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自省運動】:私選六張經典後搖滾專輯

【全民自省運動】:私選六張經典後搖滾專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如果說音樂評論家或媒體最喜歡什麼,那大概就是給音樂貼上各種流派標籤。

從爵士樂、民謠、藍調和古典音樂的時代開始,音樂人就一直在融合各種類型的音樂、引進新的樂器和在風格演變中尋找樂趣。

如今,我們被各種聲音淹沒,以至於排行榜上的任何音樂都被認為是流行音樂,而任何略顯前衛、以吉他為基礎的音樂都被貼上了獨立音樂的標籤,然而這些標籤真能稱之為一種樂風?

目前,光看串流媒體上就有上千種音樂流派,包括 Vaporwave、Filthstep 和Charred Death 等豐富多彩的領域。無論這些流派指的是什麼,我想我們都會同意,流派標籤跟台灣人喜歡諧音梗一樣,真的好了就好了。

raw-image

回到 90 年代也出現了一些媒體創造的次流派包括 shoegaze、grunge、britpop 和trip-hop。然而,這些標籤大多遭到其主要支持樂迷的譴責,而音樂人也聲稱:「我們的流派是我們自己特有的,因此,我們沒有流派。」

媒體通常會形容 Portishead 的音樂為「從布里斯托蓬勃發展的 trip-hop 場景中脫穎而出」,這比「從爵士、嘻哈、搖滾、龐克和電子音樂中汲取靈感」更簡潔且引人注目。

有鑒於此,後搖滾也因此誕生,這個標籤無疑也讓一些音樂人感到不適。



從廣義上講,後搖滾是實驗搖滾的一種形式,後龐克出現在龐克之後,但搖滾並不是一個定義明確的運動,相反,後搖滾意味著對經典吉他搖滾樂的一種現代處理方式,而樂手也會在作品中大量使用電子音效。樂迷們則傾向於將重點放在柔和低沈的音調上,並融入爵士樂和古典音樂的影響,最後在漸進中達到高潮。

廢話說了太多,現在向大家介紹六張個人心中的後搖滾傑作,這些專輯只是等待我們去發現的冰山一角。最後,隨便你想怎麼稱呼它們,但很高興能有一個名詞將這些有共識的音樂人聚集在一起,締造一場歷史上重要的音樂運動。


raw-image

Bark Psychosis – 《 Hex 》 (1994)

工業、電子、爵士、極簡,倫敦的 Bark Psychosis 被認為是後搖滾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樂團,事實上,後搖滾一詞是由記者西蒙·雷諾茲(Simon Reynolds)於 1994 年在評論這張開創性專輯《 Hex 》時提出的。

遺憾的是,樂團在專輯發行不久就解散了,主唱格雷厄姆·薩頓(Graham Sutton)離開了樂團,以 Boymerang 的化名將目標轉向鼓打貝斯領域。



raw-image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 《 F#A#∞ 》(1997)

在 Talk Talk 的帶領下,後搖滾似乎在整個 90 年代一飛沖天。當科特·柯本(Kurt Cobain)帶領吉他搖滾樂在合成器風格濃厚的 80 年代之後重新崛起於全球排行榜時,一些音樂人也找到了將經典與現代影響相結合的創新方法。

黑帝王推出的所有作品都新穎別緻、引人入勝,他們在 1997 年推出的首張專輯無疑是真正的傑作,樂團大膽地以一張只有三首歌曲的專輯開始了自己的音樂生涯,這三首歌被切分成幾個小章節,在短短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使聽眾沈浸在淒涼荒蕪的風景概念之中。



raw-image

Mogwai – 《 Happy Songs for Happy People 》(2003)

與專輯名稱相反,這些歌曲並不是為快樂的人創作,強勁的吉他、合成器和處理過後的人聲組成了一套多愁交響樂,將內省和憂鬱的情緒娓娓道來,儘管樂團在高潮部分的聲音非常柔和,但卻依然能震耳欲聾。《 Happy Songs 》被認為是Mogwai 的代表作,吉他手兼主唱史圖亞特(Stuart Braithwaite)也將其稱為樂團的最佳作品。


raw-image

Talk Talk – 《 Spirit of Eden 》 (1988)

Talk Talk 於80 年代初以合成器新浪潮風格出道,在過渡性的合成器流行代表作《The Colour of Spring 》之後,樂團主導馬克·霍利斯(Mark Hollis)在最後兩張專輯《 Spirit of Eden 》和《 Laughing Stock 》中走向更具實驗性的音樂世界。沒有了電台標準的束縛,樂團可以慢慢發展他們的爵士搖滾樂,與細膩的人聲一起閃耀著優雅光芒。

1988年發行的《 Spirit of Eden 》比1991年的後續專輯稍顯平易近人,但它們都是早期後搖滾浪潮中不可或缺的作品。兩張專輯都是在漫長的錄音過程中逐漸形塑而成,其中大部分都是錄音室當下的即興演奏。

馬克在 1988 年告訴 Melody Maker:「我不可能再演奏這張專輯中的曲目,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演奏。把即興的部分寫下來,然後找人來演奏,這樣就失去了全部意義,失去了最初的純粹性。」



raw-image

Tortoise – 《 TNT 》 (1998)

成立於 1990 年,自此開始了不拘一格的搖滾樂探索之路。他們對爵士樂、德國搖滾樂、Dub、電子樂和爵士樂領域都有涉獵,其中沒有主唱,Tortoise 靠的是精湛的器樂和作曲聞名。

生涯共發行七張錄音室專輯,範圍之廣、樂器之精妙令人印象深刻。 1998 年的《TNT》爵士風格濃郁,動感十足的鼓點配以吉他、巴松管、大提琴、小提琴、長號和合成器,只能用美輪美奐來形容。



raw-image

Slint —《 Spiderland 》(1991)

首張專輯《 Tweez 》於 1989 年面世,儘管史蒂夫·阿爾比尼(Steve Albini)擔任了這張專輯的製作人,但並未在評論和商業界留下深刻印象。雖說是一張不錯的專輯,不過很快就被他們的續作《 Spiderland 》超越,被多數人視為後搖滾的開山之作,由布萊恩·保爾森(Brian Paulson)擔任製作人。

在歌曲〈 Good Morning, Captain 〉中,布萊恩·麥克馬漢(Brian McMahan)念誦著:「聲音在木門外輕輕呼喊/遠處可以看到船隻的殘骸/鮮血染紅了岸邊的冰面」淒涼的敘事直到最終嘶喊著:「我想你」時達到爆破點。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4會員
204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