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超市收攤,預料中事而已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天(5/2)傳出Food Panda外送超市將停止營運,其實並不令人驚訝。

早在七八年前就有業者想要進入生鮮外送市場。最早的Happy Fresh來台灣一年多就撤出(2016/8/31)。另一家誠實蜜蜂(Honest Bee) 2015 年落地成立分公司,他們的商業模式以「外送」為主,分成:美食(food)服務與生鮮雜貨(grocery),也曾在滿街上看到黃色的蜜蜂蹤影。最後也於2019/6/30決定撤出台灣。最近的一家則是熊媽媽買菜網,最早由華衛集團經營,幾年後不堪虧損賣給東森。結果也是接手後一年多就決定收攤(2022/12/8)。

之前曾撰文提過任何人來做生鮮外送都不容易成功,除非你剛好是超市。為何?

以熊媽媽為例,它部分採先進貨再外送,而生鮮都有保存期限,更重要的是保存成本。冷凍冷藏的儲存成本加上冷鏈外送,還要養外送車隊及司機。再大的資本恐怕都不夠賠。另一部分採用轉單出貨,由供應商直接配送給買家。那麼這部分的配送時效及商品品質,熊媽媽就不容易掌握。

 

那麼你想想為何全聯(或家樂福)很容易成功。因為這些生鮮或雜貨本來就在店裡賣,就算你不叫外送,它還是可以在店內被賣掉。而且全聯有超過1000間店,大部分的地點都可以在一小時內從全聯的冰櫃送到你家。唯一的問題只剩外送的司機和車輛了。全聯採雙軌並行,一方面與熊貓和Uber Eats合作由它們配送。另一方面也自己和全球快遞合作小時達的配送。以如此密集的線下超市據點搭配快速的配送,其實根本無需[冷鍊物流],因為從全聯冰櫃出來到你家的距離,商品根本還沒退冰,就像你自己去全聯買生鮮一樣。

 

回來看熊貓超市。就算不談生鮮,以一般常溫非食品的雜貨來說,去租一個倉儲能放多少SKU的商品? 而且這個倉儲還不對外營業,每個商品被分配到的倉儲及物流成本足夠滿足交易毛利嗎?

 

那麼台灣除了全聯和家樂福還有誰合適做生鮮雜貨外送? 大概就是便利商店莫屬了。不過便利商店的品項數也遠不及全聯和家樂福。此外還有一家也很合適,就是美廉社,就看經營者想不想踏入這個坑了!

foodpanda熊貓超市決定停止營業

foodpanda熊貓超市決定停止營業


29會員
92內容數
1996年踏入職場,從業務開始做起,後來開啟我的企劃人生,最後多扮演經營管理。產業都在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相關。職務歷經業務員、業務經理、事業部協理、總監、特助、副總經理等不同角色,最不喜歡的就是踏著別人往上爬。職場是做事的,但大部分時間卻要做人。服務客戶是正常的,但大部分時間卻要和客戶鬥智。想了解更多就來看我的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