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回顧:老前只能留下這些,思緒紛飛,想要切掉左腦,決定踏上一個月苦旅~ / Week 12
|3/18(一)《體察又是創作又是玩樂の日》
睽違十四天,我們又乘著微風騎到北區學府,走在學士們經常步行的街道上時,維尼跟我分享對他來說「工作、生活、創作、玩樂」都是一樣的,當他一項一項逐一念出時,我也分辨不出它們的異同。
在交誼大廳寫寫日記時,不知怎地就開始梳理接下來一整週預計進行的各種創作,排了個滿懷,週一好像在不知不覺中變成我頭腦大整理的時刻,雖然混亂讓人焦躁,但或許應該說整頓令人感到歡快舒暢,彷彿小鳥總算找得到縫隙飛入其中歌唱,傳遞自然的樂音。
因此緊接著的連續七日都不怕會無聊了?把創作當有趣未嘗不可,我經常樂此不疲,雖然無趣讓人空虛,但或許應該說創造讓人感到煥發抖擻,宛若大鵬總算尋得到途徑滑入雲上衝刺,窺見生命的面貌。
走進中科大圖書館,就像回到家園一樣,由書本環繞的靜謐祥和所在肯定便是我的歸屬,這裡只有沈浸,沒有猜疑,只有恬適,沒有困惱。
整理的週一,也是探索的週一,兩點多又踏入陽光灑落之地,我們向左向右穿梭在路上,最終停留在初次造訪的「蔬攤」,與書的緣分與連結可見一斑。
我們一起點了一碗南瓜麵、一盤櫛瓜水餃及一碗味噌湯,不得不說每一樣都好吃極了,湯頭鮮香濃郁,水餃彈韌美味,連辣椒醬也很有水準,會做料理的人根本是神派來的天使,於是滿足地全數完食,甚至已經在想下次要嘗試的其他口味了。
坐在藝術類櫃架廊端,同時挨靠於窗邊,在大大的天地裡有我的小天地,這種感覺既精妙又微妙,精妙的是萬事萬物的誕生看不出不對勁的地方,微妙的是在任何夾縫中都能有生存之道。
《三峽》原來也滋養了一群詩人,余秋雨形容他們既怪異又叛逆,但個個瑰麗而驚人!讓我試試改編或是照樣照句作者眼裡詩壇的絕唱:余光中《尋李白》。
咖啡浸舌尖,七分磨成了午後
餘下的三分濾成愚眼
空想一使就半個甲子
—布蘭達《尋自己》
我打算同盛唐詩人寫出一排排無用的語句,也讓自己心滿意足。
天色已黑得可以反射室內景象,我著手整理一下podcast腳本,七點多則和維尼約去吃湯圓和燒仙草,有時候走了好幾個站點都沒有腳踏車或被他人捷足先登,顯然也是宇宙冥冥中的安排與保護。
吃飽喝足後,回到家也已一身疲倦,一整天過得淋漓盡致,而熱水澡是洗除勞累的絕佳方式,接著就很適合滾進被單了。
|3/19(二)《囤書症一發不可收拾の日》
前一天陽光還算溫和,今天出門就感受到一股冷意,我們坐在公園石板上邊吃蘇打餅,邊看抖抖村的節目,赫然發現一隻松鼠忽地近在身側,我大膽猜測是上次討橘子的那隻,動物對於食物的反應似乎都特別敏銳與偏愛,美食就像快樂劑一樣把我們調教得服服貼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