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再見機器人》一切始於時間,也終於時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再見機器人》的狗狗和機器人

《再見機器人》的狗狗和機器人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很輕的作品,輕到連評論的張力都比它還要明顯,原以為是平淡的敘事,直到最後才漸漸發現,所有的經歷早已帶領我們抵達遺憾的盡頭,它沒有要強調遺憾是有多麼撕心裂肺,而是將角色交托給時間,隨著歲月的變化前進。身為用一句話就可以闡述完的故事,卻可以渲染各地大大小小的群體,情感的濃烈程度可見一斑。

.

遺憾的盡頭是什麼?是既失望又令人期待的,失望的是一段關係的分離,期待的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相遇。和片中機器人遇到的鳥家庭、狗狗遇到的鴨小姐一樣,這種無法馬上會意過來的感受,是讓人感到非常矛盾和痛苦的。然而換個角度思考,分離或許是一份禮物,它可以創造出市面上那些精彩的小說、電影院裡那些感人肺腑的情節,彷彿心中的畫面與我們的情緒共生,於是我們開始幻想,幻想離開那一片沙灘、離開那一座樂園、通往過去的小公寓......

.

儘管劇情如此虐人,然而這個動物社會可能沒有像人類的世界那麼複雜,它沒有階級制度的煩惱、也沒有衝擊文化的商業模式,只有最純粹的孤獨。所以儘管劇情裡有許多如此貼近世代的觀察,我仍然覺得《再見機器人》戴著某一種純真的濾鏡在敘事。

.

然而就算是充滿濾鏡的視角,也都無法抵擋時間的摧殘。最殘忍的是「時間感」是如此的漫長,老實說在狗狗與機器人分開的這段期間,我都在渴望他們見面的那一刻,就和狗狗一樣難受。但就在好不容易迎向結局的時候,我被硬生生打了一個巴掌,失落感伴隨著淚水聲淚俱下,怎麼會分開呢?這就像死守在電腦前面整整一個月的追劇仔,看到角色被突然賜死的感覺。

.

原來這就是遺憾,原來被我以不耐煩的眼光看待的這一段分離歷程,是遺憾最重要的一部分。記憶透過遺憾開始成長、蛻變,於是我們看見了分離世界的反面,是充滿光輝和無限生機的未來,儘管熟悉的已經不在身邊,我們還是可以慶祝、聽著熟悉的弦律起舞,因為沒有人會忘記曾經那個美好的夏天。


======

這裡將會定期於更新電影資訊和心得

歡迎追蹤——

FB|地瓜嗓さん

IG |@digua_sa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觀影囈語-avatar-img
2024/04/16
「原來被我以不耐煩的眼光看待的這一段分離歷程,是遺憾最重要的一部分。」太真實了,有時候等待的過程反而比結果還重要,因為等待才讓結果有了意義,不論結果如何。
avatar-img
地瓜嗓(さん)的沙龍
23會員
79內容數
富含電影纖維,能增加觀察生活的飽足感。文字熱量每100克約87大卡,心情好的話,會從臉上的洞發出自以為音樂的嗓音。
2025/01/03
《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宛如有人在耳邊輕聲低語,與我一同坐在黑暗深處,靜靜欣賞城市喧囂中的點點燈火。這是一種獨特的體驗,與我自小的印象截然不同——三個女人聚在一起往往會充滿活力與瘋狂,但在孟買這樣繁忙的大城市裡,資深護士廚房廚師帕瓦蒂、普拉巴、年輕同事阿努這三位分別代表老中青的女性,卻穿越了職場關係的
Thumbnail
2025/01/03
《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宛如有人在耳邊輕聲低語,與我一同坐在黑暗深處,靜靜欣賞城市喧囂中的點點燈火。這是一種獨特的體驗,與我自小的印象截然不同——三個女人聚在一起往往會充滿活力與瘋狂,但在孟買這樣繁忙的大城市裡,資深護士廚房廚師帕瓦蒂、普拉巴、年輕同事阿努這三位分別代表老中青的女性,卻穿越了職場關係的
Thumbnail
2025/01/03
《爸爸》讓我有種揮之不去的壓抑感,仿佛它不僅是故事中的情感,也是對這幾年香港電影氛圍的注解。濃霧之中,過去的「美好香港」消失了,只剩下壓抑與病弱的呼吸聲。 雖然現在的香港電影因審查而局限於家庭與小人物的題材,但像《爸爸》、《年少日記》、《窄路微塵》這樣的作品,卻在細膩之中抓住了大時代的切面。這
Thumbnail
2025/01/03
《爸爸》讓我有種揮之不去的壓抑感,仿佛它不僅是故事中的情感,也是對這幾年香港電影氛圍的注解。濃霧之中,過去的「美好香港」消失了,只剩下壓抑與病弱的呼吸聲。 雖然現在的香港電影因審查而局限於家庭與小人物的題材,但像《爸爸》、《年少日記》、《窄路微塵》這樣的作品,卻在細膩之中抓住了大時代的切面。這
Thumbnail
2025/01/03
那天,因婦科疾病緊急送往急診室的我,出院後馬上觀看了《黑箱日記》,心中湧現無法言喻的複雜情緒。我將自身的脆弱投射到電影之中,驀然發現自己的感受竟與伊藤詩織產生了某種深層的共鳴。亞洲女性對於自己的身體,似乎習慣將聲音壓縮到微不可聞,任憑他人的評價輕易蓋過我們的想法。而我們的身體,無論外在或內在,都如此
Thumbnail
2025/01/03
那天,因婦科疾病緊急送往急診室的我,出院後馬上觀看了《黑箱日記》,心中湧現無法言喻的複雜情緒。我將自身的脆弱投射到電影之中,驀然發現自己的感受竟與伊藤詩織產生了某種深層的共鳴。亞洲女性對於自己的身體,似乎習慣將聲音壓縮到微不可聞,任憑他人的評價輕易蓋過我們的想法。而我們的身體,無論外在或內在,都如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全片沒有一句台詞,但卻讓我看完之後一路從電影院哭回家裡,超瘋癲的間歇性哭了快要三小時。 這部電影談論了關於再見後的感傷,讓我們跟狗狗和機器人一起,學會告別、接受、感謝、放下、祝福。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全片沒有一句台詞,但卻讓我看完之後一路從電影院哭回家裡,超瘋癲的間歇性哭了快要三小時。 這部電影談論了關於再見後的感傷,讓我們跟狗狗和機器人一起,學會告別、接受、感謝、放下、祝福。
Thumbnail
有些電影的畫面富於詩性,你很難分析拆解;語言不能抵達的地方,像是遺留在沙地上覆滿雪的夏日記憶。 《再見機器人》這部動畫電影,最大特色就是完全沒有對話、獨白、旁白,音樂是唯一的語言;也有別於以往的迪士尼動畫,沒有「從此以後他們幸福在一起」的結局。 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紐約大都市裡,一段愛與創傷的故
Thumbnail
有些電影的畫面富於詩性,你很難分析拆解;語言不能抵達的地方,像是遺留在沙地上覆滿雪的夏日記憶。 《再見機器人》這部動畫電影,最大特色就是完全沒有對話、獨白、旁白,音樂是唯一的語言;也有別於以往的迪士尼動畫,沒有「從此以後他們幸福在一起」的結局。 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紐約大都市裡,一段愛與創傷的故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溫馨感人、無對白的動畫電影,描述狗與機器人間的互動。故事情節感人且耐人尋味,獲得觀眾好評。文章內容講述了電影劇情、生活的過客性質,以及個人對於失去與接受的思考。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溫馨感人、無對白的動畫電影,描述狗與機器人間的互動。故事情節感人且耐人尋味,獲得觀眾好評。文章內容講述了電影劇情、生活的過客性質,以及個人對於失去與接受的思考。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很輕的作品,輕到連評論的張力都比它還要明顯,原以為是平淡的敘事,直到最後才漸漸發現,所有的經歷早已帶領我們抵達遺憾的盡頭,它沒有要強調遺憾是有多麼撕心裂肺,而是將角色交托給時間,隨著歲月的變化前進。身為用一句話就可以闡述完的故事,卻可以渲染各地大大小小的群體,情感的濃烈程度可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很輕的作品,輕到連評論的張力都比它還要明顯,原以為是平淡的敘事,直到最後才漸漸發現,所有的經歷早已帶領我們抵達遺憾的盡頭,它沒有要強調遺憾是有多麼撕心裂肺,而是將角色交托給時間,隨著歲月的變化前進。身為用一句話就可以闡述完的故事,卻可以渲染各地大大小小的群體,情感的濃烈程度可
Thumbnail
這場錯過也造就了各自的新生,久別重逢的小狗與機器人遙望著對方,帶著些許惋惜與真摯的祝福繼續向前邁進
Thumbnail
這場錯過也造就了各自的新生,久別重逢的小狗與機器人遙望著對方,帶著些許惋惜與真摯的祝福繼續向前邁進
Thumbnail
本以為《再見機器人》會是一部溫暖療癒的電影,看了才發現它更像是對成長中一種必經的刺痛的提醒,它談論的其實不是少見的題材,但我特別喜歡這一部所詮釋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沒有一句對白,在觀影的過程中我們得以更專注於畫面與配樂,於是不論是Dog與Robot相伴時的歡快,抑或是他們分離後的傷感,一些簡單的情緒與
Thumbnail
本以為《再見機器人》會是一部溫暖療癒的電影,看了才發現它更像是對成長中一種必經的刺痛的提醒,它談論的其實不是少見的題材,但我特別喜歡這一部所詮釋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沒有一句對白,在觀影的過程中我們得以更專注於畫面與配樂,於是不論是Dog與Robot相伴時的歡快,抑或是他們分離後的傷感,一些簡單的情緒與
Thumbnail
完全沒有對話的動畫片 內容卻是非常的大人 故事他們理解沒有問題 但對於最後機器人的選擇 兩個人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對此有一些討論 雖沒辦法理解太多深層的意義 但對於道別 也各別做出了選擇
Thumbnail
完全沒有對話的動畫片 內容卻是非常的大人 故事他們理解沒有問題 但對於最後機器人的選擇 兩個人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對此有一些討論 雖沒辦法理解太多深層的意義 但對於道別 也各別做出了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