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吳依光從未預期自己能活過十七歲,也從沒有想過現在會成為一位老師,更無法料到在放學鐘響的三十八分鐘後,她的學生會自頂樓一躍而下。待她趕赴現場,已不見女孩的身影,但圍觀的家長群眾、地上的大片血跡,與遠方漸弱的救護車鳴笛,讓吳依光相信──一場對她無形而嚴厲的審判,已然展開。
少女之死,讓這所校史百年的資優女校陷入焦慮,平日精於作答的女孩們,卻無法回應一連串的死亡問句:她發生什麼事?她成績怎麼樣?她心理狀態如何?是什麼樣不值一活的日子,以至她決定縱身一躍、終止十七年的人生?師生們迫切地需要一個答案,或是消弭疑慮,或是應付媒體,又或是劃清權責好安慰自己──她的死,和我沒有關係。
做為導師,吳依光試圖釐清少女輕生的原因,為人們,也為她自己,找出一個答案,合理、肯定,以安人心。她在少女尋常的生活中發現端倪,但也在一次次的探詢之中,反覆挖掘到自身的困境:與丈夫徒具形式的婚姻、對她一生無所不控的母親,以及當年早該毀掉的自己。
那個自己回應她:「十七歲那年妳也非常想自殺,妳沒有做到,妳的學生做到了……。」
「抱歉。我以為我活下來了。但我並沒有。」
感想(部分劇透):
我覺得這本書還是將青少年面對升學壓力以及父母期望的部分寫的非常深入且寫實。
本來以為這本書的主軸會是探討那個女學生輕生的原因,不過這本書其實是藉著女學生跳樓的事件,去探究主角的童年經歷,以及因為那樣的童年經歷,因為父母的控制,為她的人生帶來了什麼。
跟我想得不太一樣,但是我覺得不是什麼大問題,不如說這樣的設置更加凸顯出了教育與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不過有一件事情我真的非常不解,必須寫在這裡,就是這篇小說不知道為什麼,整本小說對話都不使用引號。我不太能理解這樣的書寫方式是為什麼,是想表達這個小說常常會回憶跟現在的場景混在一起嗎?還是怎麼樣。沒有引號的書寫方式很大程度給讀者加重了閱讀上的難度。
因為這本小說有很多對話不使用引號,並且將兩三句對話加上動作並在一整個段落中,在視覺上會看到很多個特別粗的黑色方塊,其實真的不容易讀。往往長的方塊段落讀了後面忘記前面。
這是我個人在讀這本書的時候遇到的困難。
拋開這個書寫形式的問題,我覺得內文對現今的教育體制以及部分家庭與孩童的相處有很深刻的描寫。只是可能我已經脫離學生時期太久,這樣的描寫對我來說相對陌生了,比較難引起我的共感。
當然並不是說我沒有書中描寫的經歷,我覺得這本書描寫的是很典型的亞洲教育現況,只是不見得每一個人的家庭都會像是書中的角色這麼極端,事實上書中描寫的那些經歷確實也只集中在很極端的一群前段班學生身上。
不過每個亞洲家長都曾經做過自家的孩子能夠飛黃騰達,是比自己更優秀,屬於人群前段存在的夢。所以我認為書中描述的情境對生活在台灣的人來說,多半是不陌生也能理解的。
只是我個人在讀的時候無法共情到這本書描寫的主要角色吳依光,固然她的童年確實有著比一般人更加壓力的經驗,但是她的人生已經三十多歲了,仍然無法調適童年的遭遇,以及本書的結尾看幾來母女某部分兩方其實已經達成和解了。
就讓我覺得好像缺少了一點反抗的力度。固然可以理解這個缺少反抗的陳述方式應該是作者想要傳遞的,一種普遍存在的氛圍,但是我在看的時候會更希望主角更加主動,或者是更加有勇氣反抗一些。不是只那些表面上不聽話,違背母親規劃的反抗。而是主角在踏出一步後真的理解到自己的人生意義,或者她想要做什麼。
故事結尾主角離婚了,這可能是暗示著一個開始,主角決心要找回自己的人生。但是坦白說我更希望這樣的段落發生在前面主角第一次不聽母親的話,第一次決定要念中文系這件事情上。
當然我覺得我的希望只是個人審美,不代表什麼。
最後總結,我覺得這本書可能比較適合與教育相關的人群,或者現在正面臨這樣狀況的人閱讀,會比較有共感。我覺得這本書不太適合給太累的社畜看,因為書寫方式閱讀需要比較有專注力,如果讀者精神狀況不好或者太累,容易像我這樣長段落看一看忘記前面,建議精神好的時候再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