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股策略的方方面面(2) - 基本面選股 pt.1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raw-image

- 市場面指標主要關注市場熱度、資金行為等

- 基本面指標關注公司基本財務狀況

- 技術面指標運用技術分析理論

- 籌碼面指標關注資金動向

- 財務面指標深入分析財務結構

- 股價成立時間可能用於判斷新股上市表現等

以上這些指標涵蓋了選股時常用的多個維度,投資者可根據自己的策略採用不同組合的指標進行分析。


成立時間

​檢視一家公司的成立時間,可以作為公司的基本面判斷最基本依據。當公司成立時間夠長,則顯示公司體質已受過景氣不好的考驗。反之,公司成立時間短,則通常表示公司所處的產業可能為新興產業,成長潛力可能較高。

公司成立時間較長,通常代表公司已經歷過多個經濟週期的考驗,包括景氣興盛和低迷時期。能夠持續經營多年,顯示公司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和穩健體質。

1. 對於成立時間較長的公司來說,代表其商業模式、產品服務和內部管理等都較為成熟,較不易受到突發狀況的嚴重衝擊。

2. 長期經營往往意味著公司已累積一定的資產、品牌知名度和客戶基礎,有助於維持穩定的現金流和獲利能力。

3. 這類公司的管理團隊經驗豐富,對行業發展理解更深,在應對市場變化時作出正確決策的能力較強。

反之,如果一家公司成立時間較短,通常代表它所處的可能是新興產業或新的商業模式。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新興領域往往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1. 新公司靈活性較高,更易因應市場變化作出調整。

2. 所屬新興產業前景廣闲,成長潛力較大。

3. 缺點是經營經驗不足、現金流和獲利較不穩定。

因此,公司成立時間長短各有利弊,需結合其他基本面因素綜合考慮,才能全面評價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


EPS

每股盈餘(EPS)是評估公司獲利能力的關鍵指標,計算方式為:

EPS = 淨利潤 / 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數

  1. EPS可反映公司在單位股本上的盈餘能力,數值越高表示公司的營運效率和獲利能力越強。投資人偏好EPS較高的公司股票。
  2. EPS是公司賺錢實力的集中體現,代表每一股普通股能為股東創造多少獲利。
  3. 較高的EPS通常意味著公司有能力支付較高股利,因此對於追求股利收益的投資人很重要。
  4. EPS的變化趨勢也很關鍵,持續成長的EPS顯示公司獲利質量不錯,有利於股價長期上漲。
  5. 分析師常使用EPS來估算公司的股價合理價值,EPS亦是評估公司投資價值的重要依據。
  6. 需注意EPS只反映會計獲利,某些特殊項目可能影響真實獲利情況,因此還需結合其他指標判斷。

總的來說,EPS是最直接反映上市公司賺錢能力的核心指標,對投資人而言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公司應努力提高EPS以吸引投資人。


本益比

本益比=股價/每股獲利

 每股獲利是以上市公司未來一年的稅後每股盈餘當分母,股價當分子,其所得出的商就是該股的本益比。例如假設台泥股價現在是20元,今年台泥每股可以賺2元,那麼台泥現在的本益比是20/2=10 。

本益比的使用原則

一般而言,在台灣股市,本益比低於15的股票,就可以納入逢低買進的標的之一,如果本益比低於10,長期投資,必有厚利可期,當本益比高於30,就不必急於追高,本益比高於40基本上股票就算貴了。

本益比的使用技巧

  1. 景氣循環股的本益比 景氣循環股始終是在景氣還未到高峰之前,股價就先到頂,景氣未到谷底之前,股價就先落底。以塑膠股為例,當股價跌到歷史低檔區的時候,由於總市值已接近該公司的實際價值,包括公司大股東及有識之士均開始進場逢低買進,但此時由於產品價格持續滑落,公司獲利微薄,每股盈餘可能只有0.5元左右,但和每股20~30元的股價相比,本益比達40~60倍, 當產品售價因供不應求而飆漲時,每股盈餘動輒七,八元,但股價漲到100元以上,大股東因為知道這種熱絡的市況只是短暫的,一旦新的產能投產,售價就會回跌,所以開始逢高調節,股價也就開始進入頭部區,此時本益比不過十一,二倍, 所以,投資景氣循環股,切忌在景氣高峰期因本益比低而搶進股票,也不要在景氣谷底期因本益比過高而放棄長期投資的機會。
  2. 應從未來的角度來看本益比 本益比的高低,和每股盈餘息息相關,但股價是反映未來的營運狀況,所以在估算本益比時,所應用的每股盈餘也應該是未來的每股盈餘,一般而言,都是使用未來十二個月的每股盈餘,否則,當未來獲利狀況出現較大變化的時候,如果還以過時的每股盈餘去估算本益比,並且以此作為衡量股價高低的標準,則往往會套在最高點,殺在最低點。
  3. 每股獲利要分清楚是來自業內或業外 本益比看的是未來,因此只會關心屬於恆常性質的獲利。而公司的獲利來源除了靠本業之外,有時出售一筆土地或股票,也可以有不少的業外收益進帳。雖然不管業內或業外,都是獲利,每股盈餘都會增加,可是如果每股盈餘都來自業內,除非景氣出現重大變化,否則每年都還是有這麼多的獲利可以入帳,可是土地,股票一賣就是別人的了,這種獲利不是長期穩定的獲利, 在實際的投資行為上,估算本益比時,應把非恆常的業外的部份扣除,只算業內的獲利。例如A公司,每股盈餘六元,本業二元,業外四元,假設股價六十元,如果不計較獲利內容,本益比只有十倍,非常具有投資價值,可是如果從投資的角度,該股的本益比為(60-4)/2=28,已經偏高了,根本不值得投資。
  4. 給成長股較高的本益比 不同產業所享有的本益比不同,具有高成長潛力的公司,其合理的本益比也將較高。例如通訊產業的本益比將高於食品業。而公司未來幾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可作為合理本益比的參考值。成長股的好處在於持有愈久,成本愈低,因為成長股有這樣的好處,投資者願意以比其他股票更高的本益比來買進,所以,成長股的合理本益比總比其他股票高一些。未來成長的幅度很高的,本益比可以高一點,成長幅度比較低的,本益比就不能太高。例如A,B兩家不同的公司,同樣在90元買進,如果前者每年成長率五成,後者成長率為二成,一年後,前者的持股成本變成60元,後者變成75元,再一年後,前者持股成本變成40元,後者變成62.5元,兩者的差距愈來愈大。所以,成長性愈高的,可以用比較高的代價來持有。
  5. 注意利率和本比益比的互動關係 以投資的角度來看,股價則是投資1股所需要的成本(購買成本),而每股獲利意思是投資1股所得到的獲利,因此本益比就是投資該股票1股的成本與獲利的比值,即為報酬率的倒數。因此本益比與利率均存在著報酬率的概念,而利率則是其最基本的機會成本。 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合理本益比的區間,當利率水準高時,例如一年定期定存利率為10%時,代表如果你有10元,存一年,可以拿到1元的利息收入,此時如果你不存定存,把錢拿來買股票,你當然希望投資報酬率比定存好,假如股價都沒動,公司如果賺1元,你只有用十元買進股票,投資報酬率才會跟定存一樣,公司如果賺2元,合理的投資股價是20元,反推回去,本益比正好是10倍,亦即如果定存利率是10%,合理的本益比一定要低於10倍才具長期投資價值。如果利率走低,例如走低到8%,合理的本益比就可提高到100/8=12.5倍了,如果利率低到5%,合理的本益比就可提高到100/5=20倍了,也就是說,只要本益比低於二十倍,投資報酬率都比定存好。這就是為什麼每次只要利率有調高的趨勢,美國股市就會大跌個一百多點的主要原因了。甚至有的投資專家認為利率是決定股市多空走勢的最關鍵因素。
  6. 請注意股市整體本益比 在過往的時日裡,國內股市的整體本益比約在二十倍到三十五倍中間波動,只有在中共文攻武嚇的時候,才一度跌破二十倍,因此,這樣的經驗值,也應該可以作為長線多空的參考依據。

營收

一家公司的營運績效好壞,首先表現在營收項目。當營收持續成長時,則表示公司的規模處於擴張期,投資這種公司通常會較具獲利潛力。留意營收創新高的公司以及成長幅度是尋找好投資標的的重要方法。 

另一方面,每股營收代表單位資本所能作到的生意。因此有較高的每股營收,通常表示能有規模經濟,因此也較有機會擁有較好的每股獲利。每股營收的意思就是每一元股本作多少生意,收進來多少錢。數學公式是全年營業收入/流通股數。這個數字是衡量一家公司最基本,但也最重要的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可以看出個股獲利的潛在爆發力。舉個例子,如果有個行業,有甲,乙兩家公司,兩者每年業績都一樣,都作了十億元的生意,可是甲公司股本五億,乙公司股本十億,如果景氣不好,獲利率只有一%,甲公司的每股盈餘就是10*1%/5*10=0.2,乙公司的每股股盈餘則是10*1%/10*10=0.1,假設這行業景氣大好,價格大漲,兩家營收都成長為20億元,獲利率則提升為20%,則甲公司每股盈餘跳升為20*20%/5*10=8,每股盈餘增加了近八元,可是乙公司每股盈餘則只增加到四元,只增加了加近四元,每股八元,股價可能有二百元的身價,每股四元,股價可能只有一百元。 

其次,從每股營收的歷史軌跡可看出一家公司老化的速度,如果一家公司每年的每股營收數字仍愈來愈多,表示這家公司業績成長的速度比股本累積的速度快,這種公司還處在成長期,如果一家公司每年的每股營收愈來愈少,表示這家公司股本愈來愈大,可是業績根本跟不上來,如果下滑的速度很快,且絕對值已掉到十以下,那代表這家公司垂垂老矣。 

至於每股營收到底多高才算好公司?多低才算爛公司,其實是因行業別而異,並沒有一定的標準。例如資本密集的公司,如台積電,雖然每股營收十幾元,可是營業利益率高達五十%,每股獲利還是超過五,六元,有的行業因為利潤微薄,即然薄利,最好能夠多銷,每股營收就必須高一點,例如某個行業,如果淨利只有三%,那如果每股營收只有十元,那每股淨利就只有0.3元,如果每股獲利要超過三元,那每股營收就必須超過100元,也就是一元股本就得作十元生意。所以要看一家公司每股營收到底夠不夠高,最好的方法就是比較同業,如果同業一元股本可以作五元生意,而這家公司一元股本只可以作三元生意,除非他比同業利潤高,否則獲利能力一定比同業差。每股營收這個數字,只是營業收入除以股本,股本及營收都很容易取得,可是其所代表的意義,在選股時,卻是一個很有用的標的,特別是當整個產業景氣揚升時,當你在同一個產業中挑選個股時,每股營收是一個蠻有用的衡量標準。



人類的認知能力是進化的結晶, 但僅僅依賴漫長的生物進化已經不能滿足我們對更高層次認知的渴望。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 為拓展人類認知邁開了新的里程碑, 讓寶吉拉和諸位一起, 超越常規, 開啟認知的嶄新領域, 攀登認知進化的王者高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台股新勢力! 盤前選股的策略🏍會賺錢的股市常勝軍💖 並沒用太艱深複雜的資訊理論 紀律 風險 順勢操作 正是他們的致勝關鍵 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其實盤前的個股分享都是我看分點後想玩的 像今日的 籌碼觀察波若威 力特 金居 必應 如有仔細看 4檔 真的會賠到的就是金居 波若威 力特 必應不貪
Thumbnail
avatar
台股籌碼戰-金庸
2023-09-07
圖解 "趨勢一旦形成,不容易反轉" & 多頭盤整區適用的選股策略開啟功能表: 綠線為短周期多空線,可移除忽略 圖解 "趨勢一旦形成,不容易反轉" 下圖K線紅圈處,為適合使用 "比大盤強" 選股策略的位置 比大盤強的選股條件
Thumbnail
avatar
Sam Huang
2023-06-01
深入解析00923 ETF的成分股選股策略[00923-3]大綱: 1.00923適合什麼樣的投資人呢? 2.權重計算方式、篩選次數 3.篩選標準 文摘:本文深入解析了00923 ETF的成分股選股策略,以及該ETF適合的投資人群。用於參與台灣股市的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低碳投資,並聚焦在ESG和低碳排放領域。這對於希望參與ESG低碳投資的投資人來說
Thumbnail
avatar
威利財經生活隨筆
2023-05-16
彼得林區的選股策略邏輯投資哲學 ① 想賺錢的最好方法,就是將錢投入一家成長中的小公司。 ② 我從不相信預測大盤,我只相信要買好公司的股票,尤其是價格被低估、獲利 還沒反 映真實價值的好股票。 ③ 股票投資和減肥一樣,決定最終結果的是耐心,而不是頭腦。 評價邏輯 ④ 決定一檔股票命運,最終還是盈餘走勢。
Thumbnail
avatar
kiluya
2022-08-21
選股策略 買進華新科的理由為什麼要買華新科? 免責聲明: 以下為老爹的過往操作案例,投資人勿做下單参考,也並非給各位投資人任何的投資建議,投資應自負盈虧風險, 而上禮拜突然多方比空方多檔, 再者發現華新科一突然上榜,而且成交的日均量是兩百多張,這就讓我好奇了,感覺好像有點意思,是不是誰在收籌碼。
Thumbnail
avatar
可轉債老爹
2022-06-07
選股策略 =〉不選康舒的理由。選股策略 =〉不選康舒的理由。 今天想來談談為什麼老爹我不買康舒的理由。 記得有位老師說,你不管做多或做空,都要有理由,理由愈多,勝率愈高,那老爹不買康舒的理由,也是有理由的。 先分析儲能相關 因為老爹對電子業界非常熟,因為儲能相關的話,我們對儲能相關的評比如下: 台達電〉光寶科>康舒
avatar
可轉債老爹
2022-05-15
《網格交易策略:不流淚的選股與交易方法》我的第二本書出版了,書名是《網格交易策略:不流淚的選股與交易方法》。這篇文章的任務就是向大家介紹這本新書。
Thumbnail
avatar
徒風
2020-12-10
不流淚的選股策略本文要和大家分享我認為最簡單、有效、甚至可說必勝的選股策略。劇透:不是技術分析,不是籌碼動向,也不是財報分析。
Thumbnail
avatar
徒風
2020-10-07
關於台股上一萬三千點選股的策略         時間來到八月中,台股加權指數位於近一萬三千點的位置,可說是位於高點之上,專家紛紛建議操作應該應該謹慎保守的方式。也有專家說,按照往年台股的走勢,如果在九月到十月間買入,持股半年後再賣出,成功獲利的機會很大。         推敲這一段話的涵義,應該是指除權息之後買入股票是好時機,因
Thumbnail
avatar
深邃月光
2020-08-12
【選股策略】從台灣50當中挑選標的組成屬於自己的ETF!相信大家對於台灣最知名的ETF-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0050)並不陌生,當然台灣50近幾年的績效也是讓大家有目共睹!本文思考有沒有可能再從台灣50當中找出自己相對有把握的公司組成一籃子股票呢?
Thumbnail
avatar
小樂的生存之道
20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