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演奏樂(63)Walk Don't Ru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The Ventures 《Walk Don't Run》1964


電吉他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樂器,Country Music 喜愛它,搖滾簡直不能沒有它,連世界三大輕音樂 Paul Mauriat 管弦樂團巡迴演出,必有一名電吉他高手隨團演奏,樂壇上有不少純電吉他樂隊,其中 The Shadows 及 The Ventures 最為有名。


要鑑定純吉他音樂屬啥實在不易,鄙人雖然愛樂,但站在古典音樂與爵士樂面前,既無這方面的天賦麗質,也欠缺那種品味觸角,只剩下絕對個人口味喜好,獨愛流行曲。


然而上世紀六零年代初期有很多電吉他高手,這些人必定跟爵士樂扯上關係,有甚麼籃調電吉他手,其中一人便是 Johnny Smith,他為人低調,好像無甚名氣,但在他創作的其中一首樂曲《Walk Don't Run》卻令到 The Ventures 樂團聞名於世,連 007 有名的配樂大師 John Barry 初出道時,亦曾演繹此曲。


Johnny Smith《Walk Don't Run 》


美國老牌電吉他樂團 The Vantures,1958 年出道,至今尚存,在日本德高望重,這樂團推崇並帶動全球電吉他文化,不遺餘力,《Walk Don't Run 》儼然成為他們的招牌樂曲。


Instrumental History 有一個奇特有趣的地方,任何樂團演奏的同名樂曲自然而然地受到評頭品足,成王敗冦,被公認的最佳演繹公道自在人心,就算是同一個樂團的多個版本,亦可以今天的我打倒作日的我,總之就是「最好聽」的版本必然被推舉,The Vantures 演繹《Walk Don't Run 》有多個版本,只有 1964 年的那張黑膠 LP 成為王者。


六十年代日本有多個音響廠牌,卡式錄音帶也是其中最重要的硬件,而《Walk Don't Run 》1964 這樂曲就名列 Sony 的試音帶名單,用「它」去展示音響器材音色,此曲絕對有過輝煌的歷史。


The Shadows 樂團及 John Barry Seven 的《Walk Don't Run 》,都難以跟 The Vantures 匹敵。


The Shadows 《Walk Don't Run》



John Barry Seven《Walk Don't Run》


我的目標,是要介紹 100 首被遺忘的經典演奏樂




avatar-img
115會員
526內容數
如果華人界中只有五個人可以舉出十大全球輕音樂團是誰,余就是其中一個。本來專於輕音樂介紹,時代進步,後轉寫一頁過小說,亦試圖以「文創實驗」形式去書寫長篇小說,意圖將長篇拆成每一篇都是獨立小品,無需知道前面的劇情,這種「文創」是方便斷斷續續觀看的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avid T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英國 007 電影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面世,轟動了全球,間諜、特務、特工成了最搶手的題材,美國電視劇集『Mission Impossible 職業特工』亦在 1966 年播放。本來有點平凡的電視節目,就因為透過電影製作的 賣座,配樂才再次迎來歡呼。
一些 DJ 將純音樂作為他們的節目序曲,長久播放的電台節目吸引了無數聽眾,此序曲慢慢地變成那地區人群所認同的音樂,每個人都懷念它所相連的廣播內容,這便是該區的「Instrumental History」,但別的國家可不一定聽過這首音樂。
流行音樂亦是一種「藝術」,那是經歷了很多人的摸索與嘗試所得出來的經驗,隨著城市愈趨快速的生活節奏,揚棄了古典的冗贅。「現代」這個形容詞,在餐飲而言就有即食文化,在音樂歌曲而言就有「標準長度」,在那三兩分鐘內就要激起音頻上最大的共嗚,這是創作人夢寐以求的新境界,十多個音符彈射出來,便讓人目瞪口呆,
Raul Di Blasio 生於阿根廷,長於阿根廷,他的演繹作品很多都是南美流行 曲,不但讓聽眾可以一窺南美流行音樂的魅力,更叫人訝異於這是一個十分 愛樂的民族,他們亦摸索出鋼琴配合管弦樂的那種震撼力,因此 Raul Di Blasio 的演奏通常就像輕音樂團的音樂會。
Richard Clayderman《Ballade pour Adeline》 有關法國「Delphine–公司」的傳奇,這是五輯中最後的一輯,亦是達芬五虎中最成功的人物出場,他就是當代的鋼琴王子「Richard Clayderman」。「達芬唱片公司」在 1974年 起始成立, O
Jean-Claude Borelly《Dolannes Melodie 》 之前三輯一連串介紹了法國「Delphine – 達芬唱片公司」在 1974年 起始成立的野心, Olivier Toussaint 是商業奇才, Paul de Senneville是樂壇高手,他們要精挑細選
英國 007 電影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面世,轟動了全球,間諜、特務、特工成了最搶手的題材,美國電視劇集『Mission Impossible 職業特工』亦在 1966 年播放。本來有點平凡的電視節目,就因為透過電影製作的 賣座,配樂才再次迎來歡呼。
一些 DJ 將純音樂作為他們的節目序曲,長久播放的電台節目吸引了無數聽眾,此序曲慢慢地變成那地區人群所認同的音樂,每個人都懷念它所相連的廣播內容,這便是該區的「Instrumental History」,但別的國家可不一定聽過這首音樂。
流行音樂亦是一種「藝術」,那是經歷了很多人的摸索與嘗試所得出來的經驗,隨著城市愈趨快速的生活節奏,揚棄了古典的冗贅。「現代」這個形容詞,在餐飲而言就有即食文化,在音樂歌曲而言就有「標準長度」,在那三兩分鐘內就要激起音頻上最大的共嗚,這是創作人夢寐以求的新境界,十多個音符彈射出來,便讓人目瞪口呆,
Raul Di Blasio 生於阿根廷,長於阿根廷,他的演繹作品很多都是南美流行 曲,不但讓聽眾可以一窺南美流行音樂的魅力,更叫人訝異於這是一個十分 愛樂的民族,他們亦摸索出鋼琴配合管弦樂的那種震撼力,因此 Raul Di Blasio 的演奏通常就像輕音樂團的音樂會。
Richard Clayderman《Ballade pour Adeline》 有關法國「Delphine–公司」的傳奇,這是五輯中最後的一輯,亦是達芬五虎中最成功的人物出場,他就是當代的鋼琴王子「Richard Clayderman」。「達芬唱片公司」在 1974年 起始成立, O
Jean-Claude Borelly《Dolannes Melodie 》 之前三輯一連串介紹了法國「Delphine – 達芬唱片公司」在 1974年 起始成立的野心, Olivier Toussaint 是商業奇才, Paul de Senneville是樂壇高手,他們要精挑細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無數個人告訴過他沒有狂想曲,無數句說話阻止過他昂首闊步,他都一個閃身,用自己親撰的旋律,乘着復古氣息濃厚的Blues Rock編曲闖過。
Thumbnail
流行樂壇形形色色眾多歌手,能走紅不僅靠實力,很大部分還有機運與人和,能成為長期暢銷歌手或頂級流行歌手都不容易。有些歌手,實力備受肯定,音樂比較沒那麼大眾化,不算真正的頂級,卻一直有著不差的銷售。有些幸運兒,突然有一首歌成為經典代表作,即使後面的作品沒能在攀上高峰,但這一首歌卻足以使其長久立足歌壇。
Thumbnail
爵士樂融合所有。琴俠回憶焚香操琴赤腳 琴俠回憶。 我所有同學朋友皆知我彈琴一定得。焚香。赤腳。操琴。從不照譜彈。 故給在下看譜無用。 香直接安於吉他或古琴上。焚香杳杳無限創機。靈感充沛。 如吉他名曲。愛的羅曼史。彈十二次十二次皆不同不再現。 愛的羅曼史成變成爵士羅曼史。搖滾羅曼史。佛拉門哥羅曼史。印
Thumbnail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了這張管弦樂團排練時,打擊樂手拿出一把長槍擊發的照片,這不是槍擊案!而是作曲家把槍聲寫進了曲子裡面,Reddit或配樂社團很多人開玩笑說這是不是德州的樂團才能這樣玩,但事實上,從百年前的古典音樂就有很多作曲家把這些“音效類”的聲音寫進音樂中囉。
Thumbnail
從廣義上講,後搖滾是實驗搖滾的一種形式,後龐克出現在龐克之後,但搖滾並不是一個定義明確的運動,相反,後搖滾意味著對經典吉他搖滾樂的一種現代處理方式,而樂手也會在作品中大量使用電子音效。樂迷們則傾向於將重點放在柔和低沈的音調上,並融入爵士樂和古典音樂的影響,最後在漸進中達到高潮。
Thumbnail
最近在練習吉他的彈奏,靈機一動,對著電視就練了起來。 原來我把電視轉到YouTube,找一些曾經聽過的懷舊老歌,先找到它的單音,再找它的調門和弦,最後就跟著一起彈奏起來,時不時還跟著唱。 這其實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卡拉OK」,號稱「純人工手動的吉他卡拉OK」,因為這樣的音樂境界在我心目中才算OK
Thumbnail
古琴吉他音程調弦互動。瞬間演作內功 逆著練。倒著練。反著練。 為了不再現不練習以應付當下瞬間無限。反而必須事先將各種可能障礙排除。 趨向完整。修習各種調性音程互動完整至少十五大調十五小調。 吉他音程互動空弦調音色彩。心耳必須聽見。四度圈循環 362573。Em7sus4和弦。C大調 62
年輕時玩過吉他,步入晚年,一直有個「重拾吉他」的夢想。 一位年青朋友把心愛的雅馬哈古典吉他送給了我。知道我是一個不會「半途而廢」的人,既然有這個夢想,一定不會放棄,這把簇新的琴,不會「所託非人」。 整整五十年沒有碰過了。一些和弦的位置及指法,右手的彈撥技巧,早已忘得一乾二淨。好在今天有YouTu
Thumbnail
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Alton就是要模擬太大太快太古怪的世界,從他的說唱和Trap beat之中,你,能像他一樣,抓緊機會,做自己喜歡的事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無數個人告訴過他沒有狂想曲,無數句說話阻止過他昂首闊步,他都一個閃身,用自己親撰的旋律,乘着復古氣息濃厚的Blues Rock編曲闖過。
Thumbnail
流行樂壇形形色色眾多歌手,能走紅不僅靠實力,很大部分還有機運與人和,能成為長期暢銷歌手或頂級流行歌手都不容易。有些歌手,實力備受肯定,音樂比較沒那麼大眾化,不算真正的頂級,卻一直有著不差的銷售。有些幸運兒,突然有一首歌成為經典代表作,即使後面的作品沒能在攀上高峰,但這一首歌卻足以使其長久立足歌壇。
Thumbnail
爵士樂融合所有。琴俠回憶焚香操琴赤腳 琴俠回憶。 我所有同學朋友皆知我彈琴一定得。焚香。赤腳。操琴。從不照譜彈。 故給在下看譜無用。 香直接安於吉他或古琴上。焚香杳杳無限創機。靈感充沛。 如吉他名曲。愛的羅曼史。彈十二次十二次皆不同不再現。 愛的羅曼史成變成爵士羅曼史。搖滾羅曼史。佛拉門哥羅曼史。印
Thumbnail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了這張管弦樂團排練時,打擊樂手拿出一把長槍擊發的照片,這不是槍擊案!而是作曲家把槍聲寫進了曲子裡面,Reddit或配樂社團很多人開玩笑說這是不是德州的樂團才能這樣玩,但事實上,從百年前的古典音樂就有很多作曲家把這些“音效類”的聲音寫進音樂中囉。
Thumbnail
從廣義上講,後搖滾是實驗搖滾的一種形式,後龐克出現在龐克之後,但搖滾並不是一個定義明確的運動,相反,後搖滾意味著對經典吉他搖滾樂的一種現代處理方式,而樂手也會在作品中大量使用電子音效。樂迷們則傾向於將重點放在柔和低沈的音調上,並融入爵士樂和古典音樂的影響,最後在漸進中達到高潮。
Thumbnail
最近在練習吉他的彈奏,靈機一動,對著電視就練了起來。 原來我把電視轉到YouTube,找一些曾經聽過的懷舊老歌,先找到它的單音,再找它的調門和弦,最後就跟著一起彈奏起來,時不時還跟著唱。 這其實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卡拉OK」,號稱「純人工手動的吉他卡拉OK」,因為這樣的音樂境界在我心目中才算OK
Thumbnail
古琴吉他音程調弦互動。瞬間演作內功 逆著練。倒著練。反著練。 為了不再現不練習以應付當下瞬間無限。反而必須事先將各種可能障礙排除。 趨向完整。修習各種調性音程互動完整至少十五大調十五小調。 吉他音程互動空弦調音色彩。心耳必須聽見。四度圈循環 362573。Em7sus4和弦。C大調 62
年輕時玩過吉他,步入晚年,一直有個「重拾吉他」的夢想。 一位年青朋友把心愛的雅馬哈古典吉他送給了我。知道我是一個不會「半途而廢」的人,既然有這個夢想,一定不會放棄,這把簇新的琴,不會「所託非人」。 整整五十年沒有碰過了。一些和弦的位置及指法,右手的彈撥技巧,早已忘得一乾二淨。好在今天有YouTu
Thumbnail
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Alton就是要模擬太大太快太古怪的世界,從他的說唱和Trap beat之中,你,能像他一樣,抓緊機會,做自己喜歡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