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

含有「動員」共 3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影片評論者Cheap以局外人姿態批評罷免團體,忽略了實踐困難與真正罷免理由。作者指出,Cheap的百萬影響力傳遞偏頗觀點,可能傷害公民團體。政治需要策略與妥協,應鼓勵民眾參與公共議題,支持志同道合團體共同努力。 Cheap的局外人姿態忽略罷免團體的實踐難處 https://www.youtub
Thumbnail
投票
主題看膩了要換嗎?
2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罷免行動彰顯公民參與力量,雖未成功但促進民主深化。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的「以罷制罷」策略失敗,導致近百人被收押。台中34人認罪事件顯示系統性違法行為,可能影響政黨合法性,值得調查其是否已踩到政黨解散紅線。 罷免行動的積極意義,而中國國民黨卻對這樣的公民意識進行嘲笑 罷免是一種民主權利,民眾透
Thumbnail
投票
主題看膩了要換嗎?
2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羅明才應被罷免的主要理由包括:支持爭議法案顯示其缺乏獨立判斷,無視民意並損害地方歷史責任;親中行為如提出「兩岸和平協議」及會見中共統戰高官,引發國安疑慮;利用地方勢力阻礙罷免連署活動,壓迫民主參與,並損害新店選民的權益。 羅明才沒有是非,支持爭議法案配合黨團 羅明才在立法院中,於2024年5月
Thumbnail
投票
這個主題看膩了要換嗎?
2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近年來,台灣政治進入高度對立與動員化的狀態,「罷免」成為政黨攻防的新武器。尤其在2024大選結束後,民進黨在立法院失去過半席次,基層陸續出現針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倡議。距今不遠的823,就是其中一場被高度關注的罷免行動。然而,從實際操作與數字面來看,罷免真的有這麼容易嗎?本文將從七位目前面臨罷免壓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黃呂錦茹於台北地方法院認罪,承認偽造5211份罷免連署書,並以1000萬元交保,附加電子腳鐐及限制出境等監控條件。檢方證據顯示案件穩定,但同案被告否認罪行可能影響後續審理。國民黨主張輕刑,但偽造行為顯示系統性犯罪跡象,黃呂錦茹的罪責可能加重,未來司法審理將是關鍵。 黃呂錦茹拼交保,全盤認罪,不爭
Thumbnail
投票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2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現實的數字比較,傅崐萁的總召人設仇恨直是很高的,2024年得票率53.79%,而羅明才的立委人設仇恨值較傅崐萁是低的,而2024年得票率是59.38%,所以想罷免過關,基本不可能。當前台灣政治熱點之一,就是「罷免」是否可行,是否真的能對特定政治人物構成壓力。726花蓮傅崐萁罷免案的結果已塵埃落定
Thumbnail
而且他們都有黑道勢力~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5
心裡住著小男孩 原來如此。
這篇文章討論了「館長」對中國的愛與台灣主流民意的分歧,以及其引發的爭議。館長在直播中表達對中國的正面情感,甚至提出「一個中國、兩個制度」的立場,但這與台灣多數民意追求自由民主與主權獨立的主張相悖。此外,館長的民生優先論被批評為忽視台灣主權與安全的重要性,可能削弱對抗專制的集體意識。文章也提到台灣民眾
Thumbnail
投票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2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全台大罷免具有完整的正當性 即使時間重來,我仍支持全台大罷免。中國國民黨立委如投票機器,盲從黨意,推動爭議法案,背離民意。他們的不適任行為,理應接受公民審判。罷免是公民不依賴政黨的直接武器,展現民主監督的力量。雖然結果不如預期,但策略無錯,喚醒民眾對政治參與的熱情,挑戰藍營霸權,值得一試!
Thumbnail
投票
你喜歡這篇貼文嗎?
3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罷團在2025年「大罷免」中展現了強大的公民組織力,但因缺乏政黨的全力支持而未能突破高門檻,最終未能成功。若政黨提供資源與基層動員,罷團有機會吸引更多選民支持並促成罷免成功。民進黨在此次罷免中角色有限,未能有效整合罷團與公民團體,導致動員不足,錯失削弱對手優勢的機會。選民則期待政黨能支持罷團,提
Thumbnail
投票
這篇文章你喜歡嗎?
3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726大罷免結果概況 : 726罷免結果揭曉,全國9縣市選舉人數680萬,投票率高達56.2%,創下罷免歷史新高,不過24名國民黨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皆未通過門檻 PNNUDN。這是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罷免案,結果卻是25案全數失敗。 罷免失敗的主要原因 : 1. 藍白合動員成功
Thumbnail
真師傅-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27
民進黨不該操作反共護台意識形態,又打出不同意罷免就是支持賣台等,當初罷免是要罷掉不適任立委,根本不是什麼政黨對立,又不是在選縣市長或總統,初衷完全都不見了,結果反而激出更多不同意的選票!! 自己搞到 gg 了 ! 真是太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