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洪明道《等路》:刻意節制的溫情敘事

2024/03/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回去問阿爸等路是什麼?阿爸說那是祝福的意思。


▍無雷簡介

結合華文、日文與台文的短篇小說集。小說情節涉及台灣的鄉土與人情世故,描繪小鄉的遲緩日常,與庶民的生活小景。

⠀⠀⠀⠀⠀⠀⠀⠀⠀⠀⠀⠀⠀⠀⠀⠀


▍無雷心得

近年來台文文學愈發興盛,我雖然有意想多了解一些,但碰巧一直沒讀到相關作品。說起台語程度,我只會聽,不會說,但閱讀本書時,竟屢屢有想要在心內以台文念過的衝動(當然不是真的念出口,畢竟我發音有點爛)。

⠀⠀⠀⠀⠀⠀⠀⠀⠀⠀⠀⠀⠀⠀⠀⠀

不僅僅是對白,就連敘述,作者也將華文與台文毫不突兀地融合在一起。若真以台文誦讀,會覺得順暢無比,但若以華文思維讀過去,即使能感覺出「這是台語的語序」,卻也不會感到異樣。比如〈鬧魚仔〉中有一句:「重頭戲的那幾天,阿母欲暗仔時就會開始煮大鍋菜。殺魚的、刮鱗的、秤重的、拉網的在空地上各就各位,她就惦惦的炒著,和他們互不干擾。」

 

 ⠀⠀⠀⠀⠀⠀⠀⠀⠀⠀⠀⠀⠀⠀⠀⠀

敘述之外,情節也很「庶民生活」。沒有高潮迭起的八點檔劇情,九篇故事就像是自家與鄰居的生活縮影:村里長競選、漁民日常、返鄉回老家的那些未婚與離婚的中年人。一小片,再接著一小片,彷彿是曾經口耳相傳過的隻字片語,散落在晚飯的閒談間。

⠀⠀⠀⠀⠀⠀⠀⠀⠀⠀⠀⠀⠀⠀⠀⠀


▍有雷心得

不刻意渲染的平凡

⠀⠀⠀⠀⠀⠀⠀⠀⠀⠀⠀⠀⠀⠀⠀

庶民生活的情節,多少也有些許波瀾。但作者並不刻意渲染,而是將其淡化,透過「剪接」的方式,在帶出震撼的同時平靜地掠過。比如〈虱目魚栽〉中,有這麼一段:

一日阿兄工作完就再也沒有回來,萬益叔當他是接下去做其他零工了。……隔壁池的人跑來告訴萬益叔,在滿地反肚的冰水裡看到了一個人形。萬益叔就只剩阿弘哥這個兒子可以指望了。

⠀⠀⠀⠀⠀⠀⠀⠀⠀⠀⠀⠀⠀⠀⠀

但在這種跳接手法的運用下,作者的技巧也並非一成不變。〈村長伯的奮鬥〉中,寫到村長伯與哥哥戲水時,哥哥失去蹤跡。而後便接了一句:「這是那一次,那一次阿兄沒有死掉。」作者沒有寫這次是如何獲救,也未寫下一次是如何發生,但就在從「這次」跳到「那次」的過程中,我的心也跟著顛簸了一下。

⠀⠀⠀⠀⠀⠀⠀⠀⠀⠀⠀⠀⠀⠀⠀

帶著溫情的敘事

⠀⠀⠀⠀⠀⠀⠀⠀⠀⠀⠀⠀⠀⠀⠀

幾篇小說中,有著離婚返鄉的中年婦人、執迷不悟定要參選的村里長伯,也有恐將受騙的瘖啞人士。閱讀時不免擔心他們的處境,往後怎樣過活、會不會真的被騙去錢財。作者的敘事,雖逐漸朝令人擔憂的方向傾斜,但敘述中卻帶著溫情。故事的結尾不是人生的結束,故事中的人物都得繼續走下去,他們的命運並非就此終結,他們的希望也尚未凋零。讀畢小說後,不會覺得沉重或絕望,只是泛起淡淡的惆悵,思考著小說人物接下來的抉擇。

⠀⠀⠀⠀⠀⠀⠀⠀⠀⠀⠀⠀⠀⠀⠀

〈路竹洪小姐〉中的洪小姐,是長居家中的瘖啞人士,某日有位業務員上門推銷,後和少與人接觸的洪小姐就此維持聯繫,洪小姐也因此開始使用通訊軟體。故事中穿插著與侄子的對話,顯露出她中年婦人遠離流行的形象,另一面也穿插著與業務員的訊息往來,能清晰看出她難得有談話對象的分享興致。後來她買了票,要去找那位業務員。

⠀⠀⠀⠀⠀⠀⠀⠀⠀⠀⠀⠀⠀⠀⠀

「火車行到伊都啊嘛伊都──」她不自覺的唱了童年的一首歌。列車從底下進來了,整座天橋都在共鳴,喀啦喀啦的響,洪喜郎聽不見了。即使信上的住址可能是假的,她也要看火車能帶她去哪裡。

⠀⠀⠀⠀⠀⠀⠀⠀⠀⠀⠀⠀⠀⠀⠀

直到篇末,才終於鬆了一口氣:洪小姐知道對方有可能是騙子。她不是全然地相信業務員,而是透過業務員,發現到了一成不變的日常外,仍有其他可能性。

⠀⠀⠀⠀⠀⠀⠀⠀⠀⠀⠀⠀⠀⠀⠀

以台文與溫情,替代了譁眾取寵的華麗詞藻,洪明道的《等路》,讀來就像鄉野間溫暖的微風。熟悉,又令人不知不覺想閉上雙眼沉浸其中。

內容總結
等路
3
/5
有些如浮光掠影般稍縱即逝、有些則如吉光片羽般令人愛不釋手。彙集各類影視相關心得,含括電影、影集、綜藝、舞台劇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