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自責造成長期職場壓力?心理諮商師鼓勵:讓「心聲」監督你前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免費限時開放,歡迎購買《經理人的職場工作術》閱讀更多文章!

「答應主管要在一周內交出報告,卻沒有做到。」「跟同事說好要一起聚餐,家裡突然有事,只好爽約。」「答應自己要減肥,還是一直吃高熱量的食物。」發生這些情況,你是不是會感到羞愧、內疚、良心不安,甚至是罪惡感?如果有,代表你是一個負責任的人。

但過度自責,也可能造成心理上的長期壓力,譬如「我真的很差勁」「為什麼總是做不好」「真的很對不起大家」,由於自怨自艾,影響工作表現,又形成惡性循環。
《內疚清理練習》作者、丹麥心理諮商師伊麗絲.桑德(Ilse Sand)指出,羞愧和「狀態」有關,是比較淺層的情緒,像是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內疚、罪惡感則和「行為」相關,例如:不小心把湯灑在別人身上,關鍵在於「你做了或沒有做某件事情」,導致不好的結果發生,而感到自責。

raw-image

自責之後自問:「我可以怎麼做?」

正確的處理方法並不是一刀兩斷,鴕鳥式的安慰自己「我其實沒有錯」,而是要進一步拆解內疚的成因,判斷事態的嚴重程度。

桑德指出,內疚可以分為理性與不理性。前者是較常見的情況,就是「因為我……導致事情……,」有確切的因果關係。這時候,要明確意識到,你正在攻擊自己、批評自己,接著再思考,這些批評是否有建設性。

例如工作表現不好,你感到內疚,而且內心有個聲音責怪自己「真的很不長進」,但仔細探究,這個念頭沒有辦法幫助到自己。自我對話的過程中,盡量使用「我可以……」「我還能夠……」的句型,把節奏拉回正面思考。

不理性的內疚,則是人們「根本沒辦法掌控的事,卻仍感到良心不安」。例如你對自己的性向感到內疚;看到父母離異,怪自己沒有顧好家庭氣氛(但這其實不是你一人應該承擔的事)。當你發覺了事件的不理性面,很多時候內疚感也會不攻自破。
桑德補充,我們不一定能分辨,內疚是屬於哪一類。但只要你多問自己,「為什麼我會這麼低落?」「為什麼它的影響力這麼巨大?」就有機會看清楚內疚的真面目。

合理的內疚,會使你成為更好的人

過度的內疚,會變成一種折磨,合理的內疚,則是一個人成長的催化劑。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大衛.柏恩斯(David Burns)在《好心情:新情緒療法》指出,內疚感、羞恥感、自豪感,其實都會激活大腦中的神經迴路,鼓勵人們前進。
他表示,容易內疚的人,通常會更努力工作,且被認為是更有能力的領導者,他們也是更好的朋友、夥伴。這是因為,這群人在行動前,就會顧慮到後果,並自我鞭策、自我譴責,不太願意偷懶、撒謊、作弊。

換句話說,你可以把內疚感,看作一項正面的推進力。如果少了它,你可能變得懶惰、沒有衝勁、或是做出更不符合自己中心思想的事情(例如違反道德或法律)。
柏恩斯建議,從這個角度出發,就比較容易維持適度而不過度的內疚感。舉例來說,你闖了紅燈,對自己違規感到自責,但其實那天是為了趕上面試(是你應該做的事),既然已經繳清罰單,就不需要繼續躲在違規的陰影下。最後,每當內疚感出現,可以自我思辨,「我能從這次事件中學習到什麼?」也有助於走出陰霾,大步向前。


整理.撰文/盧廷羲

《經理人的職場工作術》專為職場新鮮人挑選 10 個職場技術,限時特價 $349!(再送 vocus Premium 1個月)👉點此快速結帳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經理人的沙龍
244會員
100內容數
重新檢視過往時間分配,揪出浪費時間的「偽工作」,再一一擊退「時間殺手」。讓你成為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不再加班、享受與家人的時光,找回人生的掌控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 工作10來年了,我看到責任心過剩的人都過的不開心。他們總是任勞任怨,下班了還時刻緊繃,手機不敢離身。最後並沒有換來長官的認可體諒,而是越來越多的工作,先不說有沒有進步,就連請假都難。最後讓自己陷入無休止的迴圈裡,逐漸養成了”愛抱怨”的個性,人際關係因此變得緊張起來。 💔
Thumbnail
🔥 工作10來年了,我看到責任心過剩的人都過的不開心。他們總是任勞任怨,下班了還時刻緊繃,手機不敢離身。最後並沒有換來長官的認可體諒,而是越來越多的工作,先不說有沒有進步,就連請假都難。最後讓自己陷入無休止的迴圈裡,逐漸養成了”愛抱怨”的個性,人際關係因此變得緊張起來。 💔
Thumbnail
最近公司裡的A組長說要跟我聊聊 大概花了15分鐘左右的時間,整體內容就是在抨擊我工作上不負責任、不用心、與業務們溝通不順暢造成大家都拒絕跟我配合,為了平息紛爭只好把一些需要執行的案子轉給同單位的其他同事處理,造成他們工作量爆量,這樣的造成組上的負擔以及污點,希望我要好好思考自己的定位在哪裡。 其
Thumbnail
最近公司裡的A組長說要跟我聊聊 大概花了15分鐘左右的時間,整體內容就是在抨擊我工作上不負責任、不用心、與業務們溝通不順暢造成大家都拒絕跟我配合,為了平息紛爭只好把一些需要執行的案子轉給同單位的其他同事處理,造成他們工作量爆量,這樣的造成組上的負擔以及污點,希望我要好好思考自己的定位在哪裡。 其
Thumbnail
有些人在職場上會被軟土深掘,工作越塞越多,從心態到行為,有幾件事情可以嘗試,認真負責沒有錯,但你可以同時兼顧認真負責和自我界線。
Thumbnail
有些人在職場上會被軟土深掘,工作越塞越多,從心態到行為,有幾件事情可以嘗試,認真負責沒有錯,但你可以同時兼顧認真負責和自我界線。
Thumbnail
剛出社會時,通常不太會有什麼能力去改變公司裡的現狀,而在其中的我們又不可避免的會被影響,面對指責時,我們最常做的通常都是指出問題,接著雙手一攤說「沒辦法,這不是我能控制的」。 會遇到的問題有哪些呢?撇除掉硬技能不足的狀況(就是你吃飯的技能),最常遇到便是人的狀況。
Thumbnail
剛出社會時,通常不太會有什麼能力去改變公司裡的現狀,而在其中的我們又不可避免的會被影響,面對指責時,我們最常做的通常都是指出問題,接著雙手一攤說「沒辦法,這不是我能控制的」。 會遇到的問題有哪些呢?撇除掉硬技能不足的狀況(就是你吃飯的技能),最常遇到便是人的狀況。
Thumbnail
【•職場中經常發生的"尊嚴剝削"情況,是工作者享受的遊戲,還是沉默的忍讓;言語霸凌,工作量的壓榨應該已是許多人心知肚明的日常,面對工作上的壓力百分80以上都是情緒調適,而不是工作的突破。專注工作者與出張嘴的領薪人在工作表現上本來就有差異,會產生壓力的來源以及程度恐怕難以從表現明確。自責與內疚是慢性自
Thumbnail
【•職場中經常發生的"尊嚴剝削"情況,是工作者享受的遊戲,還是沉默的忍讓;言語霸凌,工作量的壓榨應該已是許多人心知肚明的日常,面對工作上的壓力百分80以上都是情緒調適,而不是工作的突破。專注工作者與出張嘴的領薪人在工作表現上本來就有差異,會產生壓力的來源以及程度恐怕難以從表現明確。自責與內疚是慢性自
Thumbnail
有天主管找同事聊聊績效不好原因,希望協助同事找出問題進而調整,會議開始主管詢問成績不佳原因,同事未如預期中提出問題或解決方法,而是一昧的把原因怪罪公司,訴說公司、主管應該要怎麼做才好,此時的主管臉色三條線,心想著到底是誰績效不好!這是我過往擔任主管時曾發生過的狀況。 有人會說同事提出公司或主管問題
Thumbnail
有天主管找同事聊聊績效不好原因,希望協助同事找出問題進而調整,會議開始主管詢問成績不佳原因,同事未如預期中提出問題或解決方法,而是一昧的把原因怪罪公司,訴說公司、主管應該要怎麼做才好,此時的主管臉色三條線,心想著到底是誰績效不好!這是我過往擔任主管時曾發生過的狀況。 有人會說同事提出公司或主管問題
Thumbnail
答應主管要在一周內交出報告,卻沒有做到。」「跟同事說好要一起聚餐,家裡突然有事,只好爽約。」「答應自己要減肥,還是一直吃高熱量的食物。」 發生這些情況,你是不是會感到羞愧、內疚、良心不安,甚至是罪惡感?如果有,代表你是一個負責任的人。
Thumbnail
答應主管要在一周內交出報告,卻沒有做到。」「跟同事說好要一起聚餐,家裡突然有事,只好爽約。」「答應自己要減肥,還是一直吃高熱量的食物。」 發生這些情況,你是不是會感到羞愧、內疚、良心不安,甚至是罪惡感?如果有,代表你是一個負責任的人。
Thumbnail
在面臨預算削減,員工裁員和部門變更的工作場所,壓力大的情況太普遍了。在這種情況下,控制自己的情緒可能會越來越難,但這樣做對您而言尤為重要。畢竟,如果管理層被迫裁員,他們可能會選擇讓那些能夠處理自己的情緒並在壓力下工作良好的人。 在工作中管理自己的情緒 以下是一些應對挫折的建議: 1)停止並評估–可以
Thumbnail
在面臨預算削減,員工裁員和部門變更的工作場所,壓力大的情況太普遍了。在這種情況下,控制自己的情緒可能會越來越難,但這樣做對您而言尤為重要。畢竟,如果管理層被迫裁員,他們可能會選擇讓那些能夠處理自己的情緒並在壓力下工作良好的人。 在工作中管理自己的情緒 以下是一些應對挫折的建議: 1)停止並評估–可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