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有發現,在我們的城市裡,只要向隨便一堵牆提出一個問題,第二天它便會給你一個問題的回聲。是的,我那麼需要回聲,好證明城市並非曠野。」
— — 謝曉虹《無遮鬼》
最近我開始重拾閱讀了。趁著每天的通勤時間,讀兩個小時書。其實自中學之後,我就很少再花時間在閱讀上了。不知道是因為社會文化,還是因為年紀增長的關係,總感覺自己開始變得越來越沒有耐性。閱讀的趣味也不知在何時開始早已煙消雲散,只剩下枯燥無味的吞嚥。直至我最近讀到謝曉虹的《無遮鬼》,才終於感覺自己找回了閱讀的純粹。
謝曉虹是位本地文學家,以魔幻現實風格為名。《無遮鬼》內的六篇短篇小說都是以近代時事為題材,用魔幻現實風格向我們娓娓道來城市的哀傷。而到底什麼是魔幻現實主義呢?在魔幻寫實小說中,常以許多象徵和隱喻的手法,奇異和荒誕的元素,將現實延展和變形。《無遮鬼》也是亦然。《無》內藏有的暗號和隱喻,相信只要是香港人自然都會心領神會。書中的那些暗號就如一條無形的絲線,將我和書本,甚至是其他知情者暗地裏連結起來。這種強烈的羈絆令我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是忍不住泛淚。邊讀邊回望現實,魔幻與現實的界線慢慢變得模糊,書中的魔幻情節已然變得不再魔幻和荒謬,而是無限地接近真實。
「畢竟,在那張將我們分開的桌子下,我們所有人不都偷偷地握著手嗎?」
— — 布魯諾・舒茲〈書〉
在《無遮鬼》的編序裡,提及到《無》曾向藝術發展局申請資助,卻因政治立場而未能獲批。最後由香港文學館自費出版。於是《無》的編者便在序末呼籲大家:「自己文學,自己養」。這令甚少閱讀本地文學的我深感慚愧。其實香港絕非文化沙漠,本土文學也可以很精彩。只是大多數人都缺乏探尋的耐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