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機器人 - 鱷魚老闆至少溫柔多了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一如動畫的簡單線條卻建構角色複雜的內心情緒,《再見機器人》看似當前新穎的Ai與機器人題材,內核卻是過往古典時代的老派浪漫(主角DOG與機器人牽手畫面好比想像著台灣瓊瑤電影會用的特寫),以致敬紐約城市街頭與紐約人的多樣性(各種動物)配以七零八零年代迪斯可放克舞曲,包裝著現代人孤獨,恍若描述童貞般介於友情與愛情的素樸情感。


中英文片名,各有指涉「再見機器人」除了電影劇情,因為意外不得不拋棄,暫時跟機器友人說再見。另有更深刻的「告別童貞」意味,如同初戀的美好像是過往雲煙,只能是一種緬懷。而英文名片「機器人之夢」則是巧妙利用擬人化,投射多段夢境表現主角與機器人關係曖昧不明的小劇場。電影以流暢的夢境轉換悲喜交加的戲劇性,體現夢境存在等同於人類存在的慾望投射和想像之物,甚至一如精神分析般指稱著夢境就是慾望的懸置,表示著做夢之人永遠無法達到的真實(REAL)。


《再見機器人》以訂製一個機器人朋友(伴侶)為起點,至於本片到底有沒有機器人感?對於物體、無生命的功能性、Ai機器人可否「學習」人類情感等等問題已非討論範圍,也就是說「機器人的夢」,如同經典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本身邏輯正確與否,並非本片可以回應對於「機器人議題」的答案。

賣熱狗的臘腸狗老闆

賣熱狗的臘腸狗老闆


比較要說的是,本片以機器人之夢的套層結構(虛構的機器人與會作夢的「物」),再加上同時以動物作為「擬人化」的基本設定,主角DOG可愛狗狗扮演一位孤獨的宅宅的寫實性,無非讓人想起另一部動畫片《動物方程式》在擬人象徵唯度的運用,動物不是表面上,而是在實存(現實)之間的模糊地帶(註1)。


雖是機器人樣貌,卻有著利用夢境讓觀眾得知他豐沛的情感與內心幽微之處。幻想中的幻想,物與動物作為人形皆被擬人化的觀看距離,撇除本片的老靈魂精神,對我而言有趣的是,擬人化作為虛構的框架效度如同我們做夢夢境的形式往往會逾越內容本身,如同一時想到的例子:A片的劇情若太過離奇,會影響「實用性」嗎?(註2)


到底是不是「真正機器人的夢」,(就內容上)或許不太重要,但重要的是「它就是機器人的夢」,這樣幻想「物成為人」的合法性,好比以前港片律師戴著假髮就像是律師般的虛構提示著他們正在演法庭戲,就像是《動物方程式》以喜劇其實像是在說「動物不好好當人的話,就別怪我把你當成動物」的內在意識,以可愛化形式包裝著階級,真正(REAL)是暗指人類文明讓動物進化的假設(你會明白得很,那些動物其實一點也不動物)。


而當然《再見機器人》絕對不會是客觀之物的冷血,而是lo-fi機器人在被遺棄沙灘上冰凍數月過後的「高級記憶體」,如此貼心還能惦記著前男/女友(或雇主)的淡淡哀傷。印證著電影就是巨大夢境本身所言不假:狗狗與機器人朋友的童話映照著殘酷現實是象徵運作(擬人化)屬於人的情感,相對著物被指稱的無生命,電影中回收廠堪稱最客觀的片刻,勢利的鱷魚老闆,與實際鱷魚的兇惡、代表著殺戮的「無生命」一連串符號指涉其來有自,但動畫中的鱷魚至少溫柔多了。


而剩下的其他都只是我們人類的多愁善感,一如電影開頭電視節目關掉玻璃映照如同鏡像中看到「覺得寂寞」的自我。

 

(註1)
關於《動物方程式》藉由動物擬人化的種族平權,暗地裡是人類優越感保守思想的討論部分,請見筆者舊文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2016/06/zootopia_2.html


(註2)
因為臨時找不到好的例子,衛道人士請見諒。
關於A片的形式和內容,與關於「實用性」之間,請見筆者舊文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2016/07/aora.html

26會員
6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再見機器人》讓我們在各自的夢裡,找回自己《再見機器人》是一部西班牙-法國合製的動畫電影,描述了一隻狗狗和機器人之間纏綿的故事。這篇文章通過生動的描述,揭示了孤獨和渴望陪伴的主題。角色在不同情節中展現了孤獨、渴望、分離和重逢,呼應了人性心底的潛藏的孤獨和尋求陪伴的渴望。文章通過劇情的詳細描述,生動地反映了角色的情感變化和成長。
Thumbnail
avatar
黛西學姊
2024-05-07
《再見機器人》|慶祝遺憾是對過去的祝福,孤獨是關係中的必修課《再見機器人》是改編自莎拉華倫的同名漫畫的動畫電影,講述了一個獨居的狗先生與機器人相遇、相伴、再次離別的故事。這部影片以人與物的關係為主軸,歌頌了孤獨、愛情、遺憾和與自我的關係。文章中主要探討了劇情背景、角色個性以及對生命與關係的反思。
Thumbnail
avatar
二月 IMMA
2024-04-17
《再見機器人Robot Dream 》最初學習愛與現實的旅程 電影視角 (上)【寂寞與建立關係】 寂寞是學習獨處最好的時候,一個人閱讀、一個人烹飪、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運動,在過程中可能會體會到認識自己和自己相處的喜悅。那為何獨處的狗狗還是會過的行屍走肉呢?或許就是阿德勒提到的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就要看他的社會興趣發展得如何?社
Thumbnail
avatar
荻野千尋
2024-04-13
再見機器人 觀後需要花很久的力氣和時間忘掉一段關係。 關係會褪去,但回憶永存,只要共享曾經的美好回憶,那就已足夠。 人是由美好與悲傷的回憶組成,持續創造美好回憶。
avatar
susufufu2000
2024-04-06
《再見機器人》— 你想再見誰說再見⚠為確保觀影體驗,如不想知道任何內容,請謹慎考慮是否繼續往下滑⚠ 曾經無憂無慮、一起體驗許多事情、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心領神會的那時 有讓你想起誰嗎? 如果有,他/她/牠/它還在身邊嗎? 如果沒有,現在身邊有另個他/她/牠/它了嗎?
Thumbnail
avatar
bepatientwz
2024-03-27
「再見機器人」–大人的動畫觀後雜感 我是一個很不常看電影的人,一年看電影的次數五隻手指頭應該數得出來。這次被這部電影吸引,想看看怎樣在沒有一句台詞的動畫裡去演繹出已得多個獎項且入圍奧斯卡動畫片的內容。   以下內容含少量劇透,有興趣觀影者請略過。   電影的敘事手法相當平實,就如同你我的每日例行生活般要吃、要睡、要坐車,還
Thumbnail
avatar
soso
2024-03-24
《再見機器人》:說再見很難,被時間推著前進,只能笑著與遺憾和解「說再見」對你來說很難嗎?或許看完《再見機器人》可以給你一些新的啟發。 一隻在曼哈頓公寓獨居的寂寞單身狗,買了高科技機器人作伴,兩人在1980年代紐約街頭創造出許多共同回憶,一起吃冰淇淋、熱狗,一起溜冰跳舞、拍大頭貼,以為就此終結孤單。 意外來得猝防不及,緣份說斷就斷...
Thumbnail
avatar
A.NOT.HER
2024-03-17
再見機器人(Robot Dreams, 2023)再見機器人是一部簡單明瞭的動畫,宛若動物方城市(Zootopia)的紐約曼哈頓中,寂寞的狗先生與機器人間建立起一段深厚的情誼,然而夏日的某個夜晚,機器人意外地無法移動身軀,狗先生試圖搭救它,卻也無濟於事。 他們彼此幻想著與對方重逢的那一日,然而事與願違,機器人歷經風霜,最終沈寂在一間廢鐵廠。與此同
avatar
Moritz
2024-03-05
《再見機器人》 影評:得到幸福前,得先學會祝福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Thumbnail
avatar
Allen Chen
2024-03-01
《再見機器人》獻給每個不復存在的美好。寂寞狗狗厭倦了孤獨,於是購買高科技機器人作伴,百無聊賴的生活有了陪伴,彷彿黑白世界粉刷上了多彩的顏色。然而,命運卻將他們硬生生拆散,在無盡等待中徒留無限想念,他們幻想著重新聚首的那天來到……
Thumbnail
avatar
Neutron
202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