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 2月2日(國曆113/3/10) 頭牙日 土地公日,想祈求來年旗開得勝、財運廣進,別忘 頭牙祭拜土地公。(什麼?土地公生有兩次?請看最下方附註)
在古代為祈求旗開得勝,古代出兵時都會進行祭旗禮,謂之『禡牙』(ㄇㄚˋ ㄧㄚˊ),《宋史‧禮志》:「禡牙」係「『禡』師祭也。軍前大旗曰『牙』,師出必祭,謂之『禡牙』」。
而在《台灣省通志》中指出:「土地公亦為商人所崇拜之財神。商家例於每月望朔之翌日,具饌祭祀土地神,曰作迓(或牙),又曰迓福,即迎接福運之意。」
就是說,每月有兩次(望朔之翌日,就是 初二、十六)的財神祭祀活動。通常當地財神即為土地公,因民間認為土地神能夠保佑商家生意興隆,高朋滿座,客似雲來。這樣的祭祀活動,稱為「作迓」又叫迓福。
在者民間一般認為正月初二,正值農曆新年期間,諸神上天廷奏報玉皇上帝,尚未回到民間,而正月十六時,上元節又剛過,故將二月二日視為每年首次做牙(迓禮), 故稱之為「頭牙」,而十二月十六日則是每年最後一次做牙,故稱之為「尾牙」。
【頭牙】
每年農曆二初二日一般說為土地公的生日,其實正確為土地公任職日,又稱為「頭牙」。工商界就以此為新年度第一個祭拜土地公的日子,並同時準備三牲及豐盛的供品為土地公慶生,也慶賀祂的到任,希望藉由祂的庇祐今年能夠得到平安豐收。
工商界老闆們也利用這天來宴請所有員工,而這一天又是二月仲春之始,因此儀式又稱為「喝春酒」,期盼所有員工在這新的一年中,能為老闆努力用心打拼。
農曆 2月2日(國曆113/3/10)
當日上午八點到下午四點
*土地公廟或家中店場中,有土地公神像或神龕前祭祀。
*無供奉,則可在門口祭拜,並且記得「從門口往外拜」。
1.鮮花一對
2.防風蠟燭 一對(用來照見光明,燭火只能自然熄滅,不可吹熄,故請買適當大小,如燭火祭祀圓滿時還是光亮,請將其移到安全之地點)
3.三牲(五花豬肉一塊、全雞一隻、香煎魚一條)(若是素食者免準備)
4.五樣水果(當令水果)
5.米酒三杯(準備三牲者要準備、米酒要倒三巡)
或清水三杯(僅準備五果者要準備)
6.紮紅紙的麵線三綑
7.壽桃 三個
8.紅龜粿三個
9.發粿或蛋糕一個
10.餅乾或糖果(花生:吃到老。麻糬:黏錢。)當地土地公喜歡吃什麼,準備祂喜歡吃的東西。
→麻糬:麻糬的黏著性可以黏住錢財,聽說是為了要黏住土地公伯的鬍鬚,一併把錢財黏過來
→發粿:台語諧音似「發財」,常看到土地公供桌及一般祭拜都有,祈求財運亨通
→花生:象徵吃到老,讓你賺錢賺飽飽,搭配點米酒、清茶,土地公會開心得笑呵呵
大太極、中太極、小太極、天金、足百壽金、尺金、刈金(九金)、福金五綑(又稱小爻金)、大天錢、開運錢,也有人在加元寶 或 發財金。
※紙錢 有些廟因環保要求,只能用廟自己的,不開放外來金紙,蠟燭也是部份廟是不開放點蠟燭,拜拜前要特別注意。
※每項供品皆以單數為宜,因為單數代表陽、偶數代表陰。另外,也可以看看當地土地公喜歡吃什麼,準備祂喜歡吃的東西。
※水果不可使用芭樂、蕃茄、釋迦(一般都是以香蕉、鳳梨、蘋果、橘子等圓形水果為適合)。
延伸閱讀:
1.這幾種水果拜拜絕不能上供桌!供品有那些禁忌.....|方格子 vocus
1.供品擺上供桌,若是在廟裡拜拜可在擺放完供品後。
2.點蠟燭。
3.神前獻茶和酒。
4.上香
每人三炷香焚香恭請土地公降臨受饗,念祝禱文
若是到廟的則需先到天公爐向玉皇大帝稟報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址、願望、祈求平安順利。接下來,開始祭拜土地公,念祝禱文,稟報姓名、居住住址、願望、祈求土地公保佑。
5.叩謝,行三跪九叩禮
6.化金
香燒至二分之一,上第二柱,直到第三柱香燒至二分之一時,可以擲筊問土地公是否可開始化紙錢了嗎?如果土地公認為可以了,雙手捧金紙向土地公一拜,去化紙錢,注意,在紙錢燒完後,要記得雙手合十向土地公表達感謝。若得陰筊請再等五分鐘,若香過半請再補三柱香,直到土地公允許撤供為止。
※有些大樓會統一一起燒金紙要特別注意合群,是拜出財氣,不是怨氣。
※ 自購金紙最好挑好一點,燒化快、煙少、無臭味。
6.以酒圈灑於紙錢四周(在廟祭祀者不用)。
7.燃放鞭炮(在廟祭祀者不用)。
8.收供
弟子(信女) OOO 手執三柱清香 誠心拜請
本境福德正神到來臨
今逢 OO年 二 月 初二 日
為福德正神您的加昇及頭牙 日
弟子 OOO 及OOO 公司全體人員
公司(店鋪)地址位在oo縣市oo區oo路oo號oo樓,
誠心虔備敬果敬茶(三牲酒禮)及金帛財寶敬奉
福德正神鑑納
祈求弟子 甲午年
事業興隆 財源廣進 大興大旺
鴻圖大展 萬商雲集 大吉利市
男添百福 女納千祥 四時無災
八節有慶 貴人扶助 百事亨通
萬事如意 四方五路招財進寶到此來
說法一、
「迓」字,是「迎接」的意思。
宋 王安石 《上徐兵部書》:“伏惟為國自壽,迓迎休福。又或 「迓媽祖」即迎接媽祖。又通作訝。《周禮‧秋官‧訝士註》訝,迎也,士官之掌迎四方賓客者。
而土地公亦為商人所崇拜之財神,「作迓」有著迎接財神之意,又曰迓福,即迎接福運之意。
說法二、
在古代為祈求旗開得勝,古代出兵時都會進行祭旗禮,謂之『禡牙』(ㄇㄚˋ ㄧㄚˊ),《宋史‧禮志》:「禡牙」係「『禡』師祭也。軍前大旗曰『牙』,師出必祭,謂之『禡牙』」。而在商場中,「同行如敵國」,爾虞我詐,其風險之大,一如行軍打仗。因此,一年之中首日開市,即仿效軍隊舉行「師祭」,祈求旗開得勝之意,也來個祭典,冀望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說法三、
古人買賣交易時,都利用「朔」、「望」這兩天,大家在約定的定點「以物易物」,拿自己生產的東西,換取其它日常生活必需的物品,等到規模越來越大,就成為市集;大家在市中互換物品,所以這種交易方式,就叫「互市」。
而為了減少「互市」時,發生糾紛爭執,於是就設立了「互郎」官,來管理「互市」,後來人們將「互郎」誤記為「牙郎」,於是「做互市」便成了「做牙市」。
說法一
在農曆初一、十五「互市」交易完成之後,在翌日也就是初二、十六,為了慶祝交易成功,都會祭拜土地公,感謝其賜予他們豐盛的五穀雜糧,民生百物,使他們有物可「易」,再者也感謝土地神庇佑使其交易順利,換得自己所需的民生用品,這種祭拜的禮儀,稱為「互祭」。
「互祭」完後,因為祭品十分豐厚,主人家就利用牲禮,煮成可口美味菜餚,招待交易的人和店裡的伙計,藉以連絡感情,慰問員工的辛苦稱為造福。於是「做牙」的習俗就產生了。
說法二
在《太上靈寶說土地公妙經》一段關於『初二、十六』的敘述:「……每月初二或十六為之衙日,吾當下降遣溫鄭二聖者隨門抄寫,若有男女不孝父母,不敬三寶,不重五穀,不修香火,一切惡事錄於黑簿之中……」。
所以每月初二十六土地公下降日拜拜,一來是恭迎(禮多神不怪),二來若有錯請土地公輕放、三則是請土地公保佑生意興旺、滿載而歸。
民間傳說土地公的聖誕有兩天分別是二月初二及八月十五,而會有兩天的原因有以下的說法:
說法一:分別為民間及典籍中土地公聖誕日
二月初二為 張福德之誕生日,八月十五為 句龍 聖誕。
在民間傳說:「土地公姓張名福德,字濂輝,生於周武王2年(即公元前1134年)2月2日,自小天資聰明,事親至孝,為人忠厚…」
而 句龍土地公的聖誕,則記載在福德正神真經:「吾是三皇五帝后土之臣。本境…八月十五神壽誕。農家魚民.........。五穀大豐登。汝等眾生聽聞。二月初二日是加昇。封為福德正神 」
說法二:這兩天為古代皇帝社祭之日
土地公的來歷為古代君主所祭「天、地、社、稷」中的地祗和社、稷之神。而天地之神,民間本來是不得祭祀的。到了明朝洪武元年11月丙午條,中書省與禮部合議,奏定天子以至庶民所祭祀,就郡縣以及庶人定制:郡縣宜立社稷有司春秋致祭,庶人祭里社土榖之神及祖父母、父母,並得祀竈。
又太祖實錄卷(53)洪武3年6月甲子條:中書省臣等奏,凡民庶祭先祖,歲除祀竈,鄉村春秋祀土穀之神,凡有災患,禱於祖先。
又顧炎武所撰天下郡國利病書中的平定州志秩祀:春祈秋報,以社以方,載于風雅,太祖高皇帝許民間每里一壇,令祭五土,五穀之神,以里長主祭。
久之即形成習俗而造成土地公的聖誕有兩天。
但無論是那一天對我們而言,聖誕只是有個理由,可以用比較盛大的方式來感謝土地公對我們的照顧,是二月二也行、八月十五都罷,心只要有 祂,其時天天都是「伯公」的生日,您說是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