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沒用過外送平台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 那就是我。

我先來分析一下整個外送產業鏈中的四個角色的利弊: 使用者、商家(餐廳)、平台(foodpanda/uber eats)、外送員。

先說【使用者】。foodpanda台灣總經理正好是我認識的朋友,他在2016年就加入foodpanda(當時公司還不是現在的富胖達,而是明恩資訊),但始終感覺他們業務推展很慢,也似乎遇到推廣上的困難。直到2020年因為疫情才讓外送產業開始爆發性成長。關鍵就是疫情讓人們不能出門或不敢出門。所以你說台灣這種地小人稠的地方真的需要外送嗎? 我下樓走幾步路可能就有好幾家餐廳可以選,就算不用走的,騎車或開車幾分鐘之內也一定有餐廳可以選。

所以為何疫情前人們不會因為[懶]而使用外送,疫情後就會比較懶? 其實看起來不是因為人們懶得下樓才使用外送,而是一場疫情讓人們習慣了[懶]。

那麼為何我還沒使用過任何外送? 不會因為我不懶,而是我發現懶惰的代價太高了。外送費用佔一份餐飲的比例實在太高。我不是沒有錢,而是不願意花如此高的代價去使用外送服務。我也看到很多年輕人,一天叫了數次的外送,所花的外送費可能是我食用兩餐的價格了。這基本反應年輕人對買房和未來已經放棄希望,所以寧願把錢花在這種[小卻幸]上。

我認為外送服務絕對有其必要性,哪種人最適合使用呢? 就是那些無法出門或無法移動的人。例如必須照顧小孩無法離開的爸媽或是雙腳不方便的長者等等。

再來看【商家(餐廳)】。一家餐廳成本比例食材40%、房租水電10%、人事20%,這些至少就70%了。結果外送平台要抽成30-35%,所以是要讓餐廳做公益嗎? 所以餐廳後來的應變方式就是加價,將成本轉移到使用者身上。或是外送的菜單和內用不同,但這點已經被外送平台禁止。所以後來只能開發[外送專用的品項]。這也是不少名店怎樣都不和外送平台簽約的原因。

電商的最後一哩路[物流]的確是很高的成本,但看起來似乎有時候又是不得不的選項。所以如果你的店夠大,鼓勵你自建外送系統或點餐系統。例如麥當勞、必勝客或全聯等。否則你微小的毛利還要大部分分給外送平台,等於在幫人打工。

再討論一下【平台】。講了這麼多的缺點,似乎外送平台一無是處。倒也不是,外送平台確實能提升商家的營業額(但有可能降低毛利或負毛利),根據Uber Eats資料,它們能幫一家店在短短時間內增長數倍的營業額。另外對社會責任來說,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外送員)才是目前看來外送平台對社會最大的貢獻。當然,很多人也批評它們剝削外送員的獎金和不提供高額交通意外保險等。

 

最後討論一下【外送員】這個角色。早期的外送員確實享受初期紅利,也就是沒有這麼多加入者跟你競爭,所以你只要願意勤跑,一個月收入10萬以上是有可能的。但隨著平台降低每單獎金,以及越來越多人加入外送行列之後,現在已經很難跑出單月10萬以上的收入了。但我認為年輕人真的不應該加入外送員行列。不是因為危險,而是因為沒有辦法累積任何技能和經驗。我大學時也曾在快遞公司打工過,當時每單的收入和公司7/3分,確實是一份賺快錢的機會,但唯一累積的技能就是熟悉各地區的街道地址(當時還沒有智慧手機,當然也沒有Google map)。你說去澳洲打工至少學會剪羊毛或摘水果,去熊貓做外送你學到什麼? 還是你要做外送30年?

綜上所述,我目前沒有註冊過任何一家外送平台,也沒叫過外送,而且以後應該也不會!

兩大外送平台

兩大外送平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流星雨的沙龍
30會員
95內容數
1996年踏入職場,從業務開始做起,後來開啟我的企劃人生,最後多扮演經營管理。產業都在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相關。職務歷經業務員、業務經理、事業部協理、總監、特助、副總經理等不同角色,最不喜歡的就是踏著別人往上爬。職場是做事的,但大部分時間卻要做人。服務客戶是正常的,但大部分時間卻要和客戶鬥智。想了解更多就來看我的文章~
流星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2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晨間廚房APP的使用體驗,指出其操作介面不友善、缺乏餐點圖片、需等待確認訂單及無法線上取消訂單等問題。這些經驗使得作者最終決定刪除此APP,並引發了對其功能設計的不滿。文章強調了在現代線上點餐環境中,使用者友善性的重要性,以及改進APP設計的必要性,以減少顧客流失。
Thumbnail
2024/09/22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晨間廚房APP的使用體驗,指出其操作介面不友善、缺乏餐點圖片、需等待確認訂單及無法線上取消訂單等問題。這些經驗使得作者最終決定刪除此APP,並引發了對其功能設計的不滿。文章強調了在現代線上點餐環境中,使用者友善性的重要性,以及改進APP設計的必要性,以減少顧客流失。
Thumbnail
2024/05/03
昨天(5/2)傳出Food Panda外送超市將停止營運,其實並不令人驚訝。 早在七八年前就有業者想要進入生鮮外送市場。最早的Happy Fresh來台灣一年多就撤出(2016/8/31)。另一家誠實蜜蜂(Honest Bee) 2015 年落地成立分公司,他們的商業模式以「外送」為主,分成:美食
Thumbnail
2024/05/03
昨天(5/2)傳出Food Panda外送超市將停止營運,其實並不令人驚訝。 早在七八年前就有業者想要進入生鮮外送市場。最早的Happy Fresh來台灣一年多就撤出(2016/8/31)。另一家誠實蜜蜂(Honest Bee) 2015 年落地成立分公司,他們的商業模式以「外送」為主,分成:美食
Thumbnail
2023/11/02
目前市場上開店平台一大堆,例如Shopify · 91APP · SHOPLINE · Cyberbiz · meepShop · WACA · QDM · Easystore 等,網路也有很多各種開店平台的優缺或功能比較表。最近有個醫美客戶來找我,我跟他說各種平台或解決方案沒有好壞,只有合不合適,
Thumbnail
2023/11/02
目前市場上開店平台一大堆,例如Shopify · 91APP · SHOPLINE · Cyberbiz · meepShop · WACA · QDM · Easystore 等,網路也有很多各種開店平台的優缺或功能比較表。最近有個醫美客戶來找我,我跟他說各種平台或解決方案沒有好壞,只有合不合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2024)年才剛過了一半,老牌電商平台如PChome、以及新興的電商服務平台如foodpanda,和千萬流量的新論壇Dcard,傳出的虧損、出售和關閉電商平台的消息已經一一被證實。 因此可以感受到台灣電商市場正經歷快速變遷和激烈競爭,本文就以上述三間公司的失敗經驗,同時了解未來的電商發展趨勢
Thumbnail
今(2024)年才剛過了一半,老牌電商平台如PChome、以及新興的電商服務平台如foodpanda,和千萬流量的新論壇Dcard,傳出的虧損、出售和關閉電商平台的消息已經一一被證實。 因此可以感受到台灣電商市場正經歷快速變遷和激烈競爭,本文就以上述三間公司的失敗經驗,同時了解未來的電商發展趨勢
Thumbnail
上周末我看到一個跟 Uber 有關的新聞覺得有點吃驚~ 就是 Uber Eats 最近花大概 300 億台幣買下台灣的 foodpanda 業務 (foodpanda 是台灣市佔第一的外送平台) 300 億這個併購價格真的超高,打破除了半導體業收購案以外的紀錄,台灣人是不是真的太會叫外送啊~~
Thumbnail
上周末我看到一個跟 Uber 有關的新聞覺得有點吃驚~ 就是 Uber Eats 最近花大概 300 億台幣買下台灣的 foodpanda 業務 (foodpanda 是台灣市佔第一的外送平台) 300 億這個併購價格真的超高,打破除了半導體業收購案以外的紀錄,台灣人是不是真的太會叫外送啊~~
Thumbnail
近年來,外送平台在台灣蓬勃發展,Uber Eats和foodpanda兩大龍頭更是佔據了大半市占率。這項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熱議。不少人擔心,這會不會造成外送市場獨占,導致價格上漲、服務品質下降?其實,在經濟學中,獨占和寡占都是常見的市場型態。當一個市場只有一家或少數幾家企業時,這些企業就能夠控制一切
Thumbnail
近年來,外送平台在台灣蓬勃發展,Uber Eats和foodpanda兩大龍頭更是佔據了大半市占率。這項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熱議。不少人擔心,這會不會造成外送市場獨占,導致價格上漲、服務品質下降?其實,在經濟學中,獨占和寡占都是常見的市場型態。當一個市場只有一家或少數幾家企業時,這些企業就能夠控制一切
Thumbnail
「要被割韭菜啦~~~」這不是在講股票,而是這幾天許多台灣人(特別是外食族群)都在關心的新聞之一,就是Uber宣布以9億5000萬美元併購Delivery Hero旗下的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 許多台灣人都擔心這樣的併購有壟斷行為,也有人希望公平會能夠以「避免壟斷」來反對此筆併購。
Thumbnail
「要被割韭菜啦~~~」這不是在講股票,而是這幾天許多台灣人(特別是外食族群)都在關心的新聞之一,就是Uber宣布以9億5000萬美元併購Delivery Hero旗下的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 許多台灣人都擔心這樣的併購有壟斷行為,也有人希望公平會能夠以「避免壟斷」來反對此筆併購。
Thumbnail
臺灣外送產業近日迎來一項重大併購,Uber Eats將以300多億臺幣併購foodpanda臺灣外送事業。這項交易預計於2025上半年完成,影響將如何呢?文章解析了可能的考量,以及對於外送市場的影響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臺灣外送產業近日迎來一項重大併購,Uber Eats將以300多億臺幣併購foodpanda臺灣外送事業。這項交易預計於2025上半年完成,影響將如何呢?文章解析了可能的考量,以及對於外送市場的影響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Uber Eats 收購 Foodpanda 的消息意外嗎?這篇文章從聚焦供需的變化的角度分析了併購對供需結構的改變,以及對行業競爭和其他相鄰產業的影響。同時也觀察了資本市場的轉變對併購的影響。文章也提到了對後續的投資追蹤和對 META、NFLX 和 MU 公司的探討。
Thumbnail
Uber Eats 收購 Foodpanda 的消息意外嗎?這篇文章從聚焦供需的變化的角度分析了併購對供需結構的改變,以及對行業競爭和其他相鄰產業的影響。同時也觀察了資本市場的轉變對併購的影響。文章也提到了對後續的投資追蹤和對 META、NFLX 和 MU 公司的探討。
Thumbnail
食品代工廠如何思考建立品牌的重要性,走消費通路不只是需要好產品,更需要轉換品牌腦思考,從B2C的思維到C2B的找尋消費痛點及洞察。
Thumbnail
食品代工廠如何思考建立品牌的重要性,走消費通路不只是需要好產品,更需要轉換品牌腦思考,從B2C的思維到C2B的找尋消費痛點及洞察。
Thumbnail
雖然Uber Eats或foodpanda在台灣已盛行幾年了,而我的手機裡也早就下載這兩款app,但一直到昨天,我才第一次使用foodpanda。
Thumbnail
雖然Uber Eats或foodpanda在台灣已盛行幾年了,而我的手機裡也早就下載這兩款app,但一直到昨天,我才第一次使用foodpanda。
Thumbnail
疫情期間,在家上班上課的你,手機裡的外送平台訂單紀錄是否增加許多呢?外送平台帶來的方便與商機可說是有目共睹,今天Zoe帶來外送平台介紹,讓你了解外送平台的崛起原因及商業模式。無論是你是餐飲業者、消費者,或是想從事平台外送員,都可以從中找到想要的資訊!
Thumbnail
疫情期間,在家上班上課的你,手機裡的外送平台訂單紀錄是否增加許多呢?外送平台帶來的方便與商機可說是有目共睹,今天Zoe帶來外送平台介紹,讓你了解外送平台的崛起原因及商業模式。無論是你是餐飲業者、消費者,或是想從事平台外送員,都可以從中找到想要的資訊!
Thumbnail
在台灣,連同外商與台資,目前有 5 大外送業者,除了本土業者有無快送、foodomo,還有 Uber Eats、foodpanda、deliveroo 三大國際外送平台搶客。
Thumbnail
在台灣,連同外商與台資,目前有 5 大外送業者,除了本土業者有無快送、foodomo,還有 Uber Eats、foodpanda、deliveroo 三大國際外送平台搶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