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筆記EP74-關於縫合傷口的FAQ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外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撕裂傷的縫合傷口問題,其實這類患者也是在急診居多,因為近期又有遇到縫合傷口的一些相關爭議性議題,所以我把縫合傷口的一些注意事項大致上分享一下,給大家參考。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實況篇
喜歡我的臨床筆記嗎(含民眾更多新知識),可以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
喜歡我的更寫實的臨床筆記嗎(含更多醫療人員生態)?,可參考我的醫療筆記EX
喜歡我的醫療故事嗎?歡迎觀賞我的-醫療的一千零一夜故事
關於我的醫療衛教-可參考我的醫療魚骨圖





傷口縫合後,除了要保養這個縫合傷口的照顧,另外我們最關注的還是在於縫合傷口的復原程度、傷口是否感染、以及何時拆線等。


原則上我把醫院的衛教單張稍做了一些補充(因為有時候家屬拿了單張還是會問一些大概),我把我大致預過的分享一下,有疑問都可以留言提出


傷口的照顧方式


1.換藥方式:先清潔自己手部,再用棉棒沾生理食鹽水,從傷口中心以環狀消毒方式向外清潔傷口(至少5cm圓圈),清潔乾淨後在上藥膏及紗布覆蓋即可。

2.一般來說傷口的敷料我們會保持乾燥,最常見的就是藥膏+紗布的覆蓋傷口,原則上每天是至少要換一次,但臨床上不太可能只有一次,因為外來因素過多,假設不小心副料弄濕(常見的原因可能是碰到水、洗澡、流汗等),那麼就是要在更換敷料。

3.如果傷口的位置在於關節處,應該避免此關節處的劇烈運動,甚至都要減少此處的活動,因這樣可以減少傷口的拉扯,也可以減少縫線的裂開,造成2次性傷害。

4.如果傷口的面積範圍過大,醫師會評估是否服用抗生素、止痛藥等等,請案時服用(尤其是抗生素)。



傷口的疼痛如何處理?


1.可依照醫師開立止痛藥物按時服用

2.受傷部位在受傷的48-72H內都是可以做冰敷,冰敷的主要目的是消腫和減緩疼痛的作用,甚至有些人認為冰敷效果比止痛藥還好(這個就因人而異),冰敷每次時間不要超過10-15分(通常我是建議這樣,因為怕民眾不清楚就持續放著,反而容易凍傷)。72H後可改成熱敷促進循環,不過這裡要提的是,不論冰敷或熱敷一次都不要過長時間(不要超過10-15分),尤其是睡覺用冰敷/熱敷,這樣很容易凍傷/燙傷,這點真的很重要。


傷口我需要觀察什麼感染徵象?


觀察傷口的最客觀又簡單的方式:看傷口有無發紅、腫脹、出現化膿性分泌物等,因為只要用google很多衛教指引都會寫說傷口有紅腫熱痛就是感染情況。


我覺得紅腫熱痛跟民眾說明是一種很客觀情況,就是有些人覺得還好,有些人覺得很嚴重,這是一個觀感的行為,所以我覺得如果有以下情況,就是要就醫,供大家參考


1.體溫有發燒情況,如體溫38度

2.:傷口的異常滲血,特別是壓迫後仍無法止血這種

3.異常性的疼痛,這個真的有點難分辨,畢竟每個人對痛的耐受度不一,如果疼痛及患肢有腫脹或麻木、蒼白等情況,也是建議就醫

4.傷口面積過大的,我建議是在醫療院所(診所也可)換藥,因為傷口過大或過多,本來就有一定機率感染,至少醫療人員患藥可以順便觀察,也比較能發現問題。

5.傷口面積過大的,配合吃抗生素的天數也會延長,就不會是三天,所以通常會開回門診追蹤或民眾自行在掛診,讓醫師評估是否續吃抗生素,減少感染風險存在。



傷口縫合大約多久能拆線


原則上一般縫合傷口是7-10天拆線,臉部大約5天左右,但是有個重點,傷口癒合程度,所以要回外科門診讓醫師評估傷口是否可以拆線,我甚至遇過傷口照顧不佳,延到2星期拆線的也有,所以都建議給外科醫師評估,而不是自己覺得時間到了來急診拆線,這點真的要澄清。



結論

以上大概是我遇到的傷口縫合常遇到的問題,其實google寫的這類的也很多,但很多時候寫太詳細非口語化就會更聽的霧煞煞,所以我也在想說要如何把一些常見的醫療知識再更簡化,讓讀者更容易了解,總之有疑問,下方皆可留言,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人認知,下一篇見。


喜歡這篇醫療日記的朋友,麻煩幫我按下愛心,並且記得追蹤我,雖然不如專業部落客寫很多吸引亮點,但這都是我很努力想分享給大家的心得及方式,希望各位路過的民眾,可以更了解我們醫療的生態及醫療常識,有健康才有更好的人生,一起和我加油努力~我們下一篇見!

各位格友,不論你是路過還是我的同伴,歡迎可以追蹤我,一起做討論交流 目前我的主題友分三大類 1.醫療類:包含了臨床上的醫療故事和困境、以及包含一些醫療衛教,了解我們醫療的故事。 2.旅遊美食日記:主要為分享我和老婆去過的地方,並記錄我和老婆的每一個時刻。 3.投資類:主要為提升你投資的理財概念及身旁小資族的故事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