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末法時代修行不易,如何自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將來 彌勒菩薩降生到地球上的時候,大家自動都很發心,很多人壽命也很長,很容易修就成就道業,到處都是一片榮景,欣欣向榮。

現在末法時期劫障很重,自己不懺悔發心惕勵精進,在等什麼呢?這個空間裡有太多無形的因素你看不到,讓你提不起勁,提不起正念,想法負面偏差。

學佛修行的人不進就必退!所以,如果有發現這種情形可以彼此勸勉,大家聯繫在一起共修,在一起一個都不要落下。好好地看著自己的同修、家親眷屬,有緣的人還要帶著他一起將來要同生淨土中。

所以,不要覺得只是疫情!有很多你看不見的因素、無形的因素充斥在各個角落,也許就充斥、出現在你身上。自己要好好地振作,好好地懺悔精進!

越是這樣子,越不要自己獨處封閉,盡量能夠互相聯繫地共修。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avatar-img
29會員
2.9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限一到的時候,一分鐘都不讓你多留,說走就走了。」當我們的陽壽已盡的時候,我們另一個來世緊接著展開。我們現在研究將來投生的地方「西方極樂世界」,立刻就要顯現出來。這是無比重要的事情,這是非常務實、非常實際的做法,一點也不虛幻、一點也不抽象,因為很有可能任何一個人,不久他就要面臨這個問題。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觀音山 LIVE直播每週全球共修,慈悲上師將引領大眾實修《心匙》教法,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希望具緣者皆能有福報受持與聽聞法義教授。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修任何的教法,「發心」的動機很重要!動機會帶到結果。如果「替身食子」的教法,施食材料替代品只有煙供粉,用煙供粉是可以的。這個媒介、這樣的供施物,就是我們有什麼,就拿什麼去布施、去利益有情、去解冤釋結,這樣是很好的! 所以,動機很重要。要修法的時候,像聽聞佛法也是,為了利益如母有情眾生能夠離苦
如果上師給某人傳過灌頂、密續或竅訣,就是此人的上師。如果弟子不認可並且毀謗上師,就是破誓言的人。 現在很多世間人來皈依金剛密乘上師,皈依上師了以後,就好像世間人的概念來跟某一個人談生意、談合作一樣。當我跟你合作不愉快或者合作破裂,我們合作就到此為止,不要合作了。世間法做生意的概念、交朋友與人
「大限一到的時候,一分鐘都不讓你多留,說走就走了。」當我們的陽壽已盡的時候,我們另一個來世緊接著展開。我們現在研究將來投生的地方「西方極樂世界」,立刻就要顯現出來。這是無比重要的事情,這是非常務實、非常實際的做法,一點也不虛幻、一點也不抽象,因為很有可能任何一個人,不久他就要面臨這個問題。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觀音山 LIVE直播每週全球共修,慈悲上師將引領大眾實修《心匙》教法,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希望具緣者皆能有福報受持與聽聞法義教授。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修任何的教法,「發心」的動機很重要!動機會帶到結果。如果「替身食子」的教法,施食材料替代品只有煙供粉,用煙供粉是可以的。這個媒介、這樣的供施物,就是我們有什麼,就拿什麼去布施、去利益有情、去解冤釋結,這樣是很好的! 所以,動機很重要。要修法的時候,像聽聞佛法也是,為了利益如母有情眾生能夠離苦
如果上師給某人傳過灌頂、密續或竅訣,就是此人的上師。如果弟子不認可並且毀謗上師,就是破誓言的人。 現在很多世間人來皈依金剛密乘上師,皈依上師了以後,就好像世間人的概念來跟某一個人談生意、談合作一樣。當我跟你合作不愉快或者合作破裂,我們合作就到此為止,不要合作了。世間法做生意的概念、交朋友與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口業影響人際關係。菩薩「愛語相」,巧妙宣說,柔言慈語,令眾生得正信。生起正確的信仰心,而行在佛法的正道上很重要。
Thumbnail
《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法義教授 全套23集。《心匙》這個教法,是如此的重要。也是這部教法的作者 帕繃喀大師,給自己一個自我反省的口訣,每天自我反省。常常作這樣的禪修,這個禪修很重要。
Thumbnail
希望大家以後都能作如法地供養,做為一個廣大累積資糧的佛弟子。我們供的時候,一般從「左」向「右」供。點香也是從我們面對佛壇城的左手邊,佛像的右手邊,從這邊(左)燒過來到這邊(右)。獻供的時候,也是從這邊(左),供到這邊(右);撤供的時候,從這邊(右),撤到這邊(左)去。
Thumbnail
佛弟子常時需供養三寶,這是皈依佛門的戒律。「供養」,最具代表性的「普賢十供」;金剛乘常常念誦到〈七支供贊〉,或用〈七支供贊〉作為七支懺悔,作為一種七支的加行。甚至念誦〈七支供贊〉,就隨喜當下授持菩薩戒。〈七支供養〉的內容是自利利他、普利有情,是大乘行者必須要行持,每一個本尊法裡面都少不了。
Thumbnail
做義工、助印佛經、放生、抄經......想靜心,想要懺悔業障,想要迴向有情,這些積資淨障事情,都為了成就一件事,就是能證得本性。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重哪一個法門下去修,都不要忘了,最後要禪修。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此文勸願流通。願同生淨土,同見彌陀。親聞妙法,頓除有漏之因。豁悟真心,克證無生之忍。然後分身塵剎,遍至十方,同化眾生,同成正覺。則安知未來成就果覺圓滿三十二相,百福莊嚴。以發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既種佛種於心田,將來必結菩提之果。故願與大眾,共相勉勵,努力修行。則自利幸甚,利他幸甚,故重言幸甚幸甚矣!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前提: 昨天貼了一則博恩與阿彌陀佛姊相遇佛法的影片,由於影片長達二十多分鐘,有些讀者沒有時間閱讀,因此我花了一點時間歸納如下,讓讀者方便了解佛法的大用。 ---------------------------------- 也許是末法時代,人事雜亂,許多人像無頭蒼蠅窮忙瞎拼,不知歸宿,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口業影響人際關係。菩薩「愛語相」,巧妙宣說,柔言慈語,令眾生得正信。生起正確的信仰心,而行在佛法的正道上很重要。
Thumbnail
《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法義教授 全套23集。《心匙》這個教法,是如此的重要。也是這部教法的作者 帕繃喀大師,給自己一個自我反省的口訣,每天自我反省。常常作這樣的禪修,這個禪修很重要。
Thumbnail
希望大家以後都能作如法地供養,做為一個廣大累積資糧的佛弟子。我們供的時候,一般從「左」向「右」供。點香也是從我們面對佛壇城的左手邊,佛像的右手邊,從這邊(左)燒過來到這邊(右)。獻供的時候,也是從這邊(左),供到這邊(右);撤供的時候,從這邊(右),撤到這邊(左)去。
Thumbnail
佛弟子常時需供養三寶,這是皈依佛門的戒律。「供養」,最具代表性的「普賢十供」;金剛乘常常念誦到〈七支供贊〉,或用〈七支供贊〉作為七支懺悔,作為一種七支的加行。甚至念誦〈七支供贊〉,就隨喜當下授持菩薩戒。〈七支供養〉的內容是自利利他、普利有情,是大乘行者必須要行持,每一個本尊法裡面都少不了。
Thumbnail
做義工、助印佛經、放生、抄經......想靜心,想要懺悔業障,想要迴向有情,這些積資淨障事情,都為了成就一件事,就是能證得本性。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重哪一個法門下去修,都不要忘了,最後要禪修。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此文勸願流通。願同生淨土,同見彌陀。親聞妙法,頓除有漏之因。豁悟真心,克證無生之忍。然後分身塵剎,遍至十方,同化眾生,同成正覺。則安知未來成就果覺圓滿三十二相,百福莊嚴。以發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既種佛種於心田,將來必結菩提之果。故願與大眾,共相勉勵,努力修行。則自利幸甚,利他幸甚,故重言幸甚幸甚矣!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前提: 昨天貼了一則博恩與阿彌陀佛姊相遇佛法的影片,由於影片長達二十多分鐘,有些讀者沒有時間閱讀,因此我花了一點時間歸納如下,讓讀者方便了解佛法的大用。 ---------------------------------- 也許是末法時代,人事雜亂,許多人像無頭蒼蠅窮忙瞎拼,不知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