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的緣與命:巴黎I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4.02 en France


  Aliette從台灣回法國過完暑假後,在巴黎繼續開學攻讀社會科學碩士,第一個月她就傳了好多巴黎的照片給我分享她的新生活,後來的三年當中也一次次邀請我去巴黎找她,我知道那不是客套話,是真正的邀請,於是我在兔年將至的時候做了決定:隔年過年出發吧。

  班機觸地抵達戴高樂機場時,我快樂得要飆出眼淚,心裡好想謝謝不曾出現在生命中的上帝,可能因為是禮拜天的緣故。

  我又回到法國,回到巴黎了,真正的 Re-voir。


西堤島 (Île de la Cité),我最愛的 Notre-Dame de Paris 就在島上,希望三訪時可以如願拜訪她。

西堤島 (Île de la Cité),我最愛的 Notre-Dame de Paris 就在島上,希望三訪時可以如願拜訪她。


  過海關排了近一個小時沖散了浪漫,機場網路掛掉聯絡不上任何人,我也只能乾等著入境後再換卡,這真的沒辦法在排海關的時候做。一走到接機大廳就看到Aliette,睽違四年的重逢卻恍若昨日在台北喝茶聊天的那些日子,不需要再多的時間拾起這四年的種種,ça fait longtemps,親吻臉頰與大大的擁抱,我們都還是我們,一樣的真摯熱情,歡迎光臨巴黎。

  這回從地底下又見巴黎的第一眼是歌劇院,披著精品廣告外皮的歌劇院,穿出地面我隨即感受到天氣不若想像中的寒冷,頂多台北寒流的程度,濕度不那麼高體感溫度就沒那麼難受。第一天就開始長途步行,巴黎真的太美、太美,再訪還是驚呼連連,同時也有難得的熟悉感,我們穿梭在右岸與左岸、西堤島(我無緣第二次的聖母院)、太子廣場、拉丁區、聖日耳曼德佩區、孚日廣場,無數的教堂,夜晚也捨不得待在公寓裡,又穿越羅浮宮從右岸到左岸,向著巴黎鐵塔的亮光前進,我初次瞥見夜的香榭麗舍與凱旋門,美夜巴黎,我們在傷病院橋欣賞了閃耀的鐵塔。


夜的香榭麗舍

夜的香榭麗舍

raw-image
raw-image


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

  二訪巴黎的願望清單中最想去的是拉雪茲神父公墓,位於第二十區,腹地非常大,公墓園區大大小小的道路小徑很安靜,陰天的枯樹讓整座墓園更顯莊嚴,可以用漂亮來形容。Aliette向我介紹,從前的天主教墳墓會蓋得像涼亭那麼高大,現代則簡化了棺木本身,改良成靜靜躺在土地上的石墓,逝者的軀體深埋在六呎之下,on dit six pieds sous terre;我們繞來繞去找著偉人們的墓,蕭邦、巴爾札克、莫里哀、比才、Edith Piaf,還有查理週刊事件中的遇害者,也看到不少華裔移民的墓。

  ”Death doesn't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sinners and the saints

         It takes and it takes and it takes”


raw-image


  參觀墓地在台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我們太忌諱死亡與陰陽兩隔,留著台灣人的血液,我對於兩種文化都是抱以尊重的態度,死亡本身就一件可輕可重的事,進入到墓區思考很多,在異地提前感受每個生命(包含自己)的終點,裡面的人在生前一定都經歷了很多很不一樣的事,愛與被愛著,終會回歸塵土。

  像去到硬漢嶺的路途中也經過墓仔埔,只要內心平靜懷著謙卑與尊敬,走在墓地中是可以很平靜的,說實在話,拉雪茲神父公墓是巴黎稍稍遠離市中心繁雜的一個好去處。


    看戲,也希望看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