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點的紀念,該崩了嗎,空蛙戰隊集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兩萬點的紀念,該崩了嗎,空蛙戰隊集合?】之前在社群上跟大家討論兩萬點,應該截個圖紀念一下。


▇本業忙到拷貝,電子業要回春?


很可惜最近工作忙碌,有一些朋友私訊「上了」,我還在想上了什麼?腦子都還在燒工作的事情,上班時間還沒想到股市這塊,看一些朋友有貼截圖已足以,恭喜各位賺錢,沒賣出但有浮盈也是有賺。


▇市場漲高,賺錢不喜不優


下班看了一下「存股雲端管控表」(有使用威利EXCEL存股表的朋友,裡面就有這功能),帳戶的市值的確創了新高,但這好像也沒有什麼奇怪的,長期投資持續進行中,按照自己訂好交易規則做投資就好,但在市場中還是有很多想要的標的,持續蒐集中,就好像蒐集神奇寶貝一樣,目的還沒達成,好像也沒什麼值得寫下完結的篇章。


▇兩階段投資法,WHY 市值增長排序在後(極端伯格頭勿看)


我的投資方式,跟很多單純追求市值增長的朋友不太一樣,分享階段,第一階段先追求股利達到一個目標值後,第二階段才會積極增加「市值增長積極型,或稱做年化標準差較高」的標的,原因很簡單,投資是先求有再求好,至少即使生活有什麼變動時,還能有一筆(不賣股)金流可以應付生活。而第一階段年化標準差較低的標的,正好可以做為質押的好標的,適度的財務槓桿是資產活化的好幫手,工具就看人運用。


雖是以這樣為目標的投資方式,但也必須承認是以「股利」為目標的結果是,持股的市值增長遠大於股利累積金額,反而成為意外的收穫。但這樣設計投資組合的好處是,當第二階段時可以組建比較積極的投資組合,也比較容易長期持有,長期投資是慢慢來,投資到沒有感覺,才是長期投資。


▇美股QQQ或其他台股發行美股科技股ETF


個人比較喜歡美股的QQQ,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後,目標是累積夠多的股數變成核心標的,台股是希望00631L實驗階段結束後有機會轉成核心標的,而同時一些台灣發行的美股標的,以「資本利得」為主的股利配發標的,也會是一個好選項,而且隨著標的市值增長,股利也會增加,股利增長率才是重點。


▇股利就是不好?


提醒讀者不要被台媒體常洗腦「股利就是不好」的觀念帶著走,股利本身就是中性的東西,隨每個人的財務需求做資產布建或規畫使用,標的的市值增長,股利增長率才會高。只是隨每個人的本業收入可以適度調整國內54C股利或海外標的配息,用以達到節稅之目的。


▇波動是身在市場中的手續費,比例程度因人制宜


第一階段的投資標的年化標準差較小,搭配第二階段年化標準差較高的標的,「剛好」而已。如果打算長期投資的人,應該寫下自己的交易規則,可以滾動式調整,但一定要先寫下來,等事情遇到的時候按表操課,才不會讓情緒凌駕在投資理性之上,投資中情緒太多容易導致虧錢。


▇WHY不是SPY或VTI等波動較QQQ較小作為核心持股?


有朋友可能會思考這點,有時候網路上常看人討論吵嘴,當你只有看到人家買了QQQ好像波動大,難不成是很貪心?大跌可以抱得住嗎?這個就跟每個人的投資組合有關,你看見的只是別人跟你講投資組合中的一小塊拼圖,實在不用替別人太擔心,也許別人現金部位也還有,年化標準差低的標的也占大多數,WHY不能投資QQQ?所以每次我看別人講他喜歡買QQQ或科技股我也不會特別替別人擔心,成年人投資組合規劃都是自己的事。


▇空蛙戰隊集合?空你七蛙、空六蛙、空巴蛙、空電子蛙、空金融蛙


最近有朋友開始對盤勢感到擔憂,覺得很像過去崩盤前的節奏,山雨欲來風滿樓之狀,我想市場本來漲多就有機會回跌,而對於長期投資目標尚未完成之前,還能有好機會建立投資部位也是好事,我思考的是回檔後的還有多少錢可以買,好買、都買,問題就是錢少,不在於崩盤。重點是核心持股不亂減倉,才能有機會早日完成目標。


▇當颱風出現時,應該早有準備


有些朋友可能真的恐懼,那該賣、該減倉,該調整投資配置,就照各位自己的先前寫好的交易規則進行就好,沒有人可以質疑別人的投資方式,要追求心安也好、要做資產再平衡也好,都是不錯的方式,但切記沒有必要每天都嚇自己要崩盤了,而是要有認知,崩盤是預期中的事情,所以該怎麼準備,就怎麼面對,就跟知道颱風會來,你多買些泡麵、急用物資屯糧應對就是了。


▇「軟著陸」大於「經濟衰退」


市場的經濟是週期性循環,而帶動股市上漲的科技趨勢也還沒結束,標普500的每股盈餘也還在成長趨勢中,參考Factset 3/8號的文章(見留言區),「自 2021 年第四季以來,標普 500 指數公司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及「經濟衰退」的公司數量最少」,出現「軟著陸」一詞的公司還比較多。


▇BTC是先知?


另一方面數位貨幣的市場上,BTC的上漲趨勢尚未完結,如果真的想觀察市場恐懼情緒,也許數位貨幣市場也是一個觀察方向。


▇威利財經角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威利財經生活隨筆的沙龍
29.9K會員
892內容數
投資小白貓之旅,期望用投資新手的觀點看待投資。就像貓咪吃飽睡得很安穩?睏霸吃罐罐,買股的你就該這樣。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書籍等,也希望與大家分享,這邊主要收錄我的價值投資研究、節目文稿、EXCEL投資工具等、新手投資觀念、讀書心得等。
2025/04/20
前言 在上次的內容中,討論到7年的時間觀察週期,短期間要最快增加投資市值,槓桿搭配較高的年化報酬率工具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不代表借貸就很差,以長時間周期來看,不借貸,將每月自由現金流全數投資,複利效果也很好,最終的市值會最高。有朋友討論到數學公式,這次也將程式碼中的公式轉換出來,有
Thumbnail
2025/04/20
前言 在上次的內容中,討論到7年的時間觀察週期,短期間要最快增加投資市值,槓桿搭配較高的年化報酬率工具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不代表借貸就很差,以長時間周期來看,不借貸,將每月自由現金流全數投資,複利效果也很好,最終的市值會最高。有朋友討論到數學公式,這次也將程式碼中的公式轉換出來,有
Thumbnail
2025/04/19
前言 在前面研究的過程中,看到一篇文章提到0050內有50檔標的已經足以分散風險5%以下,這讓我感到好奇,為何說可以分散風險,是什麼風險?那為何又是5%以下?這次來討論看看。 大綱 1.0050有沒有權重上限規定 2.台積電權重高的解釋 3.0050追蹤指數的特
Thumbnail
2025/04/19
前言 在前面研究的過程中,看到一篇文章提到0050內有50檔標的已經足以分散風險5%以下,這讓我感到好奇,為何說可以分散風險,是什麼風險?那為何又是5%以下?這次來討論看看。 大綱 1.0050有沒有權重上限規定 2.台積電權重高的解釋 3.0050追蹤指數的特
Thumbnail
2025/04/18
前言 這次來觀察S&P500、納指100在個股權重上限怎麼做?設定權重上限有違背EMH效率市場假說嗎?到底要設權重上限好,還是不設定好? 大綱: 1.國際ETF權重上限的做法 2.S&P500的權重規則 3.納斯達克100的權重調整機制 4.設定權重上限是否違背EMH
Thumbnail
2025/04/18
前言 這次來觀察S&P500、納指100在個股權重上限怎麼做?設定權重上限有違背EMH效率市場假說嗎?到底要設權重上限好,還是不設定好? 大綱: 1.國際ETF權重上限的做法 2.S&P500的權重規則 3.納斯達克100的權重調整機制 4.設定權重上限是否違背EMH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感謝所有訂閱的朋友們, 在個人因健康、工作、出國、雜務等諸多因素, 無法定期更新的情況下, 仍然願意訂閱, 在此表達萬分感謝。
Thumbnail
感謝所有訂閱的朋友們, 在個人因健康、工作、出國、雜務等諸多因素, 無法定期更新的情況下, 仍然願意訂閱, 在此表達萬分感謝。
Thumbnail
開始經營圖庫網賺被收入已滿9週年,2024的現在正邁向第10個年頭~
Thumbnail
開始經營圖庫網賺被收入已滿9週年,2024的現在正邁向第10個年頭~
Thumbnail
最近幫忙弄了貼圖, 寫個心得來小小紀念一下~ 不囉嗦,先上圖~
Thumbnail
最近幫忙弄了貼圖, 寫個心得來小小紀念一下~ 不囉嗦,先上圖~
Thumbnail
大家好,好久沒更新,最近教學論命繁忙,這邊有所耽擱,真的抱歉。 最近也有跟設計師在討論要架官網,時間真的是不夠用了,因此方格子這邊我會先暫停一下,架好官網之後會將文章轉移到官網,至於會不會有收費文章,這邊我還再思考當中。 如果想看我最新的貼文,可以轉到我的社群上面去。目前是每周二晚上八點發放貼文
Thumbnail
大家好,好久沒更新,最近教學論命繁忙,這邊有所耽擱,真的抱歉。 最近也有跟設計師在討論要架官網,時間真的是不夠用了,因此方格子這邊我會先暫停一下,架好官網之後會將文章轉移到官網,至於會不會有收費文章,這邊我還再思考當中。 如果想看我最新的貼文,可以轉到我的社群上面去。目前是每周二晚上八點發放貼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