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兒也拜倒的法國當代藝術大師JEAN-MICHEL OTHONIEL

袁青時尚學
發佈於時尚 個房間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在台北當代南港展場晃著晃著,忽然被眼前一串玻璃串鍊的藝術創作深深吸引。這不是曾在香奈兒店上看到的那串彩色玻璃珠串相似嗎?當我了然創作背後隱藏著纏繞和掙脫的傷痕時, 也正是藝術 「療與癒」的開始。

raw-image
raw-image

「我總是回到作品,從中得到並恢復力量。」擅於在空間中以詩歌般的物理美感享譽藝術界的法國當代藝術家Jean-Michel Othoniel,從由凡爾賽宮花園中的美麗的舞蹈(Les Belles Dances) 作品,而至陳列於精品CHANEL專賣店中,如珠寶首飾般,帶有童話色彩的大型玻璃雕塑作品,令人無法抗拒。

我在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上,感受藝術之於對「自由和生死」的領悟;只因為第一次親身看見無疑是當代藝術與空間美學最具哲思的法國當代藝術家Jean-Michel Othoniel視覺性極強的玻璃珠鍊和磚堆雕塑,優美、規律與慾望、苦痛的雙關意味。

遊走於古典與當代之間的Jean-Michel Othoniel,喜歡實驗各種素材媒介,宛若煉金術士般以不同有機物質例如硫磺、臘、磷與玻璃打造的珠鍊或雕塑,成為藝術與精品結合的最美好範例。比如,他為世界各地CHANEL專賣店打造的珠串,散發夢幻氛圍直覺地感受到藝術不一樣的魔力。

童年的困頓,促使Jean-Michel Othoniel自小立志成為藝術家。「在藝術世界,我發現更快樂、更具精神性的東西。這就是藝術的力量,讓人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一貫的繽紛設計美學,讓藝術品和空間之間形成一種相應的對話。「我喜歡在不同的場域展演作品,像是凡爾賽宮、大教堂,我期待彼此交融,在那個空間裡是充滿驚喜的。」在視覺爆發性的幻彩下,深沈情感於一體的藝術創作,讓他於國際舞台嶄露頭角。

開啟藝術的幻夢。玩轉硫磺、蠟、磷到後期的玻璃等材質間化學變化的Jean-Michel Othoniel,碰撞出許多裝置、雕塑,但巧的是Jean-Michel的諧音法文諧音「承受痛苦(Je souffre)」相似之意,因而在其絢麗作品外表下,藝術家藏於若隱若現的情感羈絆的隱喻,更有一種色彩和光影如童話般融合,展示出如獲重生苦痛本質的反思。

深入鑽研不同媒材的Jean-Michel,卻在甫接觸義大利玻工藝便深深著迷,開啟名聞遐邇的玻璃系列。但至於從印度旅行中發現「磚」在許多空間裡的重要性,又為其創作開闢更多元的視野。

raw-image
raw-image

為磚的普世性是跨地域的語言,和兩千年以上印度工藝師合作 奇蹟積木以彩色玻璃為基本元素,磚的堅固和和玻璃的脆弱在砌造為牆的變化中,也直指上個世紀以來爭取自由和權利的社會抗爭;包容和支撐平等的創作意識,浮現於美麗表層之外。

遊走於台北當代藝博會場,藝術家Jean-Michel將其隱喻心中的痛楚與羈絆,在玩轉出著名的《傷痕—項鏈》玻璃珠串和磚塊系列,看著堅硬又易碎、浮現幻化色彩但卻讓人一眼望穿的創作,更加體認藝術之於慾望與潛意識的探索。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7會員
    68內容數
    致力「日子過到極致就是藝術」。 跑過20年新聞;編過6本雜誌;寫過5本著作。 緃橫圈內,如入無人之境;跨界多元,我說了就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