熟,年紀大了以後,反而馬失前蹄的一件事。
阿龜的工作雜記(24/3/23) - 當一個小小的管理階層(leader)小心得跟抱怨
Thumbnail
初接管理職的感受與困惑,面對不同性格的團隊成員如何管理與引導,如何在職場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一起來探討在管理職上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新手主管應優先具備的三項關鍵能力,我認為是溝通能力、領導能力、培育部屬能力。 這三項能力不僅是新手主管立足的基石,更是他們在企業中長期發展的關鍵。 來閱讀本文進一步了解吧!
Thumbnail
「也許我的焦慮,可以讓你感到不孤單?」 升遷,還是轉職? 在我進入公司快一年的時候,大主管和小主管突然找上我,告訴我因為組織改組,需要成立一個新的團隊,負責的領域與我過去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問我,願不願意擔任這個團隊的主管。當時我只覺得升官了?還有新東西可以玩?就這麼傻傻地答應了。
Thumbnail
升任主管的那天,我滿懷信心,卻沒料到現實狠狠地給了我一巴掌。 原以為當主管就是坐著發號施令,但當我真的站上這個位置,迎接我的竟是一片混亂。 我的團隊有四人,其中三人上週還和我一起對老闆發牢騷,這週卻成了我的組員,氣氛尷尬得讓人窒息。 上任首週,我滿心期待地分配了工作,卻在月會上被不如預
Thumbnail
阿宏剛剛升任為部門主管,這是他夢寐以求的職位,對他來說,這意味著努力終於得到了肯定。然而,當他真的坐上這個位置,才發現現實並不像想像中那麼美好。第一天,阿宏滿懷信心地進入辦公室,但很快就感受到了壓力和挑戰。
Thumbnail
把老闆當人,是我在年輕的時候,做得駕輕就熟,年紀大了以後,反而馬失前蹄的一件事。
阿龜的工作雜記(24/3/23) - 當一個小小的管理階層(leader)小心得跟抱怨
Thumbnail
初接管理職的感受與困惑,面對不同性格的團隊成員如何管理與引導,如何在職場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一起來探討在管理職上的經驗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